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3 13:3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优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1)我们gé míng( )队伍如果有quē diǎn( ),就不怕别人pī píng( )指出。
(2)愚公不愿意bān qiān( )房屋,为了走出piān pì( )的大山,他不怕xī shēng( ),拉着开山用的tiě chuí( )和záo zi( ),踏上了挖山不止的漫漫征程。
2.给下列句子中的“浑”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2分)
浑:①浑浊;②糊涂,不明事理;③(声音)低沉有力;④全,全然。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
(2)大家都说这个人真浑。 ( )
(3)本来清清亮亮的一池水,被这帮人给搅浑了。( )
(4)他的噪音浑厚,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 ( )
3.选词填空。(2分)
严肃 严峻 严格 严厉
(1)我们应该( )要求自己,坚决不迟到、早退。
(2)无论形势多么( ),父亲都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
(3)任何有损于国家尊严的行为,哪怕很小很小,都应该受到( )的惩可。
(4)我们应该认真( )地对待这件事情。
4.选择题。(6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三个词都带有多音字的一项是( )
A.勉强 劲头 法庭 B.宿营 塞满 解放
C.埋头 苦刑 压迫 D.占据 局势 避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每年四月洛阳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牡丹。
B.2022年11月9日天王星“冲日”,天文爱好者们目不转睛地观测着这一天文奇观。
C.这位老人终于在临终前,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真是死得其所了。
D.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参演这部儿童电影的小演员们表现非常优秀。
(3)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拥有朱婷这样的顶级球员,是中国女排的幸事。
B.课本上的那幅图片再现了周总理认真审阅文件。
C.在4D影院的门口有一个专卖可乐和饮料的小店。
D.我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4)对下面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A.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他们的牺牲意义非常重大。
B.替敌人卖命的人,他们的死亡毫无价值。
C.替反动派卖命,压迫群众,这样死了,会得到人民的同情。
D.死亡的意义有大有小,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献身。
(5)下面的情境中,孩子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
端午节那天,全家去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A.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到呢 别开了!
B.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您不要命了吗
C.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也不安全,您就别开车了!
D.爸爸,您等下看到有警察就赶紧停车,躲开警察。
(6)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过程,运用了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
B.《马诗》通过咏马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概。
C.《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为了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而写的一篇演讲稿。
D.《竹石》一诗中写竹是为了表现山的高大、石的坚硬、风的力量。
5.句子训练。(8分)
(1)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改为转述句)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派。(改为反问句)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4)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运用神态描写,仿写句子)
弟弟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书, 。
6.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练习。(15分)
(1)诗人常常会借某一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李贺的诗句“ 、 ”借马表达自已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下面这些语句中运用了这一手法的有( )。(多选)(3分)
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我劝天公重抖撒,不拘一格降人材。
C.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D.荷尽已无攀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E.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先把俗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入句子中。(填序号)(5分)
A.常将有日思无日, 。
B. ,忠言逆耳利于行
C.有意栽花花不发, 。
D. ,事非经过不知难
常言道:“ ”,所以我们要理解爸爸妈妈的唠叨,知道他们是真心为我们好;看到林林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许多东西用了一两次就扔了,作为朋友,我想跟他说:“ 。”
(3)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用“粉骨碎身浑不怕, ”表达出他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的人;清朝诗人郑燮用“千磨万击还坚劲, ”的诗句描写了竹石的品格,表达了作者 的高傲风骨。(4分)
(4)《为人民服务》一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然后结合当前实际,从三个方面来写:一是树立“ ”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 ;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革命队伍团结起来。(3分)
二、生活实践题。(5分)
你们学校拟举办“爱国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一条标语。(1分)

2.爱国主义情怀是一面具有巨大号召力的旗帜。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爱国的内涵,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前行。请任选一个爱国人物,结合其具体经历,谈谈对你的影响。(2分)

3.有人说,国家大事与我们孩子无关,我们只要读好课本知识,就是爱国。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2分)

三、阅读与感悟。(24分)
(一)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1930年夏,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他的身体日渐(削 消)瘦。
警卫员看到这种情形很是焦急。有一天,警卫员暗地里让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端到了彭德怀面前。看到面汤里还有几片猪肝,彭德怀问:“哪里来的?”“我看到您连日(敖 熬)夜操劳,怕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做的。”警卫员回答。
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警卫员还想再解释,彭德怀猛地站起来,命令道:“不要说了!你快给我送回去!”这时炊事员连忙过来打圆场:“军长,面已做熟了,不吃也是浪费,还是吃了吧!下不为例就是了!”“不能就是绝对不能!这个先例绝不能开!否则就不能说服人。我彭德怀闹革命不是为个人吃好的。如果只为享福,我就待在国民党里,享受好吃好喝的了!”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缸子掉在了地上。
炊事员看到军长怒气冲天,顿时不敢(吱 枝)声了。过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缓缓地说:“同志,你将这碗猪肝面送给重伤员吃吧。”转头又批评警卫员,“以后约法三章,谁也不准违反。”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1.5分)
2.文中的打圆场”指 ;“先例”指 。(2分)
3.彭德怀与警卫员约法三章,“约法三章”的内容是 。(1分)
4.本文主要抓住人物的( )进行描写,表现了彭德怀高尚的品质。(多选)(2分)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神态 E.心理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1分)

6.炊事员和警卫员端着面离开后,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至少写两组对话。(2分)

(二) .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循声望去,朦胧中,出现了一位军人,上身穿绿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不知怎么,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的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歇一会吧!”“不,还有两圈。”回答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 )他不断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停地跑着,跑着。突然,他挂的一条拐杖用力过猛,倾斜了一下,他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俯身扶他起来,( )“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语言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椰动着身躯。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可此时,它显得是那么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 )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透出了晶莹的汗珠。
我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是那么的高大!我想,前天,他可能在运动场上奔跑:( )昨天,他可能在南疆的炮火中冲锋;而今天,他失去了腿,但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给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1分)
A.西湖的早晨 B.我爱军人 C.不屈的腿 D.奇怪的脚步声
2.根据故事情节,说说你选择上面这个题目的理由。(2分)

3.文中画“ ”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将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2分)
①热爱祖国,勇敢无畏 ②自强不息
③热爱生命,生命力顽强 ④坚强不屈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5分)
(1)“我”看到一位军人拄着一副拐杖,依靠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 ( )
(2)短文表面上写军人的“腿”,实际上是为了突出他顽强不屈、热爱生命的精神。
( )
(3)军人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不明智的,他的性格过于倔强。 ( )
5.军人的神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变化请体会他心里是怎样想的。(2分)

6.为什么说军人的形象是高大的简要梳理出几条理由。(3分)

7.“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1分)

8.面对这样一位军人,你想说点什么呢?请把你心里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分)

四、妙笔生花苑。(请另附纸)(30分)
我们读过、听过、见过许多为他人利益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或事,这样的事情让我们难忘,这样的人让我们敬仰。请选择一件事或一个人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1.(1)革命 缺点 批评 (2)搬迁 偏僻 牺牲 铁锤 凿子
2.(1)④ (2)② (3)① (4)③
3.(1)严格 (2)严峻 (3)严厉 (4)严肃
4.(1)B (2)C (3)A (4)C (5)C (6)D
5.(1)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那是他的两个孩子。
(2)示例: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派呢?
(3)示例:这是一间巴掌大的牢房。
(4)示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眉开眼笑,奋笔疾书
6.(1)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ACDE
(2)A.莫把无时当有时 B.良药苦口利于病 C.无心插柳柳成荫 D.书到用时方恨少 B A
(3)要留清白在人间 纯洁清白 任尔东西南北风 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
(4)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批评
二、示例:1.唱响爱国风,实践爱国心。
2.邓稼先: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影响:我知道了掌握过硬的科学技术,能为国家建设出力;学习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
3.不同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书是我们的本分,但是只知道死读书会让我们的思维闭塞。作为祖国母亲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关心母亲、爱护母亲。
三、(一)1画去:削 敖 枝
2.炊事员出面替彭德怀和警卫员缓和气氛,处理尴尬局面 当官的能搞特殊,受到红军士兵所没有的优待
3.彭德怀立下任何人不搞特殊的规矩,要求大家都严格遵守
4.BCD
5.彭德怀不搞特殊,不吃专门为自己做的猪肝面,并与警卫员约法三章。
6.示例:警卫员端着汤面,喃喃地说:“军长的身子再这样熬下去,可怎么办呀?”炊事员接过汤面:“军长心里哪有自己,他心里总是记挂着俺们!俺们可不能让他再操心了!”警卫员强忍泪水:“是!下次……不!再也没有下次了!”炊事员:“俺们把这面送去给重伤员吧!”
(二)1.C
2.示例:文章当中多次描写了军人的腿。故事因观察到军人的腿特殊而起,在接触之中,军人摔倒,又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站起来,让人感受到即使失去一条腿,也拥有着不屈的精神。
3.② ④ ③ ①
4.(1)√ (2)√ (3)×
5.经历了从痛苦到刚毅、专注。
示例:我是一个军人,决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我一定要坚守自己的“阵地”。
6.示例:虽然天气寒冷,双腿残疾,但还能坚持练习跑步;坚持跑完剩下两圈,不轻易放弃;就算倒下,也要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
7.这句话借“有节奏的触击声”,赞美了军人顽强不屈、永不言败的精神。
8.示例:您这种永不言败、顽强不屈的精神真令人佩服!我要向您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