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南亚 提升练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南亚 提升练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3 17: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 南亚 提升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 )
A.一年内可分雨、凉、热三季 B.一年内可分为干、湿两季
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2.不同区域年降水量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反映了农作物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读南亚降水量分布图和农业分布略图,关于棉花和茶叶对水分需求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棉花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 B.茶叶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
C.棉花和茶叶的需求量一样高 D.棉花和茶叶不受水分的影响
3.下列关于东南亚和印度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
B.东南亚和印度都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C.冬季,东南亚各地和印度都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西北季风
D.东南亚和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都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4.读图---亚洲某粮食作物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西亚
B.图中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区
C.图中地区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二至三熟
D.图中所示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5.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用以解释某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图中数码与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降水适中 B.②-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C.③-降水偏多 D.④-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6.关于南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濒阿拉伯海,西濒孟加拉湾
B.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自南向北分为三大地形区
D.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7.对南亚地区的降水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8.关于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B.印度约8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
C.泰姬陵体现了印度教的建筑风格 D.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9.印度在20世纪60 年代推行“绿色革命”,旨在解决( )
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 C.森林问题 D.环境问题
10.下列有关南亚位置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温带和热带 B.全部位于低纬度
C.北至喜马拉雅山脉,南至印度洋 D.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11.关于南亚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C.地势东高西低 D.南部主要是平原
12.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印度 B.斯里兰卡 C.孟加拉 D.中国
13.下列国家位于南亚的有( )
①巴基斯坦②印度③伊朗④印度尼西亚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4.南亚是下列哪些宗教的发源地( )
A.印度教、伊斯兰教 B.佛教、印度教
C.犹太教、基督教 D.佛教、伊斯兰教
15.南亚地区经常发生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遭到了破坏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西南季风的异常 D.地势低平的影响
二、解答题
16.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友谊历久弥新。图1示意孟加拉国位置、地形及河流分布,图2示意达卡气候资料,图3示意“漂浮菜园”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孟加拉国位于____(大洲)南部,濒临____(大洋)。
(2)孟加拉国年降水量____(大/小),季节变化____(大/小)。该国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河湖多,河流流速____,不利于排水。综合以上分析,孟加拉国受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形成“水乡泽国”。
(3)为有效应对当地____(气象灾害),该国农民采用“漂浮菜园”种植农作物,能够拍摄到图3景观的时间有可能是( )。
A.1月B.2月C.7月D.11月
17.2023年3月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G20外长会,主办方印度将气候变化、能源与粮食安全等议题列入议程,但由于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爆发激烈的交锋,最终未能发表联合声明,读左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识位置:____(特殊纬线)穿过印度中部,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从低中高纬度来看,印度主要位于____纬度带;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甲____海,南部频临印度洋。
(2)辨地形:根据左图中信息A为____山地,B为____(地形区),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读气候:读右图可知,孟买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月为雨季。
(4)析农业:由于人口众多,印度对粮食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印度雨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____季风,降水丰沛,由于此季风进退时间早晚、强弱的不稳定,频发____灾害,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C
7.B
8.C
9.A
10.C
11.B
12.A
13.D
14.B
15.C
16.(1) 亚洲 印度洋
(2) 大 大 平原 慢
(3) 洪涝灾害 C
17.(1) 北回归线(23.5°N) 低 阿拉伯
(2) 喜马拉雅 恒河平原
(3) 全年高温 6 9
(4) 西南 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