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强大 强盛 强调 B.人才济济 济南 救济
C.单独 单于 单位 D.扒开 扒皮 扒手
2.下列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爽气 大方 温和 B.高兴 慌张 坚持
C.认真 胳膊 爱护 D.埋怨 撒谎 沮丧
3.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B.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C.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D.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4.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
A.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东西”
B.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C.他只张开嘴说:“羊……老绵羊,尾巴下……鸡毛信……”话还没说完,就晕过去了。
D.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才了蚕桑又插田(结束)
B.《四时田园杂兴》(复杂的兴致)
C.童孙未解供耕织(从事)
D.斜风细雨不须归(回家)
6.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一文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以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迷人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质朴、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B.“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C.《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的范大成。诗中描写的是农忙时,乡下男女老少共同劳动的热闹场面。
D.《麦哨》一文主要写孩子们在一起比赛吹麦哨的情景。
二、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空闲( )天空( )
露脸( )露珠( )
8.比一比,再组词。
半( ) 府( ) 票( )
伴( ) 俯( ) 膘( )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均匀( ) 寻觅( ) 遗憾( )
反义词:厚实( ) 坚持( ) 唯恐( )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丛林 ( )的身子 ( )的吊兰
( )的藤蔓 ( )的鸣叫 ( )的绒毛
11.按要求写词语。
(1)形容音乐优美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形容文笔优美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形容害怕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日积月累。
游览过一个地方,可以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写。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照“_________→洞口__________→__________→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可以把____________作为重点来写,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_________。如果景物发生变化,可以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就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完成句子。
(1)雨来把翻开的书放在腿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的那天早晨,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语段练习。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弯着身子,突然伸出两手。啊!这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咧着嘴叫。随后,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打。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打了一拳。雨来站立不稳,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4.上面这段话选自我国作家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________》。
15.这段话通过抓住扁鼻子军官的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敌人的凶恶可怕,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节选)
“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嘎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着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太君”后头那个小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一位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官儿“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哐当一声把风门一关,鬼子官儿身子才窜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就是一枪,那鬼子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疾,小嘎子飞过去只一抄,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
1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想吃糖。( )
(2)“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机智,好引鬼子上当。( )
17.文中画线部分加点的“窜”“夹”“栽”在文中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对短文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小嘎子引敌上当,挑帘战鬼子。 B.小嘎子扰乱敌营。 C.小嘎子抢枪。
19.从文中,我们可知小嘎子是一个( )的孩子,除了哪一项。
A.淘气顽皮 B.机智勇敢 C.灵活多变 D.临危不惧
五、书面表达
20.快乐作文。
题目:第一次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叙述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的经历,重点谈自己做这件事的经过和感受等。3.说一说从完成的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考查了汉字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读音相同。“强大、强盛、强调”的“强”读qiáng。
B.读音不同,人才济济,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cái jǐ jǐ,意思是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济南jǐ nán:山东省省会。
救济jiù jì: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生活困难的人。
C.读音不同。
单独,读音为dān dú,汉语词语,指独自一个人;独有;不跟别人合在一起。指不和别人相处,单独一人。
单于chányú: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单位dān wèi: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指数学方面或物理方面计量事物的标准量的名称。
D.读音不同。
扒开,读音bā kāi,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用手向两边拨开。
扒皮bā pí:喻残酷剥削。
扒手pá shǒu:偷窃他人所携带钱物的人。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褒义词的理解和判断。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又称“褒词”。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
A爽气、大方、温和是形容人性格的词语都是褒义词。
B高兴、坚持是褒义词,慌张是贬义词。
C认真、爱护是褒义词,胳膊是中性词。
D埋怨、撒谎、沮丧都是贬义词。
3.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A项,把“苇絮”比作“鹅毛”;
B项,不是比喻句。
C项,把“芦花”比作“鸭绒”;
D项,把“小手”比作“倔强的活鱼”。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省略号作用的理解及判断。
省略号的作用:可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也可用省略号标示。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
A分析题干中“同志,买,买,买……东西”,可知省略号的作用是说话断断续续。
B分析题干中“溅起了一蓬蓬雪屑……”可知省略号的作用是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
C分析题干中“羊……老绵羊,尾巴下……鸡毛信……”,可知省略号的作用是说话断断续续。
D分析题干中“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可知省略号的作用是说话断断续续。
5.B
【详解】《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了:结束。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供:从事。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渔歌子》作者: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归:归家,回家。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理解能力。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其次结合题目具体分析,对选项进行排查。
A选项中,《乡下人家》一文未涉及冬季的内容。
B选项中,“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D选项中,《麦哨》一文主要写的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
7. kòng kōng lòu lù
【解析】略
8. 半截 城府
车票 伙伴 俯视 肥膘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解答本题时,要先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的特点是: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作答时要区分同组形近字的异同,组词正确合理即可。如:一半、天府、票据、伴侣、俯冲、长膘。
9. 匀称 寻找 惋惜 单薄 放弃 放心
【解析】略
10. 幽深 滚圆 茂盛 繁茂 清脆 细腻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些都是偏正短语,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示例:幽深的丛林、瘦小的身子、茂盛的吊兰、繁茂的藤蔓、清脆的鸣叫、柔软的绒毛。
11.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行云流水 妙笔生花 战战兢兢 担惊受怕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词语。
注意分类识记。
(1)形容音乐优美的成语:天籁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震耳欲聋、不绝如缕
(2)形容文笔优美的成语:思如泉涌、援笔立成、倚马千言、下笔有神、行云流水
(3)形容害怕的成语:担惊受怕、诚惶诚恐、胆战心寒、胆颤心惊、惶惶不安
12. 游览 路上 外洞 孔隙 特别吸引你的景物 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景物变化 太阳变化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写作的顺序。
游览过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游览路线是: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如果景物发生变化,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就是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好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13. 书被雨来翻开放在腿上。 声音停止了。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熬粥要先把大米洗干净,然后加适量清水,再选煮粥模式就可以了。
【详解】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1)本小题考查把字句换成被字句。
“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①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②把“被”改成“把”。即成为“把字句”。原句换成“被”字句后是:书被雨来翻开放在腿上。
(2)本小题考查缩句。缩句需要留住句子的主干,例句需删去“的”和前面用来形容、修饰的词句“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立刻”。整理答案为:声音停止了。
(3)本小题考查了直述句改转述句。提示语前面的内容不变,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即: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本小题考查修改病句。句子的病因是成分残缺,缺少了主语,加上主语即可。可改为: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5)考查词语造句。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先……然后……再……”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
示例:我放学回到家,先将书包打开,然后拿出作业本,再认真写作业。
14. 管桦 小英雄雨来 15. 神态 动作 宁死不屈、临危不惧
【分析】14.《小英雄雨来》原名《雨来没有死》,是一篇全中国、小学语文课文,作者是管桦。本文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
15.考查描写方法和人物形象分析。“伸、扭、拉、抽、打、揪、拧、抓”是对扁鼻子军官动作的描写,“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是对扁鼻子军官的神态描写,突出了他的残暴凶狠,也反衬了雨来面对敌人毒打,宁死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精神。
16. × √ 17.一方面写出了鬼子的狼狈相,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嘎子机智勇敢及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18.A 19.A
【分析】16.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有误,“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发现“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不是想吃糖。
②正确,“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的机智,他成功地引诱鬼子上当。
17.考查如何准确地用词。熟读语段。“窜”“夹”“载”这些表示动作的字,一方面写出了鬼子的狼狈相,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嘎子机智勇敢及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18.考查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结合文段的阅读,A项“小嘎子引敌上当,挑帘战鬼子。”概括最恰当。
19.考查了人物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小嘎子的行动中可知,小嘎子是一个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灵活善变的人。
20.例文:
第一次养小狗
这是我最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养小狗。
爸爸答应我把小狗放在家里养一段时间,于是,爸爸开着车专程带着我去“狗房”接小狗。我们挑了两只最好的小狗带回家里,给它带上狗链子,并且给它们两个洗了个澡。
我给那只母狗取名为“黑鹰”是因为它全身都是黑色的,并且眼睛是蓝色的。而那只公狗,我给它取名为“王子”,因为它是一只“四眼”(眼睛上面有两块黄色的斑点),它显示出皇家气派。
人们都说藏獒对自己的主人非常忠诚,只要主人对它好,它也会忠实主人的。于是,我对它们俩百般呵护,万般疼爱,同时,我也加强了对它们的训练。我拿了根香肠,站在远处呼唤它们俩的名字。开始,它们两个看见有好吃的就飞快地跑了过来,但是,经过我几次呼喊,它们渐渐意识到,“黑鹰”、“王子”就是它们自己的名字。
终于,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黑鹰”、“王子”慢慢地长大了,叫声也比原来憨厚了许多。一天,我仍旧和往常一样牵着它们去散步,它们看到了树根,就要去嗅一嗅,它们飞快地跑着,我也只能跟着它们一起跑,因为我不能再控制住它们了,它们长大了。我们来到空地上,一起坐在那里,我给它们梳理毛发。这时,我的同学走了过来,开玩笑似的拍了我一下,“黑鹰”、“王子”看到后,急忙扑上去,把他摔了一个大跟头,我赶快喝止住,有惊无险。它们学会了保护主人。
这次养狗,我永远不会忘记。
【详解】本次习作为半年命题作文。
本次用“第一次 ”为题,写一写生活中的“第一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历的“第一次”可太多了,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第一次当班长,第一次被老师表扬......太多的第一次使我们逐渐长大。选择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内容具体完整。这是一篇记事的作文,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做到详略得当,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