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4 07: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题型一 月相变化
【例1】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例2】(2022·温州)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 )
变式1.(2021·丽水)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
变式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
题型二 地球的公转
【例1】2020年6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那时贵州省铜仁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长
【例2】(2022·舟山)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最大最亮的是金星 B.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C.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 D.该天象每月都会上演
变式1.(2021·金华婺城一模)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
B.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与地球公转有关
C.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变式2.(2019·杭州学业考)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题型三 太阳系的构成
【例1】(2022·杭州)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做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 )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例2.(2021·宁波)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例3】(2020·绍兴学业考)(1)2020年4月28日报道,近日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银河系的侧面观像    (选填“旋涡”或“扁盘”)。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请在图中识别火星的位置为 。
变式1.(2019·丽水学业考)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某天体成功着陆,实现了航天器首次在该天体背面巡视探测,该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次探测还进行了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最终棉花种子首先萌发出土,长出第一片嫩芽。
(1)“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   (填字母)。
A.月球   B.火星   C.太阳
(2)萌发实验中要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   。
变式2.(2021·温州平阳模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玫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 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1)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多选)
A.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变式3.(2022·绍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一年中四季更替的时间规律,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有关。
(1)2月4日开幕当天恰逢“立春”,地球大概处于图中 位置,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2)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10月16日,地球位于图中   (填字母)点附近。
变式4.(2022·湖州) 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选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
地球的运动与月相专题
一、单选题
1. 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6月12日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区九华乡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动。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月相是上弦月 B.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 地球运行到图中③和④之间 D.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3.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体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 B. 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C. 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 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
(3)(4)(5)4.
4.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23日-10与8日在我省杭州开幕。闭幕式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下图中四点正午太阳高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6.[2022·湖州]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图示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7) (8)
7.[杭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8.[2021·嘉兴]如图所示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9.右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10. 今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六)晚,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距离达到最近,上演了一幕“木星合月”的美景。木星合月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为( )
A. B. C. D.
11. 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最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 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 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12.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A. B. C. D.
13. 2014年5月4日 , 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图甲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 )
第13题图  (14)
14. 今天是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 1~2之间 B. 3~4之间
C. 5~6之间 D. 7~8之间
15. 今年,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
B. 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
C.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
D. 有“小日食”之称的“金星凌日”发生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
16. 今年深圳(22.5°N,114°E)中考于6月22、23日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天是北半球夏至日,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短
B. 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今晚能看到一轮圆月
C. “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
D. 我国神圣领土黄岩岛(15°N,118°E)位于深圳的东南方向
17、.(2022杭州一模)地球在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会在地球表面有规律的南北移动。能表示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阳光(图中用箭头表示)照射情况的是( )
A  BC  D
18. (2022杭州一模)北京时间2022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十)凌晨5点22分,一颗此前尚未被发现的小行星“Sar2593”在挪威扬马延岛西南与地球大气层相撞,所幸这颗小行星的宽度在1~2米,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破坏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
B.当天晚上的月相如上图
C.该小行星与大气发生摩擦时将动能转化为内能
D.小行星“Sar2593”之所以会落入地球大气层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19.中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天空中看见一轮“满地”。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0.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能观察到上弦月的是( )
A. B. C. D.
21. 下列不属于产生月相的原因的是( )
A.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B. 月球绕地球运动
C. 月球本身不发光 D. 地球绕日运动
22. 月全食的初亏是发生在月面的( )
A. 西侧 B. 东侧 C. 南侧 D. 不一定,视情况而言
23. 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4.“嫦娥三号”已于2013年12月成功发射。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在月球上探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你认为应从下列哪些方面探测月球上的“生命迹象”( )
①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②月球表面温度变化 ③月球大气的组成 
④月相 ⑤月球表面地形起伏⑥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变化  ⑦液态水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④⑤⑦
25.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 下列都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天体, 其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
A.太阳 B.火星 C.月球 D.北极星
26.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
A. A区 B. B区 C. C区 D. D区
27.下列节日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 中秋节 B. 春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28.(2022宁波一模)如图,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28) (29)
29.我国“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二号”已成功发射。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在A点的你能看到地球的月相是( )
A.上弦月 B.满月 C.下弦月 D.新月
30.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31.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32.大爆炸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绍兴市昼夜等长
②当地球公转到B点时,南半球是夏季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④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③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4.[温州一模]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横坐标表示宇宙年龄t,纵坐标表示宇宙半径R。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据图可知宇宙的膨胀规律为(  )
A.始终匀速 B.初期匀速,后期加速
C.始终加速 D.初期匀速,后期减速
35.(2022·广州)下图为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12月16日12时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此时,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
A.昼夜等长 B.极昼现象
C.极夜现象 D.昼短夜长
二、填空题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可知,金星凌日时在太阳表面出现的小黑点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
(2)观察图乙可知,除了金星凌日外,地球上还可以看到    凌日现象。
(3)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往往是          。
(4)从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金星的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如果在地球上能观察到金星“新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乙中的 。
2.如图,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现象(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7日,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_______(填“A”、“B”、“C”或“D”)。
3.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观察到的最亮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于 。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 系。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__ __。
(4)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__ __(选填“极昼”或“极夜”)。
(5) 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我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__ __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4、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圈约24小时、公转一圈约365天(1年)。根据地球运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图一表示地球的公转,图二表示地球的自转,图一中的____点与图二光照情况相吻合。
(2)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 __
A图二中的①地—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每年总有段时间看不到太阳
B.图二中的②地—我们这里终年炎热,有时阳光会直射井底
C.图二中的③地——我们这里3、4月份春暖花开,景色宜人
(3)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仿照A点描述,图中B点的描述是:__ 。
(4)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__ __。
5.读“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太阳外部 层,发生在这一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2)有关太阳耀斑爆发后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抛射出的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
B.使太阳紫外线减少
C.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D.影响可持续3至5天的时间
(3)④的表面温度比地球 ,其主要原因是 。
(4)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填数码),其中最特殊的行星是 (填数码),原因是 。
6.[2022·金华]2022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五)发生今年最后一次月全食,届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美丽的“红月亮”高悬夜空。
(1)这一天金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这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中的 位置(填字母)。
(3)若图中发生日食现象月球处于图中 位置。
7.电视台2021年9月14日报道,北京时间14日早晨6时许,由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巡航编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
(1)钓鱼岛位于东海海域,在福建省的正东,在台湾省的 (填写方位),是我国最东端的岛屿,是由 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所形成的岛弧。
(2)9月19日上午中国310渔政执法船驶离广州渔政码头,开赴海域执法,保证渔民安全。这天,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3)钓鱼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钓鱼岛海域为我国传统渔业区,钓鱼岛海域是一个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8、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安全返回地面。
(1)“太空出差三人组”返回地面当天的月相是   。
(2)载人飞船返回时需要规避极端天气。极端天气主要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哪一层    。
9.(2022绍兴模拟)(6分)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②1960—190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③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4分)
(1)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大洋两岸   (选填序号)的相似。
①气候类型  ②古老地层分布 ③生物分布  ④古生物化石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大洋中部的地幔物质从地壳裂缝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推开。“海底扩张说”是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的
10.(2021·台州)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
(1)如图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2)“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4)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位置。(填相应数字)
(5)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  。
(5)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们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三、实验探究题
1.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 B________ ,C _______,D ________。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________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_
2.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___(填“A”或“B”)附近。
3.在少年宫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看月球时,科技辅导员介绍说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月坑)是流星撞击而形成,如下图甲。小明听后由此引发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跟流星的体积、质量、速度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了用小球撞击砂子的模拟实验,装置如图乙。他找来几个不同质量、体积的小球,并以小球下落的高度h来控制撞击速度.经过实验,他得到表中的数据.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m 下落高度h/cm 沙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1、2、3三组数据可得出沙坑的深度与小球________有关的初步结论。
(2)由3、4、5三组数据可得出沙坑的深度与小球________有关的初步结论。
(3)由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出沙坑的深度与小球质量有关的初步结论。
(4)以上探究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总和上述的结论可知:当流星的速度越大、体积越________(填“大”或“小”,下同)、质量越 ________时,在月球表面撞击的月坑就越深。
4. 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__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____。
A. 火山和地震 B. 宇宙的起源 C.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分课外作业
1.(2019·衢州学业考)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C.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D.人类已完全掌握宇宙奥秘
2.(2020·四川学业考)2020年端午节(6月25日),成都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全天皆昼
3.(2019·绍兴学业考)表中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B 脊椎动物 哺乳类 鸟类 两栖类
C 纯净物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D 核反应 轻核聚变 重核裂变 化学反应
4.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
A.火山 B.日珥 C.环形山 D.太阳黑子
5.(2020·聊城学业考)图1是朋友圈的2020年6月21日拍摄的日环食图片。当发生日环食时,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图2中的(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6.(2019·湖州)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
A.初一前后 B.初七前后 C.十五前后 D.二十二前后
7.(2020·杭州学业考)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 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8.(2020·湘西学业考)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9.如图所示,甲、乙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上的两个位置,a、b是地球上两个位置,那么,此时(  )
A.地球朝甲位置前进,a正处在夏季的白天
B.地球朝甲位置前进,a正处在夏季的晚上
C.地球朝乙位置前进,b正处在冬季的白天
D.地球朝乙位置前进,b正处在冬季的晚上
9.(2019·嘉兴学业考)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它是人类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1)为抵御漫长而寒冷的月夜,“嫦娥四号”携带了小型核电池提供能量,该电池利用放射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发电,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   。
(2)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   。
10.(2018·丽水学业考)2018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金华市昼   夜(填“长于”或“短于”),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下图中的   (填字母)。
(10)(11)
11.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当地球和月球运行到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是   。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是   。
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行到甲位置时,沈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同学们16:30放学时,已经日落
B.校园的银杏树叶变黄,纷纷飘落
C.同学们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D.同学们已经换上夏装,凉快清爽
13.(2019·丽水学业考)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14.(2020·烟台学业考)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烟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示意图。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 )
A.地球的自转有关 B.地球的公转有关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D.四季更替有关
15.(2020·湖州学业考)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时间段是公历中的一个月
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16.(2020·广州学业考)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
17.(2020·温州学业考)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位置。(填相应数字)
(2)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们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2023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答案
题型一 月相变化
【例1】(2020·宁波学业考)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例2】(2022·温州)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A)
变式1.(2021·丽水)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C)
变式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由于(D)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
题型二 地球的公转
【例1】(2020·贵州学业考)2020年6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那时贵州省铜仁市昼夜长短情况是(A)
A.昼长夜短,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长
【例2】(2022·舟山)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体积最大最亮的是金星 B.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C.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 D.该天象每月都会上演
【解析】 木星、金星、火星、土星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农历二十四的月相接近下弦月;这四颗行星都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太阳系内各行星绕日运动的周期不同,出现四星排列在同一直线上的现象的周期很长,不可能每个月都上演。
变式1.(2021·金华婺城一模)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
B.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与地球公转有关
C.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2.(2019·杭州学业考)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B)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题型三 太阳系的构成
【例1】(2022·杭州)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做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D)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例2.(2021·宁波)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B)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例3】(2020·绍兴学业考)(1)2020年4月28日报道,近日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银河系的侧面观像 扁盘  (选填“旋涡”或“扁盘”)。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请在图中识别火星的位置为 4 。
变式1.(2019·丽水学业考)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某天体成功着陆,实现了航天器首次在该天体背面巡视探测,该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次探测还进行了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最终棉花种子首先萌发出土,长出第一片嫩芽。
(1)“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 A (填字母)。
A.月球   B.火星   C.太阳
(2)萌发实验中要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 温度 。
变式2.(2019·温州学业考)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玫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 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1)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D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B 。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B 。(多选)
A.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变式3.(2022·绍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一年中四季更替的时间规律,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 公转 (选填“自转”或“公转”)有关。
(1)2月4日开幕当天恰逢“立春”,地球大概处于图中A 位置,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短夜长 (选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2)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10月16日,地球位于图中 C (填字母)点附近。
变式4.(2022·湖州) 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恒星 (选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核聚变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6月12日最接近夏至②。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分析】月相是月球在一个农历月中有规律的圆缺变。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自西向动的一种运动,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出现了四季的更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一种运动,由于地球自转出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等现象。
【解答】A、月相是上弦月,因为2月3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月相为上弦月,A正确;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错误;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和④之间,③和④之间对应日期为6月22日和9月23日而题目中日期是2月3日,C错误;
D、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D错误。
3.【答案】 A
【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长长短的变化可答出此题。
【解答】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A正确;
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地球绕太阳是自西向东所以夏至之后应该是小暑,B错误;
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秋分是阳历成分不一定是农历的初七或初八,C错误;
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才是一年,D错误。
4.【答案】 【答案】D。
5.下图中四点正午太阳高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6、B【解析】 当日、地、月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最大。故在农历的初一或十五左右,对应新月、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月球所在位置对应图中的①和③。
7、B【解析】 太阳直射点在a纬线时,节气是夏至,所以a是北回归线;①位置在春分之后、秋分之前,节气为夏至;当直射点在纬线a、b间移动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杭州市均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8、D9.右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10.【答案】 A
【解析】【分析】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天体的位置
【解答】农历四月初六的夜晚看到的月亮应为上弦月,亮面朝西,在西半天空;虽然木星体积比月球大,但木星距离地球距离远远大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所以木星看起来要比月球小,因此A图正确。
11.【答案】C
【解析】【分析】(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个农历月,所需时间是29.53天;(2)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阴影而出现的月面圆缺的变化。当农历十五、十六,满月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一直线,地球在中间,此时月球可能进入地球的阴影而出现月食现象;(3)太阳直射点一年中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3月21日)至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秋分(9月23日)至第二年的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解答】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月相变化的周期应为29.53天,A错误;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当天是满月,农历十五或十六,B错误;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1月31日在秋分至第二年春分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说法正确,C正确;
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应该是地球在月亮和太阳之间,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 D
【解析】【分析】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
【解答】在八月十五后七天,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13.【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判断当天月相。
【解答】:判断月相的方法有两种:一根据阴历日期判断,二根据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判断。本题中5月4日是阳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图甲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才能判断月相,从图中看到当天月球右面被照亮,选项中右面亮的只有A,因此A图正确。
14.【答案】 C
【解析】【分析】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解答】月球绕地球运动,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根据题意,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满月刚过(满月时,日、地、月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即5处),月球应该位于5~6之间 , 故选项C符合题意。
15.【答案】 C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日环食、金星凌日这两种天文现象形成的原因:日环食是日食的其中一种;金星遮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就会形成金星凌日。
【解答】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形成了日食,日环食是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的情形,它是日食的其中一种,日食发生的时间在初一左右,但由于太阳、月亮、地球的空间位置关系,它们不是每月初一的时候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日食不是每个月都发生,A、B选项均错误,C正确;金星凌日的形成原理和日食一样,此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金星位于中间,金星遮住了射向地球的阳光,D选项错误。故选C。
16.【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要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月相、天气与气候、经纬网等基础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2012年北半球的夏至日是6月21日,所以前天是夏至日这一说法正确,但深圳的纬度是22.5°N,在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深圳位于北回归线的南方,夏至日当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所以那一天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不是一年后中最短的(最短应该是太阳直射在22.5°N那天),由此可知,所以A错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看到的应该是接近于上弦月的峨眉月,不是圆月(圆月应该出现在农历十五),B错误; “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较长时间内深圳天气的平均状况,是气候而不是天气现象,C错误; 通过在经纬网上的描点可知, 黄岩岛 (15°N,118°E)位于深圳(22.5°N,114°E)的东南方向,D正确。故选D。
17、A解析 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应选A。
18、C解析 春分日为3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故2022年3月1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A正确。农历二月初十为上弦月,当天晚上的月相如图所示,B正确。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其表面会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错误。小行星“Sar2593”之所以会落入地球大气层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D正确。故本题应选C。
19.【答案】 B
【解析】【分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
【解答】A、地球上是满月,农历十五;
B、地球上是新月,农历初一;
C、地球上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
D、地球上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地球满地,就相当于在地球上看月球新月,故B符合新月特征。
故答案为:B
20.【答案】 C
【解析】【分析】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解答】月球绕地球公转,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为新月,整天都看不到月亮,故D是新月;
由于月球绕地球逆时针旋转,七天后运动到地球上方,则为上玄月,故C正确;
月球运行到地球在日月之间时,为满月,故A错误;
月球运行到地
21.【答案】 D
【解析】【分析】 根据月相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进行判断.
【解答】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故ABC不符合题意;
地球绕日运动是地球的公转,与形成月相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月全食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月球公转,地球上观测自西向东运动(相对于春分点),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很容易推知日食的方向,西面初亏,东面复圆。而地球的影锥自东向西运动,那也不难知道月食的方向,东面初亏,西面复原。
故答案为:B
2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的规律结合诗词的时间来解答即可.
【解答】①在我国古代,残月多指下弦月,在上半夜和清晨可见.“晓风残月”,晓,即早上,清晨,可见是早上的下弦月;
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应该是夏季,也就是黄昏7点左右。7点时月亮在柳梢,大概是45-60度角,应该是月历农历上半月十五日左右的情况,是上弦月转到满月;
③ 诗中说,月落,又说夜半钟声到客船,故是半夜,而上弦月是出现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所以此为上玄月;
④因为在农历十五的时候,为大潮,体现了"春江潮水连海平".而且潮涨与明月生的时间相同,所以有"海上明月共潮生",故为满月
故答案为:B
球下方时,为下弦月,故B错误
故答案为:C
24.“嫦娥三号”已于2013年12月成功发射。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在月球上探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你认为应从下列哪些方面探测月球上的“生命迹象”( B )
①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②月球表面温度变化 
③月球大气的组成 ④月相 ⑤月球表面地形起伏
⑥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变化  ⑦液态水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④⑤⑦
25.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 下列都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天体, 其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D )
A.太阳 B.火星 C.月球 D.北极星
26.【答案】 A
【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解答】发生日食,就是部分太阳或者整个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人可能会看到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B、D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在A区看到日全食,在C区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A
27.【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日食发生的时间确定.
【解答】日食可能发生在农历初一;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B春节(正月初一)、C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D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故答案为:B
28、B解析 日食是“偏食→全食→偏食→复原”的过程,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从西侧开始到东侧结束,③④①②为正确的顺序。故本题应选B。
29.【答案】 B
30.【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月食形成的原理,即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日月之间分析.
【解答】A、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满足题意;
B、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D、月相为新月,可能会发生日食
故答案为:A
31.(2019,嘉舟)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A)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32.大爆炸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A)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①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湖北十堰市昼夜等长
②当地球公转到B点时,南半球是夏季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④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③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4、B
35、B
二、填空题
1.(1)直线传播(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2)水星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4)B
2.(1)昼夜交替 (2)B
3.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观察到的最亮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于__太阳__。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__太阳(或“银河”)__系。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__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__。
(4)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__极昼__(选填“极昼”或“极夜”)。
(5) 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我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__夏至__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4.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圈约24小时、公转一圈约365天(1年)。根据地球运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图一表示地球的公转,图二表示地球的自转,图一中的__B__点与图二光照情况相吻合。
(2)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AB__
A图二中的①地—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每年总有段时间看不到太阳
B.图二中的②地—我们这里终年炎热,有时阳光会直射井底
C.图二中的③地——我们这里3、4月份春暖花开,景色宜人
(3)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仿照A点描述,图中B点的描述是:__此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__。
(4)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__朔(新月)__。
5.读“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太阳外部 色球 层,发生在这一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耀斑 。
(2)有关太阳耀斑爆发后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抛射出的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 B.使太阳紫外线减少
C.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D.影响可持续3至5天的时间
(3)④的表面温度比地球 高 ,其主要原因是 离太阳较近 。
(4)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③ (填数码),其中最特殊的行星是 ① (填数码),原因是 存在生命 。
6、(1)昼短夜长 (2)C (3)A【解析】 (1)地球的绕日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变化(除赤道地区),11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2)由题意可知当天农历为十月十五,晚上的月相为满月,此时各天体的位置关系是月球、地球、太阳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6.(1)南 (2)DA
7.(1)东北 亚欧 太平洋 (2)B (3)生态系统
8、(1)满月 (2)对流层解析 (1)农历三月十六,月球、地球、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居中,此时月相是满月;(2)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存在于对流层,也是极端天气主要发生的大气层。
9、(1)① (2)支持解析 (1)大洋两岸古老地层、生物分布、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说明大洋两岸的陆地曾经连在一起,能作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气候类型的相似性与“大陆漂移说”无关。(2)“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10、(1)乙(2)环形山 (4)3(5)沿直线传播月球挡住了太阳光(6)大气
三、实验探究题
1.【答案】(1)(上)峨眉月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2.(1)公转 (2)B
3.【答案】(1)下落高度
(2)体积
(3)3、6、7
(4)小;大
4.【答案】(1)碰撞和张裂
(2)B,C
(3)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
提分课外作业
1.(2019·衢州学业考)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C)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C.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D.人类已完全掌握宇宙奥秘
2.(2020·四川学业考)2020年端午节(6月25日),成都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全天皆昼
3.(2019·绍兴学业考)表中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B)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B 脊椎动物 哺乳类 鸟类 两栖类
C 纯净物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D 核反应 轻核聚变 重核裂变 化学反应
4.(2020·台州学业考)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B)
A.火山 B.日珥
C.环形山 D.太阳黑子
5.(2020·聊城学业考)图1是朋友圈的2020年6月21日拍摄的日环食图片。当发生日环食时,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图2中的(D)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6.(2019·湖州学业考)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A)
A.初一前后 B.初七前后
C.十五前后 D.二十二前后
7.(2020·杭州学业考)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B)
A. 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8.(2020·湘西学业考)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B)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9.如图所示,甲、乙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上的两个位置,a、b是地球上两个位置,那么,此时( D )
A.地球朝甲位置前进,a正处在夏季的白天
B.地球朝甲位置前进,a正处在夏季的晚上
C.地球朝乙位置前进,b正处在冬季的白天
D.地球朝乙位置前进,b正处在冬季的晚上
9.(2019·嘉兴学业考)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它是人类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1)为抵御漫长而寒冷的月夜,“嫦娥四号”携带了小型核电池提供能量,该电池利用放射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发电,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 核能转化为电能 。
(2)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光照机会。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 朔(新)月 。
10.(2018·丽水学业考)2018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金华市昼 长于 夜(填“长于”或“短于”),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下图中的 D (填字母)。
11.(2019·绍兴学业考)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当地球和月球运行到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是 新月 。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是 地球表面有大气、液态水,温度适宜 。
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行到甲位置时,沈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D)
A.同学们16:30放学时,已经日落
B.校园的银杏树叶变黄,纷纷飘落
C.同学们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D.同学们已经换上夏装,凉快清爽
13.(2019·丽水学业考)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B)
14.(2020·烟台学业考)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烟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示意图。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A)
A.地球的自转有关
B.地球的公转有关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D.四季更替有关
15.(2020·湖州学业考)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图中时间段是公历中的一个月
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16.(2020·广州学业考)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A)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
17.(2020·温州学业考)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3 位置。(填相应数字)
(2)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 沿直线传播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们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