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冲刺2024年新高考一轮 热点话题:民主宪政
——世界古代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变革与基层治理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从古代人们追求公平与正义,到近现代政治体制的变革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以“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的演进”为主线,纵观古今中外的立法治国和法制建设,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关注点1 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历史传承[史学新论] 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发现问题 西方人对古代希腊文明怀着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源,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有连续的特征。
激活思维 从古代雅典文明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血缘”关系角度进行命题,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成、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关注点2 华盛顿、杰斐逊等人的“自由与自治”实验[史学新论]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发现问题 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是启蒙思想美国化的产物。
激活思维 美国的“自由与自治”是如何实现的;启蒙思想与美国政体的关系;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等人的历史功绩。
一、世界古代的民主政治与社会的多元面貌
1.雅典民主政治的创造性
(1)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
(2)多数人参政。实行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3)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中古西欧社会的多元面貌
(1)多元的社会结构:政治上,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与人文精神共处。
(2)封君封臣封土的体制:封君封臣通过仪式性的缔结方式建立一种契约关系,领主不能强加给封臣某种义务,封臣要承担效忠领主等义务。
(3)相对独立的庄园:自给自足是西欧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同时在庄园中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领主在自己的庄园中,行使某种程度的统治权。领主拥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
(4)追逐自由的城市:城市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封建关系脆弱。自治城市建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与商业贸易,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5)宗教的禁欲主义与世俗的贵族文化:宗教文化宣扬对上帝、神权的敬畏,通过禁欲控制人们生活。贵族宣扬以忠诚为核心的骑士精神。
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构想与实践
1.近代西方民主制确立过程中的三大平衡
2.代议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取向
时代 特征 ①观念转变:天赋君权到天赋人权;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
②制度转型:人治转向法治;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价值 取向 ①呼唤启蒙的声音,追求理性的力量
②反抗专制的压迫,追求民主的进步;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保障自由;人民的权力得到保障,促进发展;社会的发展平稳有序,政局稳定
三、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1)形成过程
①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②1855年,英国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③1870年,英国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2)特点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②政治中立。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③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2.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作用
政治 保证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和社会的常态运行。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资产阶级有意识地进行社会调节与控制的一部分,并且是取得了成功的一部分
经济 越来越多的专业科技人员进入了文官队伍,他们在研究经济开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各项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完善经营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人才 扩大选才范围,提高行政效率。西方国家文官制度广泛选拔优秀人才,改善国家人事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通过对文官职前和在职的培训,不断提高文官队伍的素质
四、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与基层治理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局限性
(1)基本特征
①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②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的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③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保证程序公开公正,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
(2)局限性
①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对个人权利的认定存在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还在为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
2.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1)含义:地方自治制度是指中央政府依法将一部分涉及地方利益的权力及行使这些权力所必需的物质手段转交给直接普选产生的地方自治机关,由该自治机关对本地区自治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实行自主管理的一种制度。
(2)自治模式: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分为英美为代表的先天自发型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后天习得型模式。
(3)发展新趋势: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地方自治制度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即中央政府与地方自治政府之间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地方自治政府逐步向社区下放权力。
3.西方国家地方自治的共同特点
(1)由宪法或法律规定地方自治的范围和职权。
(2)地方自治政府既承担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同时也承担一部分中央委托的事项。
(3)地方自治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抵制中央干预地方自治范围内的事务。
(4)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只有法律上的平等关系和实际管理中的指导关系。
1.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规定了妇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庭的男性继承人;到帝国时期,罗马妇女逐渐享有继承财产和获得不动产的权利,并可以自主处理自己的财产。这体现了罗马法( )
A.维护了罗马妇女的公民权
B.实践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D.渗透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法律规定了妇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庭的男性继承人;到帝国时期,罗马妇女逐渐享有继承财产和获得不动产的权利,并可以自主处理自己的财产”可知,罗马法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这主要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故选C项;罗马妇女是不享有公民权的,排除A项;平等理念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排除B项;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排除D项。
2.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一般都把“民主”理解为古希腊式的民主,因此认为民主是危险的,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人们也相信,在国家管理中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 )
A.各州保留一定自治权 B.国家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C.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D.两院实行不同的选举制
答案:D
解析:根据美国宪法,众议院是根据公民人数组成的,每一州以人口为基准在众议院中行使代表权,但各州至少有一名议员,众议员代表着选民的利益;参议院是来自各州的,每州2人,参议员代表着各州的利益,符合题干中“在国家管理中必须有人民的存在”,故D项正确。
3.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进行革命提供了机会
B.促使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到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可知,这种制度变革使资产阶级拥有了更广泛的政治权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故D项正确。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从各国已有的现代化经验看,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它不仅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诸如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等确立不同的政治民主化的模型,而且各国的政治民主化实际上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一个尽善尽美、万世不易的模型。以今天的美国政治去和二百年前,甚至一百年前的美国政治相比较,我们很容易地看到其中的差别。如果人们无视政治民主化在各国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人为地追求某一既成的模式和超前发展,那么必定不能成功,甚者适得其反。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从各国已有的现代化经验看,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如果人们无视政治民主化在各国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人为地追求某一既成的模式和超前发展,那么必定不能成功,甚至适得其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论点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要适合本国国情”。其次,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近代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均是本国历史、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即可。此外,也可从其他角度提炼论点,如:政治民主化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政治民主化过程有特殊性和阶段性等,结合近代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即可。
答案:示例
观点: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要适合本国国情。(2分)
论证: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最终选择是这个国家历史、经济、文化以及各阶级共同努力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16~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展壮大并提出自身的政治诉求。历经内战、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王朝复辟、宫廷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王权最终达成了妥协,1689年出台的《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英国逐渐形成适应了其特殊国情的君主立宪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而传统势力相对强大,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政体经历了多次反复。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直到1875年君主派和共和派达成妥协,法兰西的民主共和制度才最终确定下来。总之,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和摸索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和理性的选择结果。(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