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课前准备:1、提前两三天(视文言文课文多少、篇幅长短而定)布置文言文复习任务,背诵原文、疏通文意。
2、将整册文言文内容根据中考说明整合勾连,印制讲义。
课上复习:
第一课时
知己知彼,考点分析
(一)文言文命题重点
1.重点考查文言知识,含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虚词和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和倒装句等)。
2.所选材料均为课外,以人物传记为主。
3.虚词的辨析一为课外,一为课内(注明出处)。
4.贯彻“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原则。
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不需要句句都翻译的透彻,通读文段之后再根据题目进行二次有针对性的详细分析。
(二)以潍坊中考文言文题目为例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3分)
(1)喻其为盗之言 喻: (2)遂逾垣凿室 逾:
(3)以生吾禾,殖吾稼 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自宋之齐,请其术 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B. 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
C. 山泽之产育 宋何罪之有?(《孟子·公输》)
D. 若之盗,私心也 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手目所及,亡不探也。(2分)
译文:
(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3分)
译文:
4. 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2分)
答: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题目里的考点在我们课内文言文中哪些地方有学习到?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喻”字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逾”字出自《论语》《石壕吏》,“孰”字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所以只要我们复习好课内文言文,了解透中考考点,在考试时联系课本,认真作答,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预习展示,目标定向
(一)将下列句子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1.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2.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3.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4. 《伤仲永》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 王安石 , 北宋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木兰诗》选自 宋 (朝代) 郭茂倩 (人名)编的 《乐府诗集》 。
6. 《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它是由 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实。作者字 君实 , 北宋 (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7.《口技》作者 林嗣环 ,字 铁崖 , 清代 (朝代)顺治年间进士。课文选自 《虞初新志》 ,是清代 涨潮 编选的小说。
8.《狼》选自 《聊斋志异》 ,作者 蒲松龄 ,字留仙 ,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清(朝代)著名小说家,“志异”的意思是 记述奇异的故事 。
(二)学习目标
1.分析文言文中考考点,把握复习要点;
2.熟记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重点实词、特殊句式;
3.举一反三,掌握“课内知识运用于课外”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知能整合
师: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 对镜帖花黄 ( 通“贴”,粘贴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耶”,句末语气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通“座”,座位 )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通“只”,仅仅)
一词多义
即书诗四句 ( 写 ) 卒之为众人( 最终 )
家书抵万金(《春望》) ( 信 ) 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士兵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 并自为其名( 自己 )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接近,趋向)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从 )
余闻之也久( 听说 ) 卿言多务,孰若孤( 谁 )
不能称前时之闻( 名声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仔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了解 )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 )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拜访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更加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出现 )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增加 )
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 愿为市鞍马( 买 )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领会 ) 东市买骏马( 市场 )
宾客意少舒( 稍微 ) 手有百指( 指头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年少 ) 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 )
以为妙绝( 极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
群响毕绝( 消失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尔 )
天柱折,地维绝( 断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参与 )
故水潦尘埃归焉( 所以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追赶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奔走效劳 )
关山度若飞( 好像 ) 得为众人而已耶( 能够 )
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你 ) 入日,渴,欲得饮( 能够 )
卿言多务,孰若孤( 比得上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得到 )
3.词类活用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意动用法,以....为意)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意动用法,以......为奇)(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对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意动用法,以......为有利)(名词作状语,每天)
会宾客大宴 (名词作动词,宴请)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名词作状语,向北 )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向前 )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古今异义
未尝识书具(古:曾经 今:尝试 ) 或以钱币乞之(古:有的人 今:或者 )
泯然众人矣(古:普通人 今:多数人)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文采和道理 今:科目分类)
稍稍宾客其父(古:渐渐 今:稍微 ) 出郭相扶将(古:外城 今:多指姓氏 )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古:现在 今:今天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古:本来 今:坚固,固定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只 今:表转折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学官 今:学位 )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跑 今:步行 ) 天柱折,地维绝(古:绳子 今:维护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古:听说 今:用鼻子嗅 )虽人有百手(古:即使 今:虽然 )
少时,一狼径去( 古:离开 今:到,往 )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 今:照顾 )
四、合作互助,研讨释疑
师:小组合作,讨论上面题目的答案,并将有争议的记录下来。
生合作讨论,师巡堂记录。
师:请小组准备展示答案,并将有疑议的地方指出来,其他组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
生小组展示答案,有争议的问题班内讨论解决。
五、归纳延伸,反思升华
师点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做出总结:文言文试题中第一题的三个实词解释包含的就是上面我们做的这几个项目: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解释要规范,通什么字,什么意思;词类活用初中阶段不要求指出是哪种活用,只要解释对意思就得分;古今异义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现在某个意思用的比较少,就成为了古今异义字,比如“去”字,在古文中多指“离开”,现代汉语中多指“到、往”,但“去世”一词表示的仍然是“离开人世”的意思。再比如“妻子”,因为古文中都是单音节字,所以它和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妻子”就不同。所以在做实词解释题时可以先翻译句子再推断某个字是什么意思。
六、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自由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红色字体属于哪种特殊句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物品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都对他的表现感到惊奇,渐渐地用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到同县的人那里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省略句)
让他写诗,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了。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省略句、判断句)
他从上天那里接受的知识,胜过一般有才能的人很多。最终成为普通人,就是他受到的后天教育达不到啊。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了,有的载胜归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该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第二课时
预习展示,目标定向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怎么了解事情这么晚啊!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正赶上有一家大摆宴席招待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了八尺宽的屏障。
(3)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屏障中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了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哆嗦嗦,几乎想要争先恐后地逃跑。
(5)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还是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7)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刚想走,转身看见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里面打洞,打算将要从洞里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1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
(二)学习目标
1.熟记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重点虚词、文意理解;
2.举一反三,掌握“课内知识运用于课外”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知能整合
师: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整理下列虚词的意思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于主谓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连词,表转折)
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道渴而死(连词,表因果 )
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 怒而触不周之山( 连词,表修饰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连词,表顺承 )
不能称前时之闻(结构助词,的 ) 盖以诱敌(连词,用来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无义 ) 屠惧,投以骨(介词,用 )
于厅事之东北角(结构助词,的 ) 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副词,才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乃 屠乃奔倚其下(副词,于是,就 ) 自以为大有所益(动词,认为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副词,竟然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介词,把 )
饮于河渭( 介词,到 ) 父利其然也(指示代词,这样 )
于 于厅事之东北角(介词,在 ) 然 满坐寂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介词,在 ) 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介词,从 )
化为邓林( 介词,成为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指狼)
为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动词,做 ) 其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 )
愿为市鞍马(介词,为了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指示代词,这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介词,作为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动词,做 )
并自为其名( 动词,写 ) 不义而富且贵( 并且 )
父异焉(代词,这件事 ) 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尚且 )
焉 复到舅家问焉(代词,指仲永) 且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况且 )
故水潦尘埃归焉(兼词,于此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将近 )
三、合作互助,研讨释疑
师:小组合作,讨论上面题目的答案,并将有争议的记录下来。
生合作讨论,师巡堂记录。
师:请小组准备展示答案,并将有疑议的地方指出来,其他组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
生小组展示答案,有争议的问题班内讨论解决。
四、归纳延伸,反思升华
师点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做出总结: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查点,常见的12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所、为、以、因、于、与、之、者的意义和用法要整理熟记。在文言文复习中不断的增加各个虚词的基本意思。下面我们进行文意理解题目的练习,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伤仲永》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后天的学习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
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是什么?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3、从《孙权劝学》中找出两个成语并解释意思。本文告诉了我们 开卷有益 的道理,也就是说,人只要肯读书,就能得到好处,有所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4、《口技》是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的?请具体说明。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口技人所模拟的情景的描写属于正面描写,直接表现其技艺的高超;听众的表现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出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感染力。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阅读《狼》,完成1-4题(12分)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3分)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驱: 追赶
(2)弛担持刀 弛: 卸下
(3)目似瞑, 意暇甚 暇: 空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林嗣环《口技》)
B.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怒而触不周之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C. 贤于材人远矣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孟子·公输》)
D.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分)
译文: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分)
译文: 狼也是很狡猾的了,但一会两只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 《狼》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根据文意回答。(2分)
答: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畏惧,应该用机智和勇气奋起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六、作业布置,课后巩固
找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进行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