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浙江 部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 十四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 浙江 部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 十四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3 22:43:29

文档简介

十四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2·稽阳高二检测)西周时期的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称为“六艺”。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教育 (  )
A.扩大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B.为统治阶层培养了治理人才
C.注重治下民众的全面发展
D.推动形成较完善的官僚体制
2.(2022·湖州高二检测)下表是宋代书院分布情况表。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 (  )
宋代书院分布情况(单位:个) 地区 河北 山西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数量 3 4 11 29 20 17
A.中原人口南渡
B.经济重心南移
C.政府大力提倡文治
D.南北分卷制度实行
3.(2022·湖州高二检测)下表为“1862-1893年中国设立的部分新式学堂”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学堂 (  )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地点 专业设置 创办者
1862年 京师 同文馆 北京 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天文、算学 奕?
1880年 天津电 报学堂 天津 电讯 李鸿章
1866年 福建船 政学堂 福州 造船、驾驶、管轮、绘图 左宗棠
1887年 广东水 陆师学堂 广州 驾驶、管轮、马步、枪炮、营造 张之洞
①基本为顽固派官员创办
②以学习西方军事和技术为主
③主要集中于沿海口岸城市
④客观上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补偿训练:
  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  )
A.留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清廷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传播方式的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由此可见 (  )
A.中国技术推动了欧洲政治变革
B.现代印刷术促进文化发展
C.印刷书的诞生促进了思想解放
D.宗教改革发生具有必然性
拓展延伸:
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书籍的四种基本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书籍使得古人的智慧结晶能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当代人。
(2)舆论导向功能:书籍可以通过对读者进行思想教化,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3)信息传播功能:书籍将读者需要的信息迅速传播,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4)休闲娱乐功能。
5.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楼51所。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之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大臣纷纷上书奏请设立图书馆,以开民智。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政府兴办近代图书馆的热潮。由此可知,近代图书馆的设立 (  )
①受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
②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③受到了清末“新政”的影响
④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图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  )
A.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
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的成就
D.一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7.(2022·杭州高二检测)2020年故宫迎来了600周年生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强调“小小的文物拥有大内涵,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要不断挖掘文物的价值和背后故事,激活其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今天生活和社会相联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从中我们认识到 (  )
A.文物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值得借鉴
B.应该按照现在的价值观解读文物信息
C.文物蕴含的故事都具有客观的真实性
D.激活文物价值必须让文物走出博物馆
二、非选择题(11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巨擘,致力于西学的译介和优秀教科书的出版。其主事者张元济以“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事而失坠”为应尽之责,于1914年开始组织辑印古籍。其古籍辑印兼顾“常用常见”和“珍稀罕见”,精选版本、精校精印,借助机器石印使古籍“得以家弦户诵”。1929年开始编印的《国学基本丛书》使用新式标点、增添白话注释与导读,堪称古籍出版的成功案例。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规模巨大、享誉海内外,成为业界典范。
——摘编自董丽敏等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发展迅速。不过,古籍出版周期长、投入大,在读者知识结构、阅读习惯深刻变化的今天,面临新的考验。同时,当前古籍出版也存在选题不精、重复出版严重、校勘和今译质量不高等问题。1999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在专门人才培训、整理出版规范化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2014年问世的大型古籍数据库——《中华经典古籍库》陆续推出镜像版、网络版等四款产品,为古籍出版开拓新领域作出了良好示范。
——摘编自杨牧之
《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期商务印书馆大规模出版古籍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籍出版的现实意义。(5分)
能力提升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9.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延续了一百四五十年之久。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在这个学术和咨议中心,各派名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自由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理,献治国之宏谟。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 (  )
A.开辟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B.促进了教育体系的成熟
C.体现了齐国文化开放兼容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10.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 (  )
时间 课程设置变化
癸卯学制(1904年)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分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戌学制(1922年)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
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C.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
D.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
11. (2022·绍兴高二检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③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④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12.北宋仁宗时期,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大量校订刊行古典医籍,并利用印刷术发明的契机,鼓励地方官府大量刊印医书。该项举措 (  )
A.普及了活字印刷术
B.传播了中医学知识
C.建立了救灾防疫体系
D.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13.15世纪后期,谷登堡(注:西方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进行讨论和争论,阅读《圣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上述材料推断 (  )
A.科学知识为神职人员垄断
B.宗教迷信在欧洲广泛流行
C.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思维
D.印刷技术推动了宗教改革
14.14世纪初,意大利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B.人文精神的普及
C.活字印刷术的传入
D.近代教育的发展
15.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故宫是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典范。其中,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两侧,外朝和内廷前后分区,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代礼制要求。材料旨在说明,北京故宫 (  )
A.展示了建筑艺术之美
B.具备了较高的科研价值
C.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
D.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二、非选择题(12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展出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的100件世界文物,各具代表性的文物引起大家的关注,其中包括体现中华文明的九件珍贵文物。
材料一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摘编)
章节 标题 代表性文物举例
第十五 部分 现代世界的入口(公元1375年至公元1550年) 印加黄金美洲驼(黄金雕像,来自秘鲁)、明代纸币(纸币,来自中国)
第十六 部分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公元1450年至公元1650年) 双头蛇(马赛克装饰小塑像,来自墨西哥)、柿右卫门瓷象(陶瓷雕像,来自日本)
…… …… ……
第十八 部分 探索与剥削(公元1750年至公元1820年) 阿坎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澳大利亚树皮盾牌(来自澳大利亚)
第十九 部分 批量生产,大众宣传(公元1780年至公元1914年) 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来自英格兰)、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炻瓷镶银茶具,来自英国)
…… …… ……
材料二 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价值或影响的不同见解。
普罗克特认为:“大英博物馆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
乐晓君在《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人类发展史》中讲谈道:“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
谢小琴在《现代性视角下的大英博物馆》中讲道:“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进行阶段性划分,并结合“标题”和所学说明理由。(6分)
(2)从材料二对大英博物馆评价的三个观点中任选其一加以论证。(6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十四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2·稽阳高二检测)西周时期的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称为“六艺”。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教育 (  )
A.扩大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B.为统治阶层培养了治理人才
C.注重治下民众的全面发展
D.推动形成较完善的官僚体制
解析:选B。“六艺”的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多项技能,而在西周时期此种教育只有统治阶层才能够享受到,所以其开设为统治阶层培养了治理人才,故选B;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且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排除A;西周时期,只有贵族才享有受教育权利,C“民众”表述错误,排除;西周时期为贵族政治,并未形成完善的官僚体制,排除D。
2.(2022·湖州高二检测)下表是宋代书院分布情况表。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 (  )
宋代书院分布情况(单位:个) 地区 河北 山西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数量 3 4 11 29 20 17
A.中原人口南渡
B.经济重心南移
C.政府大力提倡文治
D.南北分卷制度实行
解析:选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宋代时期中原地区书院数量较少,南方书院数量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国家的文化中心不断偏向南方,中原地区文化中心地位优势逐渐消失,B正确;中原人口南渡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政府大力提倡文治,没有侧重南北方,排除C;南北分卷制度实行,与南北方书院数量的多少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
3.(2022·湖州高二检测)下表为“1862-1893年中国设立的部分新式学堂”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学堂 (  )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地点 专业设置 创办者
1862年 京师 同文馆 北京 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天文、算学 奕?
1880年 天津电 报学堂 天津 电讯 李鸿章
1866年 福建船 政学堂 福州 造船、驾驶、管轮、绘图 左宗棠
1887年 广东水 陆师学堂 广州 驾驶、管轮、马步、枪炮、营造 张之洞
①基本为顽固派官员创办
②以学习西方军事和技术为主
③主要集中于沿海口岸城市
④客观上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解析:选C。根据学堂的专业设置可知,主要是西方的语言、技术和军事;根据学堂的地点可知,主要集中在沿海口岸城市,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学堂的创办者为洋务派官员,而非顽固派,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进行改革,而非革命,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D。
补偿训练:
  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  )
A.留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清廷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解析:选D。清廷派幼童赴美留学,是当时开展的洋务运动的一项措施,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兴起的“自强”“求富”运动,因此派幼童赴美留学接受西式教育是清廷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表现,故D正确。
4.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传播方式的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由此可见 (  )
A.中国技术推动了欧洲政治变革
B.现代印刷术促进文化发展
C.印刷书的诞生促进了思想解放
D.宗教改革发生具有必然性
解析:选C。印刷术在欧洲传遍,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马丁·路德利用这一新技术大力宣传新教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C;马丁·路德并未进行政治变革,排除A;15世纪末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并非现代印刷术,排除B;印刷技术的发展对宗教改革是助推作用,无法得出宗教改革必然发生的结论,排除D。
拓展延伸:
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书籍的四种基本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书籍使得古人的智慧结晶能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当代人。
(2)舆论导向功能:书籍可以通过对读者进行思想教化,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3)信息传播功能:书籍将读者需要的信息迅速传播,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4)休闲娱乐功能。
5.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楼51所。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之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大臣纷纷上书奏请设立图书馆,以开民智。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政府兴办近代图书馆的热潮。由此可知,近代图书馆的设立 (  )
①受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
②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③受到了清末“新政”的影响
④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楼51所”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了近代图书馆的设立,故①正确;近代图书馆的设立,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不利于清王朝巩固专制统治,故②错误;“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表明清末“新政”影响了近代图书馆的设立,故③正确;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改革推动了近代图书馆的设立,因果倒置,故④错误;选择B符合题意。
6.下图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  )
A.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
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的成就
D.一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解析:选B。材料反映1949—1956年中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逐渐增加,特别是1955—1956年剧增,这是由于新中国重视提升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故选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于1956年春,无法解释1956年前的图书馆发展情况,排除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1956—1966年,排除C;“一直”“持续快速增长”不符合史实,排除D。
7.(2022·杭州高二检测)2020年故宫迎来了600周年生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强调“小小的文物拥有大内涵,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要不断挖掘文物的价值和背后故事,激活其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今天生活和社会相联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从中我们认识到 (  )
A.文物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值得借鉴
B.应该按照现在的价值观解读文物信息
C.文物蕴含的故事都具有客观的真实性
D.激活文物价值必须让文物走出博物馆
解析:选A。从材料可知由于文物具有历史价值,所以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借鉴,故选A。
二、非选择题(11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巨擘,致力于西学的译介和优秀教科书的出版。其主事者张元济以“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事而失坠”为应尽之责,于1914年开始组织辑印古籍。其古籍辑印兼顾“常用常见”和“珍稀罕见”,精选版本、精校精印,借助机器石印使古籍“得以家弦户诵”。1929年开始编印的《国学基本丛书》使用新式标点、增添白话注释与导读,堪称古籍出版的成功案例。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规模巨大、享誉海内外,成为业界典范。
——摘编自董丽敏等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发展迅速。不过,古籍出版周期长、投入大,在读者知识结构、阅读习惯深刻变化的今天,面临新的考验。同时,当前古籍出版也存在选题不精、重复出版严重、校勘和今译质量不高等问题。1999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在专门人才培训、整理出版规范化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2014年问世的大型古籍数据库——《中华经典古籍库》陆续推出镜像版、网络版等四款产品,为古籍出版开拓新领域作出了良好示范。
——摘编自杨牧之
《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期商务印书馆大规模出版古籍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籍出版的现实意义。(5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事而失坠’为应尽之责”“《国学基本丛书》使用新式标点、增添白话注释与导读”“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规模巨大、享誉海内外”等信息概括作答。第(2)题据材料二“《中华经典古籍库》陆续推出镜像版、网络版等四款产品”“1999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在专门人才培训、整理出版规范化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等结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组织答案。
答案:(1)原因: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西学的巨大冲击;出版人的使命担当;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吸纳文学革命成果,促进国学普及,社会进步带来的客观需求;商业利润的驱使。
(2)意义:传承中华文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文化大众化,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为治国理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能力提升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9.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延续了一百四五十年之久。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在这个学术和咨议中心,各派名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自由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理,献治国之宏谟。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 (  )
A.开辟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B.促进了教育体系的成熟
C.体现了齐国文化开放兼容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稷下学宫学术氛围开放,体现了齐国文化的开放,故选C;据材料“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可知,稷下学宫是官方开办,排除A;据材料“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可知,稷下学宫只是一所学府,不能代表教育体系,排除B;据所学稷下学宫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办,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
10.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 (  )
时间 课程设置变化
癸卯学制(1904年)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分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戌学制(1922年)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
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C.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
D.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
解析:选C。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从“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分量仍很重”到“取消读经讲经课”,再到“修身课改为公民课”,这种变化体现出国民教育理念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向公民人格和精神的转变,这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故选C;在1912年2月,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排除A;题干表格内容并没有述及学制内容,体现不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排除B;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不能适用于癸卯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排除D。
11. (2022·绍兴高二检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③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④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解析:选A。依据材料“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结合所学可知,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019年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按时间先后排列为①②③④,A正确。
12.北宋仁宗时期,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大量校订刊行古典医籍,并利用印刷术发明的契机,鼓励地方官府大量刊印医书。该项举措 (  )
A.普及了活字印刷术
B.传播了中医学知识
C.建立了救灾防疫体系
D.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解析:选B。据材料“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大量校订刊行古典医籍,并利用印刷术发明的契机,鼓励地方官府大量刊印医书”,可知宋代利用政府的力量鼓励医学知识的传播,故选B。
13.15世纪后期,谷登堡(注:西方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进行讨论和争论,阅读《圣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上述材料推断 (  )
A.科学知识为神职人员垄断
B.宗教迷信在欧洲广泛流行
C.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思维
D.印刷技术推动了宗教改革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西方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圣经》大量发行,学者们得以借助可靠和标准的《圣经》展开对神学问题的讨论和争鸣,普通的天主教徒也能够独立地阅读《圣经》,打破了天主教会对《圣经》及神学问题解释的垄断地位,可见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神职人员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故A错误;B、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4.14世纪初,意大利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B.人文精神的普及
C.活字印刷术的传入
D.近代教育的发展
解析:选C。材料说明了书籍的普及,这与印刷术有关,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传到欧洲,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应用降低了书籍的生产成本,故C正确。
15.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故宫是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典范。其中,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两侧,外朝和内廷前后分区,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代礼制要求。材料旨在说明,北京故宫 (  )
A.展示了建筑艺术之美
B.具备了较高的科研价值
C.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
D.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解析:选D。由北京故宫“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代礼制要求”,可知故宫继承了“古代礼制要求”——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一这一文化理念,故选D;题干未提及故宫的建筑艺术之美,排除A;“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一”思想与科研价值有出入,排除B;题干未提及北京故宫发挥巨大经济效益,排除C。
二、非选择题(12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展出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的100件世界文物,各具代表性的文物引起大家的关注,其中包括体现中华文明的九件珍贵文物。
材料一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摘编)
章节 标题 代表性文物举例
第十五 部分 现代世界的入口(公元1375年至公元1550年) 印加黄金美洲驼(黄金雕像,来自秘鲁)、明代纸币(纸币,来自中国)
第十六 部分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公元1450年至公元1650年) 双头蛇(马赛克装饰小塑像,来自墨西哥)、柿右卫门瓷象(陶瓷雕像,来自日本)
…… …… ……
第十八 部分 探索与剥削(公元1750年至公元1820年) 阿坎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澳大利亚树皮盾牌(来自澳大利亚)
第十九 部分 批量生产,大众宣传(公元1780年至公元1914年) 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来自英格兰)、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炻瓷镶银茶具,来自英国)
…… …… ……
材料二 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价值或影响的不同见解。
普罗克特认为:“大英博物馆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
乐晓君在《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人类发展史》中讲谈道:“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
谢小琴在《现代性视角下的大英博物馆》中讲道:“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进行阶段性划分,并结合“标题”和所学说明理由。(6分)
(2)从材料二对大英博物馆评价的三个观点中任选其一加以论证。(6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解析:第(1)题第一问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的表格内容划分。第二问理由,从标题信息“现代世界的入口”和“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探索与剥削”与“批量生产,大众宣传”结合时间作答。第(2)题第一种观点,据材料二“大英博物馆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概括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中对殖民地的侵略角度来论证;据材料一“双头蛇”“阿坎鼓”等文物,结合所学知识,从其来源解读其为殖民侵略的产物;“明代纸币”反映出英国殖民侵略中国的史实。第二种观点,据材料二“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概括出观点。据材料一“印加黄金美洲驼”“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以及展出的中国文物反映了不同文明的历史进程;由此可见,每件文物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第三种观点,据材料二“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概括出观点。据“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修建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其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历程来看,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是工业革命后,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的体现,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国家实力增强有关,可见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答案:(1)阶段及理由:第一阶段:第十五、十六部分;14-17世纪,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开始向近代转型。
第二阶段:第十八、十九部分;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历史进入工业社会。
(2)观点1:大英博物馆很多文物是殖民侵略的产物。
论证: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土地,屠杀印第安人,抢掠财物,第十六部分中来自墨西哥的双头蛇能反映这一史实;随着美洲印第安人大量被屠杀或因病死亡,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运黑奴到美洲,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坎鼓能反映这一史实。中国文物是英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见证。
观点2:大英博物馆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论证: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各区域间的商品、物种的交流与传播,来自秘鲁的黄金雕像、印加黄金美洲驼,体现了洲际间的交流。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引发了生产、交通、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恰恰体现了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展出的中国文物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观点3:国家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论证: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海军实力增强,海外有广阔的殖民地,并获得了大量财富,为博物馆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率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增强,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是工业革命后,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