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自主复习
细读本单元课文,完成下表:
课 文 《莫泊桑拜师》 《理想的风筝》 《孔子游春》
人 物
品 质
典型事例
描写方法
精彩语段
课文 《明天,我们毕业》
重点句子
毕业话别 话别对象1:
话别对象2:
第七单元复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七单元四篇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人物特点,领会浓浓的师生情意。
2.抓住重点句段,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掌握省略号的用法。背诵课文《孔子游春》第二和第八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人物特点,领会浓浓的师生情意。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自主预习:完成自主复习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前同学都已经复习了第七单元,完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主复习题。第七单元共4篇课文,都和老师有关。前三篇文章突出的是个体,后一篇文章讲的是群体。四篇文章里塑造了古今中外的老师形象,讴歌了令人难忘的师恩。
2.这一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复习第七单元,领会浓浓的师生情意。
二、自主复习
小组内交流课前完成的自主复习题,组长负责归纳整理,讨论复习中的疑难问题。
三、梳理整合
(一)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三位可敬可爱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位呢?说说你的理由。
《莫泊桑拜师》中的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他是一个直言不讳又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又滔滔不绝的老师。
《理想的风筝》中的刘老师对事业和生活充满热爱和追求,为学生树立榜样,并播下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升腾起了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孔子游春》中的孔子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二)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文章是如何刻画三位恩师的?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又领略到了什么?结合重点段落谈谈你的理解。
21、莫泊桑拜师
我们先来领略福楼拜的风采。说说你从福楼拜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哪些语段告诉我们。
(一)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哟?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这是福楼拜对于莫泊桑提出的 没什么好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问题回答的。首先他对莫泊桑的说法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特别是后两个“不”字连用并辅之以感叹号,加重了否定语气。然后连用 9 个问句,其中有他作为老师的严厉,更多的是 耐心指导,循循善诱。
2、“滔滔不绝”的意思是 话多,连续不断,用在这里说明福楼拜是一个有水平,会指导的老师。
3、读了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写作素材。
(二)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
1、“贵在坚持”——词中的“贵”应取第 种解释。
①价格高; ②评价高; ③以某种情况为可贵; ④地位优越。
2、由划线部分想到的成语有:锲而不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滴石穿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想到的名言、警句有: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 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 况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劝学》。
3、“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写作的结果。”“才气”的意思是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下笔如有神”,读了福楼拜的话,你认为怎样才能拥有“才气”?去除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写作
4、这段中福楼拜对莫泊桑的写作指导的两句话,让我们懂得了写作的重要方法有一是要仔细观察,二要发现和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5、相信福楼拜的话也给你许多写作的启示。请仔细观察每日早晨学校校门口的情景,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每天清晨,在大大小小的学校门口,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各种各样的送孩子上学的车辆蜂拥而至,甚至造成堵车的现象。这些车辆相当一部分是小轿车,从奇瑞QQ到奥迪奔驰,分明表露了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甚至是溺爱。其实,学生自己独立的上学、放学,是锻炼独立性、社会适应性的良好方式,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与日俱增,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为了孩子的良性发展,还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吧!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福楼拜本身就是名师,你对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楼拜有何了解?(多媒体出示福楼拜简介)请同学们念念,顺便记住这位世界文学大师。是啊,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莫泊桑正是有了名师的指点,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才在文学这条路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出示莫泊桑简介)建议同学们课后读读这些作品。
22、理想的风筝
过渡:如果说福楼拜是赫赫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的,那么作家苏叔阳笔下的刘老师却如绵绵春雨,默默无闻却影响着一茬又一茬的学生。《理想的风筝》一文通过回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深情地记叙了刘老师的三件事——(笑谈腿疾 )、(板书)、(放风筝)。
一、细读课文,找出描写刘老师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或是段落,细细体会人物的特点。说说你找出的句子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刘老师个子不高,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2)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3)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二、同学们,现在让我们聚焦这两段细细体会刘老师的魅力。出示
(一)
他的风筝长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动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黑色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1、刘老师腿有残疾,为什么每年春天都要忘情地放风筝?
因为他把自己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的情感寄托在风筝上.同时也在"我们"的心中撒洒下了希望的、理想的种子。
2、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是什么?
“放飞的风筝”是刘老师热爱生活的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尽管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助自由翱翔的风筝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以“理想的风筝”为题,更能表现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及不懈追求,他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
3、风筝的式样很多,说明刘老师是精心地进行了准备。
4、“笑着”体现了他不畏困难和乐观的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着”是指心中的快乐。“蹦跳着”是一种忘我(忘记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不要管我,我自己来”表现了刘老师的自信。
5、从划线句子中的“绝不肯”我们可以感受到:刘老师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
6、刘老师笑得“甜蜜”是因为:他亲手把风筝送上了蓝天,并从中感受到胜利后快乐。
7、“我”觉得刘老师像一个“少年”是因为:他身残志坚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
(二)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文中对学生的描写是一个细节描写,即由笑→酸涩→尊敬
(2)文中两次写到“笑”。刘老师笑着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娲甩泥造人,结果自己的腿也被甩掉了,表现刘老师的乐观开朗、幽默风趣、师生亲密无间 教室里腾起了一片笑声,这是因为学生笑刘老师的风趣。
(3)笑过之后,同学们心里泛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酸涩的感情,这“酸涩的感情”是指学生对刘老师充满了理解和同情。(酸涩:酸,悲痛、伤心。涩,心里不好受。心酸,难受。)。听了刘老师的话,同学们更加尊敬刘老师了,这是因为学生被刘老师的坚强、乐观、风趣,与学生亲密无间所感动。
过渡:同学们,支撑起刘老师的是一根圆木棍,作者为什么说那圆木棍功德无量?
因为圆木拐杖不仅支撑着他的身体,也撑起了刘老师的乐观与自信。
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一只只风筝吗?你知道,他还放飞了什么?
放飞——自己: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理想:不懈追求 ;快乐:热爱生活 ;信念 :坚持不懈:
三、本课还有一处重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 说说下列句中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①……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②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
③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23、孔子游春
过渡:一九八八年一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了一次会议,结束时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你对孔子有何了解呢?(出示孔子简介)我们从23课中重新体会一下至圣的教学智慧吧!
一、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二、我们深有同感,让我们走进这两段去看看。
出示《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一)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给。!,,,……
1、这一段共有 句话。其中总写的一句
2、第三句则是具体写,从地上写到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大地比作伟大母亲的胸怀,用森林比作她的长发,以太阳比作母亲明亮的眼睛,微微的春风就像母亲的甜蜜絮语。这些比喻尽情抒发着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
3、文中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你能接着写几句吗?
是她 ; 是她 。
4、此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写出了泗水河边美丽的景色。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广- 甜蜜- 明亮- 茂密-
(二)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好像有德行。水,,,,它好像有情义。水,,,它好像有志向。,,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1、将段落补充完整。
2、词语练习
①、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看惯了不觉得奇怪。②、从短文中找出两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不包括“看”)。观凝望
“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 停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 有时 。 “善施教化”中的“施”可以解释为 施行 ,“善”可以解释为在某方面做得较好;
③、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意味深长—— 荡涤——洗涤 凝望——注视 哺育——养育
3、片段的第二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水是真君子啊!
4、孔子给弟子们讲水的特点,实际上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弟子们将做人的道理。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善施教化的老师(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5、孔子讲到水有志向,你联想的成语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水穿石 ,讲水有德性,你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广告语: ,讲到水“流必向下”,你又会自然联想到一句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6、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品行,让弟子们真正感受到“水是真君子”。
7、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省略了水的其它品质。
8、展开想象,仿写填空。(见笔记)
水 , ,它好像 ;水 , ,它好像 ;
9、写出与孔子有关的一个故事:■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10、孔子写水的特点的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并列 ,属于 排比 修辞。最后一句话在文中起总结概括作用。
11、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因为水___、___、___、___。
12、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 》,你能写其中两句吗?
小结:三篇课文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传神地刻画了三个师表形象。但描写方法上各有侧重。
在刻画老师的同时,课文也为我们塑造几个学生的形象,说说他们的各自特点?
《莫泊桑拜师》中的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孔子游春》中的子路:爽朗大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颜回:温文尔雅、谦虚沉稳的。
24、明天,我们毕业
我们即将离开母亲,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会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1.默读《明天,我们毕业》一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的?
2.读一读重点句子,完成下面填空。
(1)“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树,您是海洋。”表达了 对老师的眷恋、敬爱、赞美 。“天使”赞美了老师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大树”是说 老师授予知识,给予庇荫,给学生以关怀、呵护 。“海洋”是说 老师心胸宽广 ,包容我们的无知、任性。
(2)“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表达了 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敬意 。
(3)“等到这些小树……道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表达了 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反映了 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情 。
四、综合运用
1.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壮健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请你为老师、同学、校长、母校各写一段毕业赠言。
2.交流写作的赠言。
五、孩子们,听着你们的肺腑之言,老师的心也被深深感染着,课前老师也给你们写了一封毕业赠言,请允许我浪费时间为你们读一读,听听老师的心声。
附:
给相伴我六年的孩子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说再见了,你们将各奔东西,开始人生新的征程。在此祝福每一位同学,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小学生活中最后一个多月即将消逝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早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就想象着在六月的花香中,送走如阳光般灿烂的你们时,我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此时的校园,绿色的树叶正在风中招摇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嫩绿的手掌,微微的风抚过来来往往的每一张年少的脸庞,于是我的欢喜、我的忧伤便在这温暖的阳光中慢慢地漾开。当校园静止到仿佛只剩下落笔的沙沙声时,我竟无语了。那么在此时就让我用感谢为你们送别吧。
我要感谢那些因为喜欢语文而喜欢我的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们。孩子们,和你们在一起,我一边尽情地挥洒着自己薄薄的积累,一边收获着你们的喜悦和热爱。是你们让我的教学不再简单只是一种工作、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一种生命的体验。对于你们,我怎能不心怀感激呢?
我要感谢六年来勤奋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严格要求自己的同学们。你们或许有着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或许是应父母之命、老师之意,才收起一颗好动的童心,端坐在教室里,写着永远写不完的作业、考着永远考不完的试;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顽强。
我还要感谢那些曾遭受过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制造的“暴风骤雨”的同学。我的批评我的怒气甚至不太理智的举动,会触伤你们还不太坚强的心。从你们颦起的眉头中,我知道应对自己的施教言行进行反思。在将你们修剪成日渐枝繁叶茂的同时,我自己也在悄悄地改变。
我要感谢那些每天认真值日的小班长们,我要感谢那些不厌其烦无数次为我收发过作业的同学,我要感谢每天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同学......
我要感谢的……还有很多很多.
孩子们,当你们挥手告别校园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段年少生活将意味着要被永远放进记忆中了,它们应是风干的花朵,若干年后依然会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孩子们,当你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时,请带着我的感谢与祝福上路吧,相信在那样的天空中你们会飞得更高更远。
回想那一年秋风来时,你们带着一脸稚气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我身边,当秋风再来时,你们已带着青春的梦想,踏上新的征程。秋风再来时,我还会在这里等待……我会想起你们,会忆起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
在这弥漫着淡淡忧伤的毕业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我——你们的班主任,最爱你们的老师,会俯下身来,在你们的耳边轻轻说声:孩子,我会永远祝福你们的!加油!
你们的大朋友:周老师
5月4日
结束语:孩子们,在临毕业之际,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会共同经历你在小学阶段的多少个最后一次,我想今天的公开课也许是你在小学阶段最后的一次听老师讲公开课,最后一次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共同学习了,让我们把这份美好的回忆珍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