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高考Ⅰ卷冲刺演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文明新形态的生成,由于工业化进程肇始于西方社会,部分
人误认为现代文明等同于西方文明。世界各国迈上现代化进程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中国式现
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
小
北
反观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无论其发展历程还是现实进展,都映射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理论
模式的诸多弊端。资本主义文明源自血腥的暴力掠夺,即通过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殖民统治,
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桶金”。资本主义文明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依靠武力维
系。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取得的生产力发展成果,通过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武器,促成资本主
义文明的生成与扩张,并以此维护其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至今,诸多
弊端已经暴露,且愈演愈烈,造成严重的失序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对立的生态危机,阶级
对立与贫富分化加剧的社会危机与拜金主义盛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消解的精神危机等。
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带来的种种失序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创建。但苏联的解体,引发世界舆论对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走向的担心、怀疑和否定。进入21世纪,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树立起
世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T
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
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
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
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武力和掠夺实现并维系的现代化道路模
式,革除了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现代化文明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
程,又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品质提升贡献中国
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材料二:我们已经进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团结奋斗”的伟大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它的出生地资本主义土壤中开出绚烂之花,反倒在贫瘠落后的东方国
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辟出一条恢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上的奇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重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语文新高考I卷冲刺演练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语文新高考I卷冲刺演练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会相适应,增强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一)现代文阅读[
(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
1.B(将已然说成未然,材料一第三段“我们坚持和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
(二)现代文阅读Π
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
6.C(写青年们在雩坛起舞,是为了表现季札礼乐教
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
化的效果。)
态”。原文强调已经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而B
7.D(清新的歌曲不仅指物质生活的富足,还包括精
选项表述为“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
神生活的丰富和内心的安定等。)
路”。)
8.①这些生活场景描写了男女老少安居乐业、辛勤
2.A(材料分析错误,材抖一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现
劳作的和谐快乐的场面。②突出了延陵人民在
代化的弊端,侧重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
季札礼乐教化下的美好生活,侧面表现了季札的
质,材料二侧重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
贤能。③写出伍子胥对季札的仰慕,表现了延陵
文化相结合的三重逻辑,分别是历史实践逻辑、
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伍子胥复仇思想的冲击。
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每点2分,共6分)
3.D(材料二的观,点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
9.①这句话展现了伍子胥仰慕季札的贤能和自己
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A选项,主
无法忘却复机的矛盾。②将渴望拜访季札和内
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
心的复仇父替叙述,以这句话为中心,层层推进。
为应用,强调学习西方技术,非马克思主义思想,
③体现了伍子胥和谐安定的政治理想与背负父
不符合材料观点。B选项,强调不同文明要平等
兄血仇的残酷现实之间的强烈冲突。④将伍子
对话、互相借鉴,不符合材料观点。C选项,强调
胥内心的矛盾与延陵的快乐新鲜形成反差,产生
历史对当下的作用,不符合材料观点。D选项,
巨大的叙述张力。(答对一,点2分,答对任何三
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时要结合本民族的特点,符
点6分)
合材料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4.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目标
(一)文言文阅读
上有高度契合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10.A(“书何等事”意为“记录了什么事情”,不应断
化的体现。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
开,据此排除B、C两项。“朕欲见此注记者”,
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与马
“者”在这为助词,表示前后两分句有解释和被
克思主义融合的体现。(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
解释的关系,相当于“…的原因”,应在“者”后
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断,排除D项。)
酌情给分。)
11,B(“起居注多由宦官负责撰写”错。)
5.①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基
12.A(“唐太宗认为扬雄、司马相如等人的文章水
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保证社会主
平不高”错。“只要是被采纳的奏章,都要全文
义文化建设的方向。②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
记戟下来”错。)
致力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日益发展
13,(1)像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都有文
的精神需要。③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
集传世,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大都不值得效法,
理与挖掘,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指导,处理好
(他们的)社稷江山也都很快就灭亡了。(法,宗
守正与创新的关系。④要促进文化的创造性转
社,倾覆,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
(2)国史既然无论善恶都记录下来,是希望可以
CS扫描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