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教学设计)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教学设计)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5-03 08: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师生之间的展示与交流,了解各种奇特的脸。
(二)通过制作使学生感受到用泥制作一张奇特的脸与其他材料的不同之处。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泥性,感受泥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在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经验,共同研究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艺术,积累经验,拓展学生视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巧妙地结合泥巴的特点,大胆创作、装饰和添加制作一张奇特的脸。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展示板、板书等。
学生:超轻黏土、卡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两张脸部变形的学生照片。
师:今天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图片,请你仔细看看,与平时的照片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并寻找不同。
师总结:这是老师通过电脑技术把他们的脸变成了一张奇特的脸。今天我们用超轻黏土塑造一张奇特的脸。(播放课件、贴标题)
设计意图:以两个同学“奇特”的脸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欣赏
师:同学们想看看各种各样奇特的脸吗?(欣赏画家笔下的脸、漫画中奇特的脸、生活中奇特的脸、古老而奇特的脸、狂欢节的脸)
(三)小结—奇特之处(板书)
(脸型变形、五官夸张、表情丰富、色彩鲜艳、装饰多样)(板书)
设计意图:本节课制作的重点。
(四)泥塑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
1、做游戏,请学生想一想他们有什么不同“这里有两张奇特的脸,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一张立体、一张平面)
2、这幅作品是用超轻黏土制作的半立体作品,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
3、制作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超轻黏土的基本变形技法。(搓、捏、压、卷、切、剪......)
设计意图: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本节课的制作要点。
(五)探究制作方法
1、师:在动手操作之前,请先看看老师是如何制作的?
学生观看后总结制作方法及步骤。(脸型—五官—装饰)
2、作品欣赏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制作方法及步骤,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
(六)艺术实践
同桌合作,运用夸张和变现的表现手法,制作一张奇特的脸,表情要丰富多变,也可以加一些装饰,使你制作的脸与众不同。
(七)展评作业及评价
1、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
2、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注意评价要求。
(八)总结
各种各样奇特的脸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代、不同的艺术......
(九)课后延伸
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观看电影《奇迹男孩》,看完后可以和老师或者同学交流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