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3 10: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银市白银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詹姆斯·罗伯逊认为:“权利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为了最有效地避免总统滥用职权,美国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制约其权利,确立了
A.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
B. 民主选举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原则
C. 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原则
D. 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原则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处死国王、王朝复辟、共和国、光荣革命
B. 处死国王、共和国、王朝复辟、光荣革命
C 共和国、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处死国王
D 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处死国王、共和国
3.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最早走上大规模扩张道路的是
A. 葡萄牙和西班牙 B. 荷兰和英国 C. 英国和法国 D. 荷兰和法国
4. 马丁·路德曾说:“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第三者。”这里的“第三者”指的是( )
A. 教皇 B. 教士 C. 教会 D. 国王
5. 导致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主要原因是
A. 造船技术进步
B. 地缘学说增进
C. 奥斯曼帝国威胁
D. 《马可·波罗行纪》诱惑
6. 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即位,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17世纪初
B. 公元前17世纪末
C. 公元前18世纪初
D. 公元前18世纪末
7. “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下列文献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8.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由此,英国确立了( )
A. 两党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联邦制
9. 某校学生在进行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71”“铁血政策”“俾斯麦”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A. 日本明治维新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德意志统一与帝国的建立 D. 美国南北战争
10.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其意当为:两者是( )
A. 同时产生的 B. 同一个事实 C. 同一创始人 D. 密不可分的
11. 英王詹姆士一世明确提出“君权神授”,其根本目的是
A. 强调天主教在英国的至高地位 B. 为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制造依据
C. 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 D. 强调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12. 史学界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与法国“政局动荡,曲折复杂”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特点相比,德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特点是
A. 王朝战争,君实宪虚
B. 捍卫统一,平定内乱
C. 政局稳定,和平斗争
D. 相互妥协,渐进改革
13. 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 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B. 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C. 俄国的农奴地位有所提高 D. 封建农奴制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下图是一幅“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图,据图中信息,该图反映了
A. 哥伦布的航海事业 B. 通往东方梦想实现
C. 航海家的持续探索 D. 地圆学说得到证实
15. 《汉谟拉比法典》第23条规定:“如果没有抓住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这一规定( )
A. 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B. 蕴涵人人平等原则
C. 体现贵族意志 D. 强调政府责任
16. 科学史家伯纳德 科恩在评价某位科学家时说,他“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该科学家主要贡献是( )
A. 提出“日心说” B. 创立自由落体定律
C.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 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
回答:“19岁那年,葡国航海家达·伽马完成首航印度壮举,他带回许多珠宝香料和布匹,一本万利,成了巨富。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
材料二 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
——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判断文中的“我”是指哪位航海家。他与其他航海家“背道而行”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8.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问题。
帕罗椰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
(1)公民大会的职责是什么?
帕罗椰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帕罗椰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帕罗椰夫妇,大声地冲着帕罗椰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2)帕罗椰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罗椰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罗椰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罗椰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罗椰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3)民众法庭性质是什么?
(4)如果你是当时民众法庭上的一名审判员,你会投票判苏格拉底死刑吗?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概括材料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出了怎样的探索?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民主”、“民”分别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民主”、“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
(3)英国创立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白银市白银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答案解析
(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詹姆斯·罗伯逊认为:“权利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为了最有效地避免总统滥用职权,美国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制约其权利,确立了
A.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
B. 民主选举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原则
C. 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原则
D. 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三权分立限制总统权力滥用选项A正确;选项B体现的是国会的组建原则,与限制总统权力无关,排除;两党轮流执政和限制总统权力无关,排除C;选项D与题意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通过三权分立的原则限制总统权力。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处死国王、王朝复辟、共和国、光荣革命
B. 处死国王、共和国、王朝复辟、光荣革命
C. 共和国、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处死国王
D. 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处死国王、共和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国王是在1649年1月,王朝复辟是在1660年,共和国建立是在1649年5月,光荣革命是在1688年,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3.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最早走上大规模扩张道路的是
A. 葡萄牙和西班牙 B. 荷兰和英国 C. 英国和法国 D. 荷兰和法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走上大规模扩张道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故答案为A项;荷兰、英国、法国是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排除B、C、D项。
4. 马丁·路德曾说:“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第三者。”这里的“第三者”指的是( )
A. 教皇 B. 教士 C. 教会 D. 国王
【答案】C
【解析】
【详解】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反对教会的作用和权威,故选C,排除AB;国王不是信徒和上帝的第三者,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第三者。”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
5. 导致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主要原因是
A. 造船技术进步
B. 地缘学说增进
C. 奥斯曼帝国威胁
D. 《马可·波罗行纪》诱惑
【答案】C
【解析】
【详解】哥伦布之所以“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是因为当时往东的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在那里征收重税,阻断了东西方交通贸易,答案为C;AB均是新航路开辟客观原因,排除;D是社会原因,排除。
6. 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即位,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17世纪初
B. 公元前17世纪末
C. 公元前18世纪初
D. 公元前18世纪末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现行的公元纪年法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年为公元元年。以元年为界,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年。公元纪年中的一个世纪为100年,且公元前的年份数字越大表明时间越早。由题干“公元前1792年”,应该属于公元前18世纪初,故C项正确。
7. “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下列文献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可以想到1871年宪法,即《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建立了议会,但是议会并无实权,皇帝掌握实权。故选D。ABC项都赋予了议会的独立的立法权,而不是粉饰民主的幌子。
考点:1871年宪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1871年宪法的特点。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但是议会无实权,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同时这部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8.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由此,英国确立了( )
A. 两党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联邦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君主立宪是指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与“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相符。故答案为C项。AD项,两党制、联邦制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民主共和制下不存在国王,排除。
9. 某校学生在进行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71”“铁血政策”“俾斯麦”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A. 日本明治维新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德意志统一与帝国的建立 D. 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他奉行铁血政策,在他的领导下德意志地区实现了统一,并于1871年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所以该校学生复习的内容应该是德意志统一与帝国的建立,故选C;俾斯麦与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无关,排除ABD。故选C。
10.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其意当为:两者是( )
A. 同时产生 B. 同一个事实 C. 同一创始人 D. 密不可分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得到真主启示,创立了伊斯兰教,7世纪20年代至632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日后的阿拉伯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所以比鲁尼认为两者是一对孪生兄弟,这说明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D项正确;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并非同时产生,排除A项;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并非同一事实,一为宗教,一为国家,排除B项;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阿拉伯帝国建立时穆罕默德已经去世,两者并非同一创始人,排除C项。故选D项。
11. 英王詹姆士一世明确提出“君权神授”,其根本目的是
A. 强调天主教在英国的至高地位 B. 为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制造依据
C. 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 D. 强调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詹姆士一世强调“君权神授”的根本目的是为其推行君主专制制造依据,B项正确;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国教代替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A项错误;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只是詹姆士一世的旗号,不是根本目的,C项错误;强调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是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的内容之一,不是根本目的,D项错误。
12. 史学界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与法国“政局动荡,曲折复杂”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特点相比,德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特点是
A 王朝战争,君实宪虚
B. 捍卫统一,平定内乱
C. 政局稳定,和平斗争
D. 相互妥协,渐进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B项是美国的特点,排除;CD项是英国的特点,排除。
13. 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 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B. 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C. 俄国的农奴地位有所提高 D. 封建农奴制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30%的工业资本家都不能摆脱农奴的身份,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政治、经济自由,说明落后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题干并没有与西方资本主义比较,AB两项不正确;C项表述正好与史实相反。
14. 下图是一幅“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图,据图中信息,该图反映了
A. 哥伦布的航海事业 B. 通往东方梦想实现
C. 航海家的持续探索 D. 地圆学说得到证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图可知,葡萄牙的航海家们从1418年到1488年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探索新航路,故C正确;地图和哥伦布的航海事业无关,故A错误;通往东方的梦想在1499年实现,故B错误;麦哲伦船队在1522年证实了地圆学说,故D错误。
15. 《汉谟拉比法典》第23条规定:“如果没有抓住拦路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这一规定( )
A. 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B. 蕴涵人人平等原则
C. 体现贵族意志 D. 强调政府责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如果政府不尽责,没有抓到强盗,就要赔偿遭抢劫者的损失,故《汉谟拉比法典》的这一规定是在强调政府的责任,D项正确;材料中该规定具体而有操作性,不是形式主义,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人人平等,且此法典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排除B项;这一规定并不是只是保护贵族,排除C项。故选A项。
16. 科学史家伯纳德 科恩在评价某位科学家时说,他“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该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是( )
A. 提出“日心说” B. 创立自由落体定律
C.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 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用数学的表达形式来揭示对实际世界的研究。符合这一特点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答案为C项;A是哥白尼,B是伽利略,D是爱因斯坦,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
回答:“19岁那年,葡国航海家达·伽马完成首航印度壮举,他带回许多珠宝香料和布匹,一本万利,成了巨富。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
材料二 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
——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判断文中的“我”是指哪位航海家。他与其他航海家“背道而行”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答案】(1)麦哲伦;地圆说。
(2)动机: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贵重金属和香料的渴求。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西欧人被迫另辟抵达东方的新航路。④宗教根源: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成为海外扩张的重要推动力。⑤政治: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⑥思想动力: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⑦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上、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材料一信息“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 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文中的“我”是指麦哲伦。“依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地圆学说。
(2)“原因和条件”,依据材料二信息“基督教和香料”“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直接原因、宗教根源、政治基础、思想动力以及科技条件等角度分析。
【点睛】
18.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问题。
帕罗椰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
(1)公民大会职责是什么?
帕罗椰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帕罗椰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帕罗椰夫妇,大声地冲着帕罗椰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2)帕罗椰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罗椰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罗椰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罗椰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罗椰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3)民众法庭的性质是什么?
(4)如果你是当时民众法庭上的一名审判员,你会投票判苏格拉底死刑吗?
【答案】(1)职责: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原因:根据规定,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3)性质:日常司法机关。
(4)态度:不会。苏格拉底作为雅典公民,在当时应该有言论自由权。
【解析】
【详解】(1)职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公民大会的职责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3)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4)态度:根据材料中 “ 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明确态度,并根据雅典民主的基本原则等,进行简要说明。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概括材料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出了怎样的探索?
【答案】主要观点: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探索: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解析】
【详解】根据“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等内容可知卢梭的观点主要是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和自然赋予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卢梭在政治理论上主张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内容,反对封建王权。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民主”、“民”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中“民主”、“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
(3)英国创立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最高统治者(商王、商汤)。被统治者(奴隶和平民)。
(2)人民主权。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
(3)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国王统而不治。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实行两党制。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分封制与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对比。民主与专制是一对对立的概念。材料一中的“民主”指的是“人民之主”也就是王,“民”就是“民主”的统治对象,也就是奴隶与平民。
(2)雅典的民主是一种小国寡民的产物,这种民主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民主权,也就是材料中的“民主”。“任何人”指的是雅典公民,因为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因此“任何人”不包含未成年人、妇女、奴隶以及外邦人。
(3)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式。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就是议会权力与王权之间的关系。王权受到议会的制约,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各方权利互相制约。在教材中已经详细说明,不难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