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中考真题汇编 选择题
2022年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022年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下列行为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的是( )
A.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B. 只喝饮料,不吃果蔬
C. 多吃少动,不控体重 D. 只吃鱼肉,多盐多油
2. “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高产的理想追求。下列有关杂交水稻说法正确的是( )
A. 杂交水稻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器官
B. 杂交水稻属于双子叶植物
C. 杂交水稻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D. 杂交水稻茎杆高大、穗大粒多等性状由基因控制
3.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装固体粉末
C. 滴加液体 D. 测溶液的pH
4.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 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 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C. 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 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5. 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反应物CO和都是氧化物
6. 2022年5月9日14时23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下列有关此次地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
B. 发生地震的海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上
C. 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此次地震没有释放能量,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7.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为了分辨这两个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 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的一面是平滑面
C. 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
D. 透过毛玻璃片看不清远处物体,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
8. 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 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 该模型依据杆影方位计时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质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9. 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 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D. 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
10. 在“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小宁根据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绘制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鳃盖用湿棉花覆盖 B.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
C. 血管1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 血管2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慢
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酱油和食醋 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
12. 如图所示为课本中的一个实验:“把一段通电导线弯成圆环,形成环形电流,让圆环导线穿过一块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平板。利用铁粉观察它周围的磁场分布。”如果导线内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当置于平板上A点的磁针(黑色端为N极)静止时,下列图中磁针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3. 核酸检测采样时使用的“采样拭子”,其顶端是如图所示的植绒拭子,安全、无毒。有一种植绒方式是:植绒机产生数万伏的高压静电,通过电子转移让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然后在被植绒物体表面喷涂上胶粘剂,移动喷头靠近被植绒物体,绒毛在高压静电作用下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呈垂直状植在涂有胶粘剂的物体表面。上述植绒过程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是由于绒毛得到了电子
B. 以移动的喷头为参照物,被植绒物体是运动的
C. 绒毛能在高压静电作用下运动,是由于能量可以创生
D. 绒毛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是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 将锌粉持续加入100g含有和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美好的一天,从拉着行李箱返校学习开始”。图甲中的同学拉着行李箱健步行走在校园水平路面上,行李箱匀速前进并保持倾角不变。假如这一过程中行李箱(含箱内物体)受到的重力G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对行李箱施加的拉力有没有可能是图乙中的、?你的判断是( )
A. 可能,不可能 B. 不可能,可能
C. 和都可能 D. 和都不可能
参考答案
ADBBC ADBCD BACCD
2021年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共55分)
1.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 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 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 D. 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2.使用公筷公勺正成为甬城市民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染途径 C. 保护易感者 D. 清除病原体人
3.“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卞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转移蒸发皿
C. 闻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4.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人体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 B. 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C.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 胃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5.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少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6.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7.使用电风扇时,有时候因为忘记断开风扇开关S而浪费能源。小宁在父母指导下对风扇电路进行了改装:加装一个红外感应开关S1和指示灯L。加装后,若S断开,指示灯和风扇都不工作;当S闭合时,L工作,此时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有人时,S1才闭合,风扇工作。小宁设计的电路图可能是( )
A. B.
C. D.
8.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C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 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 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 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9.宁波月湖景区的梧桐树因被天牛的幼虫蛀食,生长受到影响。化学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导致抗药性天牛数量增多,所以效果不明显。2021年5月初,园林部门通过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之一)的方法,以虫治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湖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构成一个群落
B. 天牛的抗药性只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C. 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天牛→花绒寄甲
D. “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10.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处试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11.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表示碱
B. 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12.将密度为0.9g/cm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冰块,放入盛有水的柱状容器中,静止时冰块有2cm露出水面,如图所示。对容器缓慢加热,直至冰块完全熔化。在冰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冰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 水面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C. 冰块漂浮之后,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多增大1.0N
13.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 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 2021 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 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 “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14.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带正电荷的极高速a粒子流轰击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释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一个a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15.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 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 m3的值为21.6
D. 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参考答案
CBCDC ADADA CBBBC
2020年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 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 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 参加体育锻炼 D. 沉迷网络游戏
2.下列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向试管中加固体
C. 倾倒液体 D. 收集氧气
3.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 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 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4.健身者在没有其它辅助的情况下,下列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B. C. D.
5.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6.下列四幅图片都来自于课本,对它们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甲图实验中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
B. 乙图可以表示四冲程汽油机中的压缩冲程
C. 丙图实验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产生条件
D. 丁图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电站里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7.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最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D.
8.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料套
B. 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 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9.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的选择及使用目的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和解剖玉米种子 显微镜 观察胚乳
B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增加酶的活性
C 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酒精 溶解叶绿素
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形态
A. A B. B C. C D. D
1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
A. 、放大 B. 、放大 C. 、缩小 D. 、缩小
11.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A. 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 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 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 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12.某熨烫机电路主要由发热体、熔丝、控制开关盒等组成,其连接如图所示,其中控制开关盒内有开关、指示灯和分压保护电阻等元件。当该熨烫机接入家庭电路后,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发热体工作。现由于某种原因熔丝熔断,发热体不工作,但指示灯仍发光。下列控制开关盒内元件连接方式符合要求的是( )
B. C. D.
13.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B. 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
C. 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
D. 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
14.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至A点时,所加溶液的质量为40g
B. 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和
C. 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g
D. 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的质量为23.4g
15.现有一根形变不计、长为L的铁条AB和两根横截面积相同、长度分别为、的铝条a、b。将铝条a叠在铁条AB上,并使它们的右端对齐,然后把它们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恰好为,如图所示。取下铝条a后,将铝条b按上述操作方法使铁条AB再次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则成立 B. 若,则成立
C. 若,则成立 D. 若,则成立
参考答案
DBCAC ADCCA BCCDA
15.【详解】当把铝条a放在铁条上时,铁条的重力G铁为阻力,作用点在中点,那么阻力臂为
动力为铝条a的重力为Ga,作用点在它的中点处,动力臂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
①
当把铝条b放在铁条上时,铁条的重力G铁为阻力,作用点在中点,那么阻力臂为
动力为铝条b的重力为Gb,作用点在它的中点处,动力臂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
②
得到
③
因为铝条a和b的横截面积相等,根据公式可知,铝条的重力与长度成正比,即
将其代入③得到
因为,所以;
那么
化简可得
整理可得
即
那么
如果支点O不动,因为,所以肯定会有一部分在O点左侧。与原来相比可知,此时左边重力增大,为了维持平衡,必须减小阻力臂,增大动力臂,即支点向左移动,那么,故A正确,B错误;
若,那么相当于铝条重力减小了,即动力变小,为了维持平衡,必须增大动力臂,减小阻力臂,即支点向左移动,此时,故C、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