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训练题
一、填空题
1.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歧分类法: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________,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________为止。
3.我们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________和________,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4.杂交水稻是科学家利用遗传和变异规律培育出的新品种,生活中利用遗传和变异现象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还有_____。
5.为了观察校园里的生物,我们可以制作一幅______。
6.在自然界中,_________是基础,使生命得以延续,是前提,促使生物进化。(选填“遗传”或“变异”)
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动物的_______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动物的_________现象。
8.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_______________以及生物_______________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9.动物、植物、_______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人类已知的地球上的生物超过了_______种,每一种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10.生命体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11.达尔文把在生存竞争中,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12.葱、玉米等植物没有一条粗而长的_________,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_________。
二、选择题
13.生物学家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依据的是( )。
A.根的特征 B.茎的特征 C.叶的特征
14.“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__________。
A.变异现象 B.遗传现象 C.动物多样性
15.关于生物对人类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狼群会袭击羊群,影响人类畜牧业发展,应该大量捕杀狼
B.有些细菌能够使人类生病,有些细菌也可以被人食用
C.森林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开发森林资源时一定要合理
16.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结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17.( )不属于我们的相貌特征。
A.血型 B.眼睛 C.鼻子
18.研究骨骼化石的结果表明,恐龙与( )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鸟
19.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
A.子女长相一般与父母相似 B.小羊和小牛同吃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D.种水稻得水稻,种小麦得小麦
20.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相貌特征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下列活动应用了人的相貌特征的是( )。
A.口令支付 B.刷脸支付 C.刷卡支付 D.密码解锁
三、判断题
21.不同年代的岩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化石。( )
22.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
23.为了观察得更全面、细致,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也可以将不认识的树叶摘下来带回教室。( )
24.亲代的外貌、行为、习性及其他优良特征可以在子代重现,甚至酷似亲代。( )
25.用同一株植物的种子培育出来的植物之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叫变异。( )
四、连线题
26.把下列动物与它所属的类别连起来。
金鱼
青蛙
蜗牛 脊椎动物
蜘蛛
麻雀 无脊椎动物
蚂蚁
五、简答题
27.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
28.哪些办法能帮助我们比较精确地知道校园里生物的种类?
29.小明上网搜集资料,发现宠物狗、狼、狐狸等动物都属于犬科大家庭。它们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为什么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笑笑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只能看到一些小颗粒在移动,但看不清楚,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2. 分成两类 不能再分
3. 种类 数量
4.无籽西瓜等
5.校园生物分布图
6.遗传和变异
7. 遗传 变异
8. 历史 进化
9. 微生物 170万
10. 消化 呼吸 排泄 生长 发育 繁殖 遗传
11.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12. 主根 细根
13.B
14.B
15.A
16.C
17.A
18.B
19.C
20.B
21.正确
22.√
23.×
24.√
25.√
26.
27.答:通过这节课认识了很多古生物,包括恐龙、猛犸象、菊石、三叶虫、鱼、蕨类植物和鸟。
28.比较精确地知道校园里生物的种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
29. 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 环境变化产生变异
30.简易显微的放大倍数不够,简易显微镜调焦没有调好。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