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市十四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阳泉市十四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5 08: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选出并填在答题表中。
1. 唐朝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指的上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海 D.大运河
2.如果我们排演关于唐太宗的历史短剧,下列语句不能做为唐太宗台词的是
A.“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C.“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D.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3.拉萨大昭寺中有文成公主入藏的壁画,这说明了
A.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入藏做出的贡献 B.当时的绘画水平很高
C.吐蕃人民喜欢文成公主 D.吐蕃人民非常喜欢画壁画
4.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名称,下列称谓不正确的是
A.涿郡 B.燕京 C. 临安 D.大都
5.下列政权中没有出现对峙局面的是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西夏 C.南宋和辽 D.南宋和金
6.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是在
A.东汉末年 B.南宋初期 C.北宋 D.五代
7.考察明朝的历史,不需要浏览的网页是
A.《清明上河图》 B.设立内阁制 C.大搞文字狱 D.外国贡使制度
8. .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9.雅典奥运圣火传递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在长城点燃。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
10.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策问 C.《三国演义》 D.四书五经
11.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1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聚居在天山南北,明朝以来被称为“回部”的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
13.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位市民,下列社会风貌中可以看到的是
①人们穿的有麻布、丝织品,没有棉布的衣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在夜市上、瓦舍里可以欣赏杂技 ③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 ④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能发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⑤在都市可以看到外国传教士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电视剧《雍正王朝》再现了清朝的一些史实。下列事件与雍正有关的是
A.设立军机处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册封班禅 D.始兴文字狱
15.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16. 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这一王朝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A.东南亚一带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阿拉伯 D.苏门答腊
18.被人们称为“初月出云”“高虹横水”的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9.生活在盛唐时期,被称为“画圣”的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20. 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你认为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
A.宫城 B.京城
C.皇城 D.外城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1)你能说出这首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吗?
(2)请列举出其中三位人物的历史事迹各一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三样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在文学上,第二在战争上,第三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
——培根
材料二 明朝和清朝前期,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随着世界局势发生剧烈变化,我国的科学技术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培根所说的“三样东西”分别指什么? 它们与什么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材料一所说的用在战争中的东西,除了在军事上的用途外,在我们的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请各举一例。、
(3)材料二中“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的表现有哪些?(列出这一时期三部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2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图片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联系的概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有一副对联描述图一人物:“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材料三: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2)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3)图三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
(5)通过材料二的描述以及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人物的事迹,你从中获得哪些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益的启示?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海内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衷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谓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政体》
材料二:“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强大蒙古帝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朝的行政制度?
(2)材料二中忽必烈统一后在全国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制度?该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谁?从材料三中找出他废除丞相的两点理由。(从材料中摘抄,但抄整段材料不给分)
(4)材料四中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谁?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中国行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C B A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A C B B A A A
二、材料解析题:
21.(1)秦始皇(或赢政) 汉武帝(或刘彻) 唐太宗(或李世民) 宋太祖 (或赵匡胤) 铁木真(或成吉思汗)
(2)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 汉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北击匈奴。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铁木真统一蒙古。(只要其事迹与人物相符即可得分)
22.(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2)经济生活:采矿、开路等。
日常生活:鞭炮、焰火等(分别答对一例即可得分)
(3)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3.(1)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开放 日本派遣使臣到唐朝学习(日本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等等。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策开放;文化先进。
(3)郑和下西洋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宋朝对外贸易活跃。
(5)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于冒险,互相借鉴,敢于创新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4.(1)唐朝。
(2)行省制度。回族。
(3)明太祖(朱元璋)。①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4)雍正。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加强,到清朝达到顶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