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流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4 09:3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都市
文化
大都市
市民文化
宋词
元曲
《资治通鉴》
北宋时:开封、南宋时:临安、元朝时:大都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勾栏遍地
戏剧表滴的主要形式是杂剧
受到重视的节日有:
地位:宋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代表词人:① 苏轼,词风:
种类:
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代表作是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体裁: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共1300多年的历史
开封
临安
大都
大相国寺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 ,
瓦子
两宋时期瓦子兴盛
瓦子
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勾栏
勾栏
杂剧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传统节日
宋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著名的词牌:
《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苏轼
豪迈而飘逸。
代表词人:② 苏轼 ,词风:
李清照
委婉、细腻、清秀。
代表词人:③ 苏轼 ,词风:
辛弃疾
继承了苏轼的豪放和报国情怀。
包括散曲、杂测和南戏等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关汉卿
《窦娥冤》
司马光
编年体的通史
内容:
地位:
知识巩固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2、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应用和外传;
3、了解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
4、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5、认识我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通过元朝交通路线图和发达的中外交通等内容认识元朝海内外交通非常发达。
2、史料实证:通过“泥活字版(模型)、司南(模型)、南宋持罗盘陶俑、元朝火铳、鸡鸣驿”等实物史料,加深学生对他们的了解。
3、历史解释: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影响,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影响,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内容及影响等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热爱科学的精神。
4、家国情怀: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就有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 我国何时有了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使用时有什么弊端?
答:有雕版印刷术的时间:隋唐时期。
雕版印刷术的弊端: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 活字印刷术是何时的谁发明的?
答: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2、说出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
答:①制字模。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毕昇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2、说出活字印刷术的印刷研发过程
②制版。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
答:①制字模。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2、说出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
②制版。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
答:①制字模。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③印刷。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2、说出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
②制版。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
答:①制字模。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③印刷。
④拆版。印完后,再将松脂熔化,
泥字拆开,等着再次排版。
相关史事P60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
科学家,他写了《梦溪
笔谈》一书,内容涉及
天文、地理、数学、化
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
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
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说出材料中人物是谁 他是何时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是什么?该著作的地位如何?该书是如何评价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
沈括
答:人物:沈括。
时间:北宋的科学家
著作:《梦溪笔谈》
地位: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评价: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印书极为神速”。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答:①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
③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3、说出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过程
④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王祯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意义: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活字印刷术是何时外传的?先后分别传入哪些国家和地区?
答:外传的时间:13世纪。
先传入朝鲜,后传入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传入波斯、再后来经蒙古人的西征传入欧洲。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什么叫“司南”
答:“司南”是指: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
司南(模型)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答: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有磁性钢针放在有水碗里,让其浮于水面,钢针能指向南方。
用线将有磁性钢针悬起,钢针能指向南方。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2、什么是罗盘?
答: 罗盘:将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
罗盘
南宋持罗盘陶俑
材料研读
朱或(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舟师
船上的技术人员
答:好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3、什么时候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答: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4、谁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及欧洲的?
答: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及欧洲的。
5、指南针发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意义: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当时,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列举我国对火药发明与使用情况?
答:发明:唐朝时,发明了火药。
火药的使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金人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比突火枪的威力更大。
火铳
相关史事
南宋初,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火枪,临阵时点燃发射,烧伤敌人。南宋后期,又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枪的始祖称为什么?是何时发明的?有什么意义?
答:枪的始祖:突火枪。
突火枪
宋代火箭
宋代火器示意图
发明时间:南宋后期。
意义: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中国的火药和烟火何时传入阿拉伯地区,何时传到欧洲的?
答:传入阿拉伯的时间:13世纪。
传到了欧洲的时间:14世纪初。
2、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发达的中外交通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说出宋元时期的交通概况如何?
答:宋元时期的交通概况:宋朝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很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⑴陆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很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⑵海路:
①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造船和航海技术有发展的表现:
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相关史事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
罗,在忽必烈时代通过著
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
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
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
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马可·波罗像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马可·波罗行纪》是谁的作品?作者是什么时期来到元朝的?描述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
答:《马可·波罗行纪》的作者: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来到中国时期:元朝忽必烈时。
《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
意义: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鸡鸣驿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位于河北怀来。图中所示为明代建筑。
元朝交通路线图
大都…… 今北京 王京……今朝鲜开城
苏禄 …… 今菲律宾苏禄群岛 平安京……今日本京都
占城 …… 今越南南部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宋元时期的交通畅通的意义是什么
答:意义: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2、中国传到外国的科学技术有哪些?
答:西方传入中国有: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
3、西方的哪些技术也传到中国?
答:中国外传的科学技术: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又将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
知识拓展
“十二气历”和《授时历》
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是
一种先进的历法。它以立春为元旦,
按节气定月份,大月31天,小月30
天,大小月相间,有利于安排农事。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
和水利学家。他在元初编成《授时
历》,测定一年为365.242 5天,
这与现在通行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他还研制了近20种天文仪器,主持开凿北京东部的通惠河。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
1、说出沈括的功绩有哪些?
答:功绩:创制“十二气历”
2、说出郭守敬的地位和功绩有哪些?
答:地位: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
功绩:①编成《授时历》,测定一年的时间与现在通行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②研制了近20种天文仪器。
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答: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课后活动
2.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急递铺令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答:措施:特快快递。
陆路和海路交通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意义:
意义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
发明者:
毕昇
朝代:
北宋
改进
北宋
元朝
木活字印刷
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
铜活字印刷
印刷方式:
印刷方式:
排版方式: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指南针
发展过程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宋代发明罗盘
北宋末年指南针用于海船
意义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发展过程
唐朝发明火药
唐朝末年用于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意义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陆路
宋元时期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
海路
宋代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1.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课堂练习
B
2.玄奘大师曾大量印刷普贤菩萨像,散施四方。这种印刷方式应是( )
A.拓石
B.活字印刷
C.雕版印刷
D.激光印刷
课堂练习
C
3.繁体“载”字,在印制书籍时不小心印成婶,中国发明这一技术是在( )
A.东汉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课堂练习
B
4.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课堂练习
D
5.《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学问胜于唐代,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 )
A.科举制的创立
B.印刷术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的并立
课堂练习
B
6.“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战国
B.汉朝
C.北宋
D.明朝
课堂练习
C
7.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实战是在( )
A.西汉末期
B.三国时期
C.唐朝末年
D.宋朝初期
课堂练习
D
8.《金史》中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火药已经应用于军事战争
B.战争场面惨烈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课堂练习
C
9.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南宋将领抗金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课堂练习
A
10.历史事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事物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有帮助的是( )
A.甲骨文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唐三彩
D.持罗盘陶俑
课堂练习
D
课后练习
1、背本课知识点
2、预习第14课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