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5 10: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熏陶(xūn) 稚嫩(zhì) B.猝死(cú) 深渊(yuān)
C.颤抖(càn) 琴弦(xián) D.洋溢(yí) 手臂(bì)
2.下列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辨别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排比)
B.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拟人)
C.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比喻)
D.我从乡下来到京城里,已经六年了。(夸张)
4.对下面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获取有用的知识;可以方便信息的快速传递,成为与他人沟通的良好途径。
A.“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把网络比喻成双刃剑,意思是说网络有好处,也有坏处。
B.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网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C.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获取有用的知识。
D.网络可以方便信息的快速传递,成为与他人沟通的良好途径。
5.【我一字一顿地念着“方——老——师”】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 C.表示语音延长 D.表示话题转换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妈妈郑重其事地叮属我,一定要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B.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
C.他大学毕业之后也没有找工作,整天无济于事。
D.他能够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观察出一些规律,我真的很佩服!
7.《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全诗揭示主题的诗句是( )
A.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B.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C.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D.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填上合适的汉字。
lì( )史 ( )声 勉( ) ( )害
huò( )架 闯( ) ( )达 ( )者
9.用“珍”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不重复)
(1)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 )时间,不能让年华虚度。
(2)相册里是我最( )的回忆,照片中的故事都( )在我的心中。
(3)依依惜别,希望我们各自( ),用微笑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10.根据本单元内容补全词语或俗语,并完成练习。
①( )( )动听 ②( )( )敬敬 ③信手( )( )
④迫不( )( ) ⑤无心插柳( )( )( )
(1)写出两个与词语①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是一句俗语,它的前半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论文获奖的消息,他___________地告诉了他的老师。(选词填空)
1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 )
(2)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
(3)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 )
(4)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
12.判断下面的毕业赠言是写给谁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写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1)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二重唱的两个声部,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一对学友。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带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 )
(2)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激您。( )( )
★任选一个赠言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您的脸上洋溢出孩子般的幸福与骄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的字总是那么干净漂亮,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排列在黑板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老师有口才。 田老师文笔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跨进校门,穿过走廊,来到教室。(仿写句子,用上三个连续性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老师领进门》中最能突出作者感谢老师教育他成长的一句话,这时,你会想到一句什么名言来赞美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①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②我问:“想比赛?”
③“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④“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⑤“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 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⑦“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⑧“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⑨“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1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分别说说母亲剥豆“快”与“慢”的原因。
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6.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下列句子,根据括号中的问题品析句子。
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这是对儿子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是对短文主旨的解读,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
(2)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
(3)应该为孩子成长瞻前顾后,考虑周全,营造舒适的生活空间。(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一次学校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②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③带着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④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⑤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⑥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9.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二段画线句子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四段中的“折腾”一词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最后一段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4.快乐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最值得珍藏的?自主选材,写出六年小学生活中最让你难忘的一件事。题目自拟,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猝死(cú)—猝死(cù)
C.颤抖(càn)—颤抖(chàn)
D.洋溢(yí)—洋溢(yì)
【点睛】
2.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朗读断句,根据文言文的原句内容,进行翻译断句。在本题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C项。这句话的断句应该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断,仔细阅读每个选项可以得出修辞手法辨析错误的是D项。我从乡下来到京城里,已经六年了。这句话中并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能力和对句子中信息的提取能力。B选项中说网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句话是错的。因为题目所显示的句子提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说网络有好处、有坏处。
5.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有以下几种常见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表意思递进(紧承):团结——批评——团结。
6、表示总结上文。如: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6.C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万象更新: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无济于事:意思是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用词不当。应改为他大学毕业之后也没有找工作,整天无所事事。
司空见惯:意思是看惯了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7.B
【详解】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总结能力。《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何其芳创作的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写于1941年,收录在1983年《何其芳文集》第一卷上。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表达了自己渴望年轻的心情,对新生力量给予了由衷赞美。揭示主题的诗句是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8. 历 厉 励 厉 货 祸 豁 或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同音字的掌握,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使用时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注意,遇到不懂的词语就要去查字典,尽量理清楚其运用方向,并且把字词含义写在课本上或者笔记本里。
9. 珍惜 珍贵 珍藏 珍重
【详解】这道题考查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1)“时光一去不复返,不能让年华虚度。”表达的是不浪费时间,因此用“珍惜”。
(2)“珍贵的回忆”是常见的搭配,“……在我的心中”说明照片中的故事深藏在“我”心中,表达这层含义的是“珍藏”。
(3)“依依惜别,希望……”表达的是珍惜、保重这层含义,因此用“珍重”。
10. 娓 娓 恭 恭 拈 来 及 待 柳 成 荫 熠熠生辉 耿耿于怀 有意栽花花不发 迫不及待
【详解】这道题考查词语的积累。要想回答好这类题,平时要多积累。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恭恭敬敬:极其恭敬貌。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意是说,柳枝比较容易扦插成活,而花即使很用心种植,也难使其成活。比喻有些事情努力追求却没办法达到目的,而有些事情并没有刻意去做,却很好地完成。
(1)这道题考查AABC式词语的积累。作答时,要明确词语①的结构是AABC式,然后写出两个满足条件的词语即可。
(2)这道题考查俗语的积累。根据第四单元的学习即可准确作答。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俗语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做的事情,反而很顺利地得到好结果。
(3)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回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
“听到论文获奖的消息”,他应该是很及时地告诉了老师,因此填“迫不及待”合适。
11. 哆嗦 缺少 激励 培养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颤抖:颤动;哆嗦。形容身体某个部位发抖。
缺乏: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鼓励:意思是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
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12. 同桌 排比、比喻 老师 比喻 第(1)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与同桌的关系亲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气连贯,节律强劲,强化了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详解】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和语言理解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知道各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判断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选择一个赠言说说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好处。
13. 脸上洋溢出幸福与骄傲。 示例:您的字总是那么干净漂亮,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 示例:我爱美丽的校园,爱敬爱的老师,爱亲爱的同学们。 田老师不但有口才,而且文笔好。 示例:我放下书包,翻开作业本,坐在书桌前开始做作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我会想到赞美老师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详解】(1)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题干中,去掉“您的”“孩子般的”这样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缩写为“脸上洋溢出幸福与骄傲”。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改为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本句就是将“方块字”比喻成具体的事物,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示例:您的字总是那么干净漂亮,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列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这是连续三个“感谢”写出的排比句,故可仿写排比句。
示例1: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支持;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
示例2:感谢父母,他们给予我生命;感谢老师,他们传授我知识;感谢朋友,他们带给我快乐。
(4)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结合句意可知,“有口才”“文笔好”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用“不但……而且……”,即:田老师不但有口才,而且文笔好。
(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题干,“跨”“穿”“来”是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可仿写这样的句子。
示例1:妈妈下班回家,把挎包放在沙发上,靠着墙换上拖鞋,系上围裙走到厨房做饭去了。
示例2:我打开书包,翻开书,看了起来。
(6)本题考查知识的积累。
《老师领进门》重点描写一次讲课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赞美老师的名言:
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4.突然不说话,连呼吸声也变小了,形容剥豆十分专注认真。 15. 怜爱儿子,欲增强儿子的自信心。 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成功和失败是常事。 16.主要写了儿子与“我”进行剥豆比赛,结果儿子输了,但他坦然面对失败的事。 17.这是对儿子的神态描写,体会到儿子面对失败,不沮丧,不气馁,十分坦然。 18. √ √ ×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
我们联系上下文可知,敛声息语: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文中指的是母子剥豆时紧张而有节奏,不发出声音。
1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我们阅读相关语段进行作答。阅读第⑥段“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可知,“快”的原因是让儿子知道,失败、成功都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阅读第⑤段“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可知,“慢”的原因是让孩子多增加一些自信。
16.本文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阅读全文,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母亲与儿子比赛剥豆,母亲为了培养孩子自信而产生的一些列心理变化。
17.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
重点品读句子,体会句子流露出的情感。从“山泉般的清澈笑容”可知,这是对孩子的神态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中我体会到了儿子纯洁与豁达的品格。
18.本题考查主旨内容理解与概括。
阅读全文,揣摩文章主旨,本文主要讲述母亲与儿子比赛,从中表现了二人的竞争意识与儿子比赛时流露出的自信和大气。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19.老师在我的作文上打满红双圈,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我对此非常感谢。 20.“我”为自己的成就感暗自高兴,既激动又有点害羞。 21.“折腾”原为“折磨”或“反复做某事”的意思,在文中指“我”勤奋创作的艰辛。 22.在人生道路上,有时看似偶然的一件小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偶然的事会产生必然的影响。
23. 排比 对母校和老师辛勤栽培和激励表示由衷的谢意,感情真挚强烈
【解析】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首先略读文章了解大致内容,再仔细地读相应的文字,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进行概括。解答时,注意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概括即可。
阅读文章可知,本文写的是老师在我的作文上打满红双圈,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我对此非常感谢。
20.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阅读句子“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可知,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可知,“傻乎乎地笑”和“我的心怦怦跳”两个短语描写了“我”为自己的成就暗自高兴,既激动又有点害羞的心情。
2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
折腾:1.翻过来倒过去。2.反复做(某事)。③折磨。
结合句子“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可知,“折腾”在文中指“我”勤奋创作的艰辛。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偶然”指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必然”指意思是必定这样。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是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生道路上,有时看似偶然的一件小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要努力,偶然的事会产生必然的影响。
2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排比:指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式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就叫排比。
阅读最后一段“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可知,句中连用三个“感谢”的句式,可知这是一个排比句。作用是表达出我对母校和老师辛勤栽培和激励表示由衷的谢意,感情真挚强烈。
24.例文:
难忘的一节课
在小学六年来,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但是,有一节课却令我终身难忘。
记得上四年级时,张老师组织了一次有趣的活动——拿自己愿意吃的水果、零食,到学校中吃,不过,前提是:一定要学会分享。
到了下午,也就是快要开始“疯狂吃零食”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可惜,必须打第一节上课铃时才能开始。所以,有些同学就在午练时偷偷地吃了起来,但是这不可能逃过张老师的慧眼:“小馋猫,吃什么?”
“嘻嘻!”那个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专心致志的练起了字。终于,打上课铃了,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高兴地欢呼起来,互相送东西表示庆祝,然后入座。
同学们带的零食各式各样,你吃我的,我吃你的,都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同学们都非常大方,洒脱的抓一把零食,“来,你的!”而不是小气鬼说:“就这点儿了,不给你!”还有的同学拿出一些零食给老师送去,虽然老师说不要,但是她的心里一定会是暖暖的吧!而照这样算起来,一个人倒是能吃63种零食呢!
忽然,不知是谁说了一声“吃零食了,看我的!”大家循声望去,不约而同的把嘴巴长成了“O”形。有的揉了揉眼睛,“不会吧!”有的推推旁边那人,“喂!这是真的吗?”
天哪,竟然是一个大甜瓜。可是虽然好吃,可怎么打开呢?这时,“大力士”——王海龙挺身而出,“看我的!”只见他蓄了蓄力,“呀!”“砰!”瓜成了两半,真厉害,有的同学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我们吃起了甜滋滋的瓜……
那天,我们快乐的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并且每个人都学会了一种珍贵的品质——分享。真希望再举行一次这样的课堂!
【详解】本次考查了习作,即话题作文。
首先要给作文拟定一个标题再进行写作。认真审题可知,本次为叙事类作文,这类作文写作时应注意:
一、审清题意: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出六年小学生活中最让你难忘的一件事。题目自拟,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选材分析:
我们即将告别六年的小学生活,在这六年的美好时光中,一定发生过很多难忘的事:一次不如意的考试,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困境中同学给予的帮助……你也一定遇见过很多让你铭记的人:和蔼可亲的老师、团结友好的同学、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
三、构思指导:
①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叙述的难忘的一件事。
②过程:具体记叙这件难忘的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③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