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特训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特训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4 20: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答题1——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特训练习
1.(2021九上·金华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引体向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已知小明的体重为500N,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为0.6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2.(2021·长兴模拟)某热电厂因排放不合格被关停,有关部门将受该厂排出的含铜、汞、镉等重金属污染的小河水排干,清除河底的淤泥、水草和杂物,再引入活水,并在河中投放种有绿色植物的浮床,小河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1)整治后小河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   。
(2)经测定河床泥土中仍有少量含镉污染物,下表是一部分浮床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在该小河中的浮床上应种植   ,有效清除含镉污染物。
(3)该地政府采用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的方法改善环境,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对此种方法做出解释。   
3.(2023·舟山模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也比以前增加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的寿命,掌握心血管健康活动的常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自主创新研发成功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为心衰患者带来重获新生的希望,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1)心率是心脏一分钟的舒缩次数,心房和心室舒张、收缩时间一般不同时,如图中某一成年人心房、心室舒缩时间关系,由图可知,该人的心率为   。
(2)如果人工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为1.6W,则每分钟心脏对血液做功多少焦?
(3)每一次心跳时,心脏所送出去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每搏输出量大约为60~80mL,即心脏给血液的平均推力需要约为0.7N左右。假设该人工心脏在1.6W的功率下,每搏相当于给血液0.8N的力,则血液从该人工心脏流出的速度为多大?
4.(2021·嘉善模拟)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开花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根吸收水分与土壤溶液浓度有关。干旱时土壤溶液浓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的   运输到叶,这些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的   作用等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5.(2022·长兴模拟)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研发的新能源和工业原料。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1)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    (填化学式)。
(2)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
(3)CH4-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向催化重整体系生产过程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吸收CO2以提高H2的百分含量。如图乙所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   。
6.(2022·永康模拟)如图,一个恒温鱼缸,有白沙、朽木、苔藓类植物、藻类植物、三种热带鱼类(红绿灯、彩旗、金苔鼠)等。
相关资料:金苔鼠又名青苔鼠,鲤形目,双孔鱼科,浑身金色,主要吸食缸里的沙子、缸壁上的青苔。性情温和,可以和其他鱼类混养,多用于观赏鱼缸清理过多的藻类苔藓类等植物,保证水质清澈,人们又称之为“清道夫”。
请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鱼缸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写出金苔鼠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藻类植物属于   。
(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较差,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是因为   。
7.(2021九上·拱墅期末)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某汽车发动机是以92号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在某次测试中,汽车在1.5×103s内于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4.6×104m,该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为3000N,汽车消耗汽油12kg,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1)汽车的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图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按序填写序号)。
(2)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及功率为多少?
(3)汽油完全燃烧所能释放的能量转化为汽车克服阻力做功的效率是多少?
8.(2022九上·余姚月考)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两只“220V 40W”的吊灯由开关S控制,它们都能够正常发光,墙上有一个固定插座。请把电路图连接完整。
9.(2021·龙湾模拟)如图甲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10Ω,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某一电流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中空调正常工作。该空调的铭牌如图乙。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图丙中电流表示数为   毫安,若将电流表改成温度表,请通过计算此时的电流对应的启动温度是多少   ?
(2)空调夏季每天以额定功率工作6小时,每月按30天计算,该空调一个月消耗电能是多少?
(3)为节约用电,夏季要适当升高空调的启动温度,请你选择可行的调节方案。(  )
A.减少线圈匝数 B.增大电源电压
C.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D.将衔铁适当往左移动
10.(2021九下·金华月考)如图所示,是某家用电热煮茶器的简化电路图。R1和R2均为电热丝,S为单刀双掷开关。R1的阻值是88Ω,R2的阻值是352Ω,电源电压是220V。开关S接“1”时,为加热状态;开关S接“2”时,为保温状态。试求:
(1)加热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加热状态时,通电5min电流做功是多少?
(3)保温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
11.(2023·浙江期中)按要求画图。
(1)下图A所示,甲是家庭电路中的照明系统,乙是给用电器供电的插排板系统,其一部分已与电源线相连,要求:开关是S1控制灯L1的亮灭;开关S2断开时,指示灯L2不亮,两个插座都不能提供电压;S2闭合时,两个插座都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L2损坏,S2闭合时,两个插座也都能提供电压。请将图中的各元件正确连接到家庭电路中。
(2)请在图B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12.(2021九上·义乌期中)学校进行实验室仪器升级工程,买了30套,每套质量为10kg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器材一箱。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7m高的物理实验室。
(1)实验员至少需要做多少功?(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
(2)如图所示,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实验器材   箱。
(3)不考虑搬起、放下实验器材和下楼的时间,求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是多少秒?
13.(2021·鄞州模拟)二甲基硅油(C6H18OSi2)是洗发水中的常见成分之一,无味,透明度高,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寒性和导热性。二甲基硅油无毒无味,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若该物质超过标准,很容易产生二恶烷(C4H8O2)物质对肌肤以及头发造成严重影响。
(1)“透明度高”属于二甲基硅油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C6H8O2Si2中C、H、O、Si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恶烷(C4H8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14.(2022九上·永康月考) 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并加快推广使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人类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它们对粮食增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农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波尔多液不能在铁制容器中配制和储存
B.积极研发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C.积极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双行动”
D.失效或剩余的农药,直接倒在田间地头或水井溪流
(2)在蔬菜大棚高处悬挂盛有稀硫酸的塑料桶,每天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铵固体,其反应原理为2NH4HCO3+H2SO4═(NH4)2SO4+2H2O+2CO2↑,这将有助于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当稀硫酸反应完后,桶内剩余物质中的(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它   (填“能”或“不能”)与常见的碱性农家肥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混合施用,其原因是   。
(3)(NH4)2SO4也可用于配制阳台无土栽培蔬菜的营养液,该配方中除了(NH4)2SO4外,还有Ca(NO3)2、K2SO4、KH2PO4等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成分是   。
15.(2022九上·富阳月考)小乐将表面锈蚀的铁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
(1)当稀盐酸质量小于10克时,铁钉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16.(2021九上·拱墅月考)香樟树是江南地区常见树种,树形雄伟壮观,枝叶秀丽而有香气,常作为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所以移栽香樟树也就成了常见的园艺绿化工作,为了使移栽的香樟树更容易成活,移栽时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的枝叶剪去,并带土移栽。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样能提高成活率的原理:   
(2)请你再想一个可以提高成活率的方法:   
17.(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明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等。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R=10Ω。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连接电路:货物装载机应接在接线柱   (选填“AB”、“BC”或“AC”)之间。
(2)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上端为   极。
(3)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
18.现有10克锌、8克氧化铜和足量稀硫酸,某同学想用这些原料来制取铜单质,装置如下:
(1)实验开始应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的目的是   
(2)试计算8克氧化铜完全反应能生成多少克单质铜?
(3)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氧化铜被完全还原而且没有重新被氧化,请以加入的为横坐标,以生成的为纵坐标,画出关系图,标出图中转折点的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
19.(2021·鄞州模拟)现将一个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弯成半圆环如图甲所示(电阻丝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O为圆心,OP是可以绕圆心O转动的金属滑片。小科同学用两节干电池组装了一个简易的可以测量金属滑片旋转角度α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保护电阻R1=40Ω,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0Ω,电流表A量程为50mA。
(1)连接好电路后,将OP转到A点,闭合开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示数为最大刻度值,此时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处标注的读数是0°。求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把OP转到B端,电流表的示数为20mA,此时电流表指针所指的位置处标注的读数是180°,求:
①R1消耗的电功率。
②电流表最大刻度的一半处应标注的读数。
(3)小明认为小科利用电流表制作的表盘刻度值不均匀,为了改进实验,他利用电压表设计了图丙的实验来测量金属滑片旋转角度α,此时R2接入电阻为 70Ω,请通过计算推导出电压表UV与角度α的函数关系式。
20.(2022九上·丽水期末)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实验室发现一瓶瓶塞没塞紧的氢氧化钠固体。大家对瓶中的固体成分有无变化产生了不同意见,于是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放在烧杯内,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烧杯放在电子秤上,易取100克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均分五等份,依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电子科读数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
(1)瓶塞没塞紧的试剂瓶中固体质量会   ;
(2)烧杯中加入1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   克;
(3)该瓶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不考虑氢氧化钠吸水潮解,假设固体样品成分均一,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结果保留到0.01%)
21.(2022·绍兴)举重前运动员常常会抓一把“镁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只含有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分别取4.2克MgO、Mg(OH)2、MgCO3和“镁粉”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种固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表所示,且烧杯③和烧杯④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请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MgO Mg(OH)2 MgCO3 “镁粉”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克 121.8 m 58.0 61.9
(1)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   。
(2)“镁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种物质,理由是   。
(3)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兴趣小组补充了如下实验:取“镁粉”和MgCO3各4.2克,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52毫升和1120毫升。由此可知该种“镁粉”的成分是   。
22.(2021九上·平阳月考)为测量某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于烧杯中(如图甲),分5次加入该稀盐酸溶液,每次加入稀盐酸溶液⒉5克,观察到烧杯内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随后才有气泡产生,并记录实验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操作 0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克) 0 2.5 5 7.5 10 12.5
烧杯和相关物质的总质量(克) 74.50 77.00 79.50 81.78 84.06 86.56
查阅资料发现:碳酸钠与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过程中,若碳酸钠过量时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HCl=NaHCO3+NaCl,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NaHCO3+HCI=NaCl+H2O+CO2个。
(1)该实验结束后,往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已知随着加入的稀盐酸总质量的增加,溶液中Na+的数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用图像表示出实验过程中溶液里HCO3-的数量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1)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W=Gh=500N×0.6m=300J;
(2)10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1)根据W=Gh计算每次做功;
(2)根据公式计算出引体向上做功的功率。
2.(1)群落
(2)凤眼莲
(3)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
(2)根据河床泥土中含有的污染物,凤眼莲可以除镉这类污染物。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1)整治后小河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因此构成了一个群落。
(2)因为河床泥土中少量的污染物,而凤眼莲可以除镉这类污染物,因此河中的浮床上应种植凤眼莲。
(3)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故答案为:(1)群落(2)凤眼莲(3)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3.(1)75次/分钟
(2)每分钟心脏对血液做功W=pt=1.6W×60s=96J
(3)血液从该人工心脏流出的速度为v==2m/s
心率是指心脏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单位之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来表示作用的快慢;y匀速运动下功率P=Fv;功率的万能公式为P=。
(1)从图中可以看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是0.8s,心率是指心脏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所以一分钟跳动的次数=60s/(0.8s/次)=75次,所以该人的心率为 75次/分钟 ;
4.(1)根毛
(2)大于
(3)导管;光合
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无机盐。导管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2)植物不能从土壤中吸水,说明土壤溶液的浓度比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
(3)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各部位;根吸收的水只有少部分参与了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故答案为:(1)根毛;(2)大于;(3)导管;光合。
5.(1)FeO
(2)节约能源(能耗低)
(3)纳米CaO与二氧化碳接触最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
根据即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清洁能源主要有风能、水能、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等。
(1)从甲图可以看出循环利用的物质是Fe3O4和FeO;
(2)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将太阳能替换电能可以节约用电,节约能源;
(3)从题目中已知投入一定量的CaO可吸收CO2以提高H2的百分含量,乙图中可以看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说明纳米CaO与二氧化碳接触最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
故答案为:(1) FeO (2) 节约能源(能耗低) (3) 纳米CaO与二氧化碳接触最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
6.(1)群落
(2)苔藓→金苔鼠(或藻类→金苔鼠)
(3)生产者
(4)生物种类少,成分单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据此解答。
(1)鱼缸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2)金苔鼠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即是最短的一条食物链:苔藓→金苔鼠。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藻类植物属于生产者。
(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较差,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是因为生物种类少,成分单一。
7.(1)③①④②
(2)解:牵引力做的功:W=Fs=3000N×4.6×104m=1.38×108J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解:汽油燃烧释放的热量:Q=mq=12kg×4.6×107J/kg=5.52×108J
(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顺序为: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据此对图片进行排序;
(2)首先根据W=Fs计算牵引力做的功,再根据 计算出牵引力的功率;
(3)根据Q=mq计算出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再根据 计算汽车能量的转化效率。
(1)根据图片可知,②中气体向外流动,为排气冲程;③中气体向内流动,为吸气冲程;④中火花塞打火,为做功冲程,则①为压缩冲程,那么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8.
根据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分析解答。
①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灯泡并联,且开关接在干路上。从火线上接线,首先经过开关,然后再连接两个灯泡,最后将导线与零线相连;
②三孔插座的左孔与零线相连,右孔与火线相连,中间的孔与地线相连,如下图所示:
9.(1)15;25
(2)W=Pt=2.2千瓦×6×30小时=396千瓦时
或W=Pt=2200瓦×6×30×3600秒=1.43×109焦
(3)A;C;D
(1)根据乙图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根据公式 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利用公式 R总=R总-R0计算出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表格确定空调的启动温度。
(2)已知空调制冷的额定功率和时间,根据公式W=Pt计算出消耗的电能。
(3)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那么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增大,衔铁会提前吸合,为了达到节能的效果,必须设法减小电磁力,可从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等角度思考解决方案。
(1)根据丙图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15mA=0.015A;
电路启动时总电阻为:R总= =400Ω;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R总=R总-R0=400Ω-10Ω=390Ω;
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为25℃。
(2)方法一:W=Pt=2.2千瓦×6×30小时=396千瓦时;
方法二:W=Pt=2200瓦×6×30×3600秒=1.43×109焦。
(3)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那么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增大,衔铁会提前吸合,因此要减弱电磁铁的磁场。根据影响电磁铁的磁场强弱的因素可知,可以减小线圈匝数,故A符合题意;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如果增大电源电压,那么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会大幅增大,磁场增大很多,衔铁提前吸合,从而浪费电能,故B不合题意;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如果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会使总电阻增大,从而保证通过电磁铁的启动电流不变,起到节能作用,故C符合题意;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那么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增大,衔铁会提前吸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将衔铁适当向左移动,会减小电磁力的动力臂,从而使吸合时间向后延迟,起到节能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10.(1)解:开关S接“1”时,为Ri的简单电路,为加热状态,由欧姆定律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
(2)解:加热状态时,通电 5min 电流做功是:W=UI1t=220V×2.5A×5×60s=1.65×105J
(3)解:开关 S 接 “2”时, 两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
R=R1+R2=88Ω+352Ω=440Ω
保温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P=
(1)开关S接“1”时,为R1的简单电路,为加热状态,根据欧姆定律 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公式W=UI1t计算出加热状态电流做功;
(3)开关 S 接 “2”时, 两电阻串联,此时为保温状态。首先根据R=R1+R2计算出总电阻,再根据 计算出总功率。
11.(1)
(2)
(1)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磁感线的形状确定电磁铁的极性,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线圈上的电流方向,从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最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磁针的指向即可。
(1)①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只有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与用电器串联,则灯泡L1与插座等都是并联。由于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因此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且开关S1直接与火线相连;
②指示灯损坏时,两个插座照常工作,则指示灯和两个插座之间都是并联。由于开关S2同时控制两个插座和指示灯,因此开关S2在三者组成的干路上,且直接与火线相连;
③两孔插座接线时左零右火,三孔插座接线时“左零右火中间地”,如下图所示:
(2)①电磁铁的右端和条形磁体的N极之间磁感线相连,则二者为异名磁极,即电磁铁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且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
②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侧,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则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那么电流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因此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③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如下图所示;
12.(1)解:m=30m0=30×10kg=300kg,
G=mg=300kg×10N/kg=3000N,
W=Gh=3000N×7m=2.1×104J
(2)3
(3)解:要求搬运时间最短,身体所提供的功率应最大,由图象可知最大功率P=70W。
根据P= 可得最短时间:t= = =300s。
(1)首先根据 m=30m0 计算出器材的总质量,再根据G=mg计算出器材的总重力,最后根据W=Gh计算对器材做的功。
(2)根据图像确定搬运的最大功率,然后确定对应的器材的质量,最后将这个质量与每套器材的质量做比即可。
(3)根据公式计算出搬运的最短时间。
(2)根据图像可知,搬运的最大功率为70W,此时对应的质量为30kg,那么每次搬运的实验器材套数为:。
13.(1)物理
(2)6:8:2:2
(3)54.5%
(1)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1)透明度高属于二甲基硅油的物理性质;
(2) C6H8O2Si2中C、H、O、Si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6:8:2:2 ;
(3) 恶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故答案为:(1)物理;(2) 6:8:2:2 ;(3)54.5%。
14.(1)D
(2)不能;草木灰呈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相互作用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
(3)KH2PO4
(1)根据铁能与硫酸铜反应分析;
(2)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能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分析;
(3)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1) 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铜能与铁发生反应,不能在铁制容器中配制和储存,A正确; 积极研发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可保护环境,并提高作物产量,B正确; 积极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双行动”可保护水资源,C正确; 失效或剩余的农药,直接倒在田间地头或水井溪流 ,会污染水体,D错误;
(2) (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不能与碱性农家肥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混合施用;
(3) (NH4)2SO4、 Ca(NO3)2 属于氮肥, K2SO4属于钾肥,KH2PO4含有钾和磷两种营养成分,属于复合肥;
故答案为:(1)D;(2)不能; 草木灰呈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相互作用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3) KH2PO4 。
15.(1)稀盐酸和铁钉表面的铁锈反应,未产生气泡
(2) = (60g-10g) ×14.6%=7.3克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Fe+ 2HCl=FeCl2+ H2↑
  73 2
  7.3克 x
x=0.2克
(1)根据盐酸与氧化铁反应时不会产生气泡分析;
(2)根据与铁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产生氢气质量分析。
(1)铁钉表面有锈,加入稀盐酸时, 稀盐酸和铁钉表面的铁锈先反应,所以开始不会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1) 稀盐酸和铁钉表面的铁锈反应,未产生气泡 ;(2)0.2克。
16.(1)剪去大部分枝叶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带土移栽为了保护根尖,便于植物的根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
(2)移栽后多浇水;采用遮阳措施;傍晚移栽等等(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防止被灼伤;促进水分与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同时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
(1)植物的叶子能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剪去大部分枝叶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带土移栽为了保护根尖,便于植物的根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
(2)提高成活率的方法:比如移栽后多浇水;采用遮阳措施;傍晚移栽等等。
故答案为:(1)剪去大部分枝叶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带土移栽为了保护根尖,便于植物的根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2)移栽后多浇水;采用遮阳措施;傍晚移栽等等(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17.(1)AB
(2)N(或北)
(3)控制电路线圈、R1、R2串联,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此时R总=U/I=6V/0.03A=200Ω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由图乙可知,此时R1=80Ω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R2=R总-R1-R线圈=200Ω-80Ω-10Ω=110Ω
(1)根据图乙确定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从而确定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位置与装载机的工作状态,最终确定装载机的安装位置。
(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3)首先根据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再根据图乙确定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 R2=R总-R1-R线圈 计算出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1)根据乙图可知,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R2的阻值减小,则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增多,磁场变强,将衔铁吸下来,此时动触点与C接触,装载机停止工作,因此货物装载机应该接在接线柱AB之间。
(2)根据图甲可知,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18.(1)排尽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2)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
x=6.4g
答:生成铜的质量为6.4g。
(3)生成6.4g铜需要6.5g锌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实验开始需要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所以6.5g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不能生成6.4g铜,即生成6.4g铜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应大于6.5g小于10g,所以铜和锌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图画为
(1)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受热很容易发生爆炸;
(2)写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氧化铜的质量,利用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生成铜单质的质量。
(3)根据方程式Zn+2HCl=ZnCl2+H2↑和H2+CuOCu+H2O得到:Zn~Cu。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可知,理论上生成6.4g铜需要消耗6.5g锌,但是由于开始时需要先通入氢气排出空气,因此实际上生成6.4g铜时消耗锌的质量肯定大于6.5g而<10g,据此完成作图即可。
(1)实验开始应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19.(1)连接好电路后,将OP转到A点,闭合开关,电阻丝AB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
此时电路中R1、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R2的串联,
调节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示数为最大刻度值,
已知电流表量程为50mA,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50mA=0.05A,
则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 ;
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2=R最小-R1=60Ω-40Ω=20Ω;
(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把OP转到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I1=20mA=0.02A,
①此时R1的电功率P1=I12R1=(0.02A)2×40Ω=0.016W;
②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
此时电阻丝AB的阻值:RAB=R总1-R最小=150Ω-60Ω=90Ω,
电流表最大刻度的一半处,电路中的电流 ;
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
电阻丝AB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AB′=R总2-R最小=120Ω-60Ω=60Ω,
则电流表最大刻度的一半处应标注的读数是: ×180°=120°。
(3)根据丙图可知,此时电阻丝AB始终全部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阻丝AP接入部分的电压,
此时的总电流为: ;
当滑片的旋转角度为α,则电阻丝接入的阻值为: ;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v=I''RAB=0.5αΩ×0.015A=0.075αV。
(1)将OP转到A端时,电阻丝AB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流表示数为最大刻度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2)①根据公式P1=I12R1计算出R1消耗的功率;
②将OP转到B端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计算出此时电阻丝AB的最大阻值。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可知最大刻度的一半处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求出电阻丝AB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然后根据比例关系求出电流表最大刻度的一半处应标注的读数;
(3)根据丙图可知,此时电阻丝AB始终全部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阻丝AP接入部分的电压,首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电路的电流,再根据U=IR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即可。
20.(1)变大(或增加)
(2)4.4
(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Na2CO3+2HCl=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106:44=x:4.4g
解得:x=10.6g
在第三次实验中,加入20g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240g+20g-258.9g=1.1g
第四次实验中20g稀盐酸完全反应,那么应该生成二氧化碳2.2g
由此可知第三次实验中,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20g× (1.1g/2.2g) =10g
那么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20g-10g=10g
则与全部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20g+20g+10g=50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 HCl=NaCl+H2O
40 36.5
y 50g×18.25%=9.125 g
40:36.5=y:9.125g
解得:y=l10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00%=48.54%
(1)根据氢氧化钠的潮解性和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及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与碳酸钠反应,从而计算出所用盐酸质量,再利用盐酸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析。
(1)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瓶塞没塞紧的试剂瓶中固体质量会因吸水或二氧化碳而变大;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烧杯中加入1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00g+100g-295.6g=4.4g;
故答案为:(1) 变大(或增加) ;(2)4.4;(3)48.54%。
21.(1)CO2
(2)相等质量的“镁粉”和MgCO3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不同
(3)解:设与MgCO3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与Mg(OH)2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
MgCO3+ 2HCl=MgCl2+CO2↑+H2O
84 73
4.2g x
Mg(OH)2+ 2HCl=MgCl2+2H2O
58 73
4.2g y
x=3.65克 ; y=5.286克
m=5.286克/6.29%=84克
(4)MgCO3和Mg(OH)2
(1)根据碳酸镁和稀盐酸的反应产物解答;
(2)将镁粉和碳酸镁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进行比较,如果稀盐酸的质量相同,那么就只有碳酸镁,否则,肯定含有其它物质。
(3)写出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镁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HCl的质量,并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再根据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此时参加反应的HCl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出m的数值即可。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设计实验,根据数据进行分析:“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
(1)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CO2;
(2)“镁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种物质,理由是:相等质量的“镁粉”和MgCO3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不同。
(4)设MgCO3的质量为m,则;
解得:m=3.57g,
消耗盐酸的质量为;
“镁粉”中另一种物质的质量为:4.2g-3.57g=0.63g,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61.9g-49.3g=12.6g,
则设4.2g该物质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n,则;
解得:n=84g,
故“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Mg(OH)2。
22.(1)红
(2)解: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74.5克+10克—84.06克=0.44克设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x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73 44
  x 0.44克
x=0.73
(3)
(1)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中碳酸氢根的离子数量的变化即可。
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5g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再加入5g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加入1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74.50g+10g-84.06g=0.44g。加入12.5g稀盐酸时,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该实验结束后,往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2)设10g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44
x 0.44g

解得: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5g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再加入5g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即加入5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是钠离子的一半,加入10g稀盐酸时碳酸氢根离子变成0,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