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中考真题汇编 填空题
2022年中考真题
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为此,人民日报发了一条微博——“跨越时空的同一天”。
(1)如图地球公转示意图。10月16日,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点附近。
(2)核能的释放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两种途径,其中原子弹爆炸时核能是通过___________的途径释放。
2. 单位质量的气体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已知氦气的定容比热为3100J/(kg·℃)。如图所示,质量为0.02kg的氦气被密封在圆柱形气缸内,气缸内氦气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用力把活塞AB固定,当氦气的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氦气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撤去力,氦气推动活塞做功,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_冲程相同。
3. 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金属锆具有抗腐蚀性强、熔点高、硬度大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原子能等领域。
(1)金属锆熔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如图所示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40”是锆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序号,也是锆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由此可知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在850℃条件下,镁(Mg)与四氯化锆()发生置换反应获得金属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 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
(1)该浮空艇总质量约2625kg,它受到重力的大小约为___________N。
(2)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3。如图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___________N。
(3)“极目一号”浮空艇内部有三层:上层装有氦气(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得多),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当悬于空中的浮空艇需要___________(填“上浮”或“下降”)的时候,可以用上层的氦气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以此改变自身重力,同时使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
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宁波有赛龙舟习俗。
(1)赛龙舟时,二十余人各执一桨,随着比赛的发令枪响,立刻奋力划船,该反射是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员们大量出汗,来不及补充水分,肾脏中肾小管的___________作用会增强。
(3)赛后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这是因为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皮肤能够阻止病原体进入人体内部,这属于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6. 盛夏,室外温度达36℃,小宁将客厅空调的设定温度设置为28℃,发现空调正常工作时的工作周期:工作10min后会停止工作,5min后再重新工作周而复始。从该空调铭牌上获悉,空调的制冷额定功率为2000W。
(1)空调正常工作时,一个工作周期内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_J。
(2)为了节能减排,小宁家换上了隔热保温性能更好的门窗。在工作电压、室外温度、空调的设定温度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空调新的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会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min。
7. 某白色固体M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小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则:
(1)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M的成分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①. C ②. 重核裂变##核裂变
2【答案】 ①. 620 ②. 做功
3【答案】 ①. 物理 ②. 40 ③.
4【答案】 ①. 2.625×104 ②. 7.248×107 ③. 上浮
5【答案】 ①. 条件 ②. 重吸收 ③. 非特异性
6【答案】 ①. ②. 小于
7【答案】 ①. AgCl ②. 、、
2021年中考真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共8题;共34分)
1.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1)如图所示,用鼓锤分别重敲和轻敲鼓面,铜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可以通过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来显示出鼓面振动的情况。通过实验可知:鼓面振动的 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2)为了便于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科学上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为了形象地表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强弱和方向,科学上引入了________的概念,实际上它也并不存在。
2.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
(1)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这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________能。
(2)针对上述电梯内电瓶车自燃隐患,宁波市未雨绸缪,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阻车感应系统”已在多个小区推行。如图所示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到,语音告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下:
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________。
3.2021年5月22日13 :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 ________(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请写出失温时及时施救的措施:________。(写出一条)
19.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1 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________方。
(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________(填“大”或“小”)。
4.夏天的紫外线较强,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会造成皮肤灼伤,甚至诱发皮肤癌。小宁利用紫外光敏电阻对紫外线较灵敏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
(1)调试时发现,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仍未闭合。为了达到设计要求,需要把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进户线a应该是________线。
5.某品牌电热水壶的铭牌(部分内容)如表所示。当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至少需要________s才能把质量为2.0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容量 2.0L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500W
6.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
(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1)幅度(或振幅)(2)磁感线
2.答案: (1)内 (2)① (3)氢气(H2)
3.答案: (1)小于
(2)从减少散热角度: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增加衣服;寻找有遮蔽的场所等。 从增加产热角度:补充热糖水、高能量等食物。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救助措施。(合理即可)
4.答案: (1)直线 (2)北 (3)小
5.答案: (1)右
(2)相(火)
6.答案: 420
答案: (1)不易溶于水
(2)偏大
7.答案: (1)氯化钠(NaCl)
(2)氯化钡和碳酸钠(BaCl2和Na2CO3)
2020年中考真题
二、填空题
1.2020年初,世界多地遭受蝗灾。
(1)蝗虫掠食性强、繁殖速度快。蝗虫的这些性状都是由_______决定的。
(2)蝗虫生长发育有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这种发育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3)我国有非常成功的防治蝗灾经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是常用的防治方法。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相对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______________。(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3.自然正在向人类发出“警报”。
【材料】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得高达20.75℃的气温,再次刷新了南极大陆气象观测记录温度的最高值。
【材料二】2020年2月底,南极地区又有新消息:气候变化引起南极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出现了“红雪”、“绿雪”现象,而且雪地表面颜色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积雪的熔化。
【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
(1)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
A.海拔 B.纬度 C.温度
4.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也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1)电能的广泛采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要注意用电安全。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报警和施救。
(2)电磁继电器能实现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弱电流控制强电流。如图所示的电路,a、b处接电动机或指示灯。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指示灯亮:当低压控制电路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则a处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线上学习时,同学们注视屏幕,眨眼频率降低,这时泪液会过度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摩擦増大,眼睛会有干涩和异物感。如果连续学习时间过长,睫状肌会疲劳。为了保护眼睛,课间要休息或远眺。
6.科学上通常用“功”和“热量”来量度物体能量的变化。
(1)在“使用动滑轮”活动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物体A匀速提升了0.1m。如果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这一过程中,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这个值也是物体A增加的机械能。
(2)把质量为2kg,温度为25℃水加热到100℃,至少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__g的酒精。上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途径实现的。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酒精的热值为】
7.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还有一定量的。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其流程如下:
【已知:;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溶质除外,还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1). 基因 (2). 不完全变态 (3). 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农药使用)
2【答案】 (1). 直线 (2). 镜面后
3【答案】 (1). 吸收太阳辐射本领越强 (2). C
4【答案】 (1). 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2). 收集,防止污染空气
5【答案】 (1). 切断电源 (2). 指示灯 (3). 汽化(或蒸发)
6【答案】 (1). 1.4 (2). 21 (3). 热传递
7【答案】 (1). 过滤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