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浙江 部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 八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 浙江 部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 八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3 22:44:03

文档简介

八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2·衢州高二检测)如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
A.拉丁美洲 B.南非
C.巴尔干半岛 D.印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全球流动现象。下列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劳动力流动方向的是 (  )
A.拉美→欧美 B.非洲→拉美
C.中国→东南亚 D.中东→非洲
拓展延伸:
近代以来国际人口的迁移方向及特点
(1)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①欧洲人向新大陆迁移。②非洲黑奴被贩往美洲。③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迁往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地。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发生变化:持续了数百年的向新大陆的迁移已近尾声;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的外籍工人越来越多;因区域性政治冲突频频爆发而不断产生国际难民。
3.成千上万的北非和中东移民,在欧洲造成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国际社会与相关国家应解决好 (  )
A.民生问题 B.霸权问题
C.民主问题 D.恐怖问题
4.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 (  )
①战争和地区冲突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 ③自然灾害、经济恶化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拓展延伸:
正确认识难民问题
(1)从时间上看: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难民,但难民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从20世纪开始的。
(2)从难民产生区域看: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难民的数量不断增加,遍布于世界各地,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5.全球难民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下列关于国际上对难民的救助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
A.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B.1951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C.1966年确立了“世界难民日”
D.2000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6.(2022·湖州高二检测) 二战后,美国鼓励移民的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1965年,美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相关法律,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的移民大量流入。该举措 (  )
①促使美国总人口中移民的比例增大
②造成美国的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发生变化
③推动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④带来高失业率、竞争、文化冲突认同等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2·舟山高二检测)下图为一张百年前墨西哥华工的照片,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  )
A.华工在美洲可能有太多的辛酸
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
C.华工参与了近代墨西哥的开发
D.该照片体现了殖民侵略的血腥
补偿训练:
1.据统计,美式英语借用了约1 700个印第安语的单词。banana(香蕉)、jazz(爵士乐)等单词则与非洲黑人语言有关。据此可知,美国文化 (  )
A.以北美原住民文化为基础
B.根植于殖民扩张
C.体现出民族平等的精神
D.具有多源性特征
2.在“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而正是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科技精英的会聚使“硅谷”成为创新的高地。据此分析材料反映了 (  )
A.科技精英会聚于此
B.美国政治自由民主
C.多元文化碰撞融合
D.高科技的成功创新
二、非选择题(11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1850—1940年,大约6 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二 希特勒上台以后,推行种族主义政策,使得50万犹太人被迫流亡他乡,美国接收了这些难民中的四分之一,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从欧洲转到了北美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难民知识精英们把德国学术体系中最先进的方法论和最严谨的学风带到了美国,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领先地位。到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经超过200名,有的年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甚至被美国科学家包揽。
——摘编自李守民《另一半美国史:美利坚的道义黑债与救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难民知识精英们对美国发展作出的贡献。(4分)
能力提升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下面漫画反映出当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是 (  )
A.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
B.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展不断流动
C.移民阶层“知识精英”化凸显
D.新兴产业从业的人数增长明显
1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尤为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  )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
11.1953年,美国一改二战前限制移民的政策,通过了《难民救济法案》。在这之后的二三十年间,美国接收了大量来自东欧、朝鲜、古巴、越南等地的“政治难民”。这一做法 (  )
A.加剧了冷战对峙局面
B.缓解了难民危机问题
C.保证了美国经济繁荣
D.遏制了社会主义发展
补偿训练:
据联合国人口司推断,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已达1.85亿至1.92亿之间,其中欧洲是最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  )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12.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
项目 史实 结论
A 18世纪末,美利奴羊引入澳大利亚后数量迅速增长,羊毛源源不断运往英国 物种的引进引发澳大利亚生态危机
B 独立后的埃及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是阿拉伯文
C 20世纪末,新加坡公布了“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等内容的家庭价值观 新加坡是西方文化占主导的移民社会
D “难民奥林匹克运动员代表队”作为一支不分国界的队伍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 难民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13.在当今的新加坡,政府规定每个学校把英文作为第一语言,对于其他的华文、泰米尔文、马来文作为可以任选的一种第二语言,从而给予4种语言平等的地位,兼顾到了各族的感情。这种方式 (  )
A.说明对英国文化的推崇
B.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
C.说明语言文化的不平等
D.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
14.新加坡每年都会开展“国家意识周”活动,主旨是让新加坡公民具有对国家坚定的道德观和强烈的国家意识,构建共同价值体系。这主要源于 (  )
A.对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推崇
B.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感的需要
C.公民价值观完全一致的需要
D.新加坡民族与文化的多元化
1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名为“多文化伦敦英语”的新特色口语,即西印度、南亚和本土英语的混合体,在伦敦越发普遍,而在其他移民众多的城市也有类似的变体。这反映了英国社会 (  )
A.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特征
B.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C.生活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
D.移民文化逐渐趋于主流化
二、非选择题(共19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案》,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材料二 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原因。(6分)八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2·衢州高二检测)如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
A.拉丁美洲 B.南非
C.巴尔干半岛 D.印度
解析:选A。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存在黑人、白人、混血种人和原住民,其中黑人和白人所占比重较大,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原住民必然是印第安人,故A正确;非洲的原住民就是黑人,故B错误;巴尔干半岛的原住民就是白人,故C错误;印度黑人比重较小,故D错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全球流动现象。下列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劳动力流动方向的是 (  )
A.拉美→欧美 B.非洲→拉美
C.中国→东南亚 D.中东→非洲
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影响,全球劳动力迁移的方向主要为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故选A。B、C、D的方向都不正确,排除。
拓展延伸:
近代以来国际人口的迁移方向及特点
(1)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①欧洲人向新大陆迁移。②非洲黑奴被贩往美洲。③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迁往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地。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发生变化:持续了数百年的向新大陆的迁移已近尾声;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的外籍工人越来越多;因区域性政治冲突频频爆发而不断产生国际难民。
3.成千上万的北非和中东移民,在欧洲造成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国际社会与相关国家应解决好 (  )
A.民生问题 B.霸权问题
C.民主问题 D.恐怖问题
解析:选A。难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难民面临民生问题,故选A。B、C、D不是难民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与题干材料无关,均排除。
4.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 (  )
①战争和地区冲突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 ③自然灾害、经济恶化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欧洲难民危机是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的结果,①②③正确,故选A。近几年的欧洲难民问题与冷战政策无关,④错误;故排除B、C、D。
拓展延伸:
正确认识难民问题
(1)从时间上看: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难民,但难民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从20世纪开始的。
(2)从难民产生区域看: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难民的数量不断增加,遍布于世界各地,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5.全球难民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下列关于国际上对难民的救助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
A.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B.1951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C.1966年确立了“世界难民日”
D.2000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解析:选A。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简称“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故选A。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排除B;1966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排除C;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排除D。
6.(2022·湖州高二检测) 二战后,美国鼓励移民的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1965年,美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相关法律,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的移民大量流入。该举措 (  )
①促使美国总人口中移民的比例增大
②造成美国的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发生变化
③推动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④带来高失业率、竞争、文化冲突认同等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在独立战争前,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①②④符合史实,故选B。
7.(2022·舟山高二检测)下图为一张百年前墨西哥华工的照片,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  )
A.华工在美洲可能有太多的辛酸
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
C.华工参与了近代墨西哥的开发
D.该照片体现了殖民侵略的血腥
解析:选B。近代华工被运到美洲等地是殖民者的侵略行为所致,故B不是原因,符合题目要求;其他几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
1.据统计,美式英语借用了约1 700个印第安语的单词。banana(香蕉)、jazz(爵士乐)等单词则与非洲黑人语言有关。据此可知,美国文化 (  )
A.以北美原住民文化为基础
B.根植于殖民扩张
C.体现出民族平等的精神
D.具有多源性特征
解析:选D。据“美式英语借用了约1 700个印第安语的单词”“jazz(爵士乐)等单词则与非洲黑人语言有关”可得出美国文化的内容中包含了诸多其他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了多源性,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以北美原住民文化为基础,排除A;美国的文化与殖民扩张有关,但不能得出根植于殖民扩张,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民族平等,排除C。
2.在“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而正是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科技精英的会聚使“硅谷”成为创新的高地。据此分析材料反映了 (  )
A.科技精英会聚于此
B.美国政治自由民主
C.多元文化碰撞融合
D.高科技的成功创新
解析:选C。从题干来看,“硅谷”的成功源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科技精英的会聚,反映了多元文化碰撞融合,故选C。
二、非选择题(11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1850—1940年,大约6 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二 希特勒上台以后,推行种族主义政策,使得50万犹太人被迫流亡他乡,美国接收了这些难民中的四分之一,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从欧洲转到了北美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难民知识精英们把德国学术体系中最先进的方法论和最严谨的学风带到了美国,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领先地位。到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经超过200名,有的年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甚至被美国科学家包揽。
——摘编自李守民《另一半美国史:美利坚的道义黑债与救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难民知识精英们对美国发展作出的贡献。(4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次工业革命和美国政府的政策角度分析。第(2)题据材料二信息“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移民提供了便利;《鼓励移民法》的通过,为移民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社会局势动荡,美国相对稳定,推动了欧洲人移民美国。
(2)使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积蓄了大批人才。
能力提升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下面漫画反映出当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是 (  )
A.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
B.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展不断流动
C.移民阶层“知识精英”化凸显
D.新兴产业从业的人数增长明显
解析:选C。由漫画中移民的“书籍脑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出当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是移民阶层“知识精英”化,故选C。A、B、D虽符合事实,但均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
1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尤为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  )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趋势”可知“精英迁移”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故选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全球化中受益更多,A错误;B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尚未形成,C错误。
11.1953年,美国一改二战前限制移民的政策,通过了《难民救济法案》。在这之后的二三十年间,美国接收了大量来自东欧、朝鲜、古巴、越南等地的“政治难民”。这一做法 (  )
A.加剧了冷战对峙局面
B.缓解了难民危机问题
C.保证了美国经济繁荣
D.遏制了社会主义发展
解析:选A。二战后东欧、朝鲜、古巴、越南等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大量接收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难民”,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加剧了冷战对峙局面,故选A。美国接收东欧、朝鲜、古巴、越南等地的“政治难民”是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不会缓解难民危机问题,排除B;C“保证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就陷入“滞胀”危机,排除;D“遏制了”的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补偿训练:
据联合国人口司推断,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已达1.85亿至1.92亿之间,其中欧洲是最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  )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解析:选A。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在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事实上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严重失衡,故选A。虽然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民现象发展,但不是根源,排除B;世界范围内的移民现象与多极化发展趋势没有多大关联,排除C;人口政策只是主观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排除D。
12.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
项目 史实 结论
A 18世纪末,美利奴羊引入澳大利亚后数量迅速增长,羊毛源源不断运往英国 物种的引进引发澳大利亚生态危机
B 独立后的埃及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是阿拉伯文
C 20世纪末,新加坡公布了“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等内容的家庭价值观 新加坡是西方文化占主导的移民社会
D “难民奥林匹克运动员代表队”作为一支不分国界的队伍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 难民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解析:选D。“‘难民奥林匹克运动员代表队’作为一支不分国界的队伍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说明难民问题已不容忽视,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故选D。美利奴羊引入澳大利亚后数量迅速增长,为英国的毛纺织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但没有体现物种引进对澳大利亚生态环境的影响,排除A;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排除B;20世纪末,新加坡公布了“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等内容的家庭价值观,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无法得出“新加坡是西方文化占主导的移民社会”,排除C。
13.在当今的新加坡,政府规定每个学校把英文作为第一语言,对于其他的华文、泰米尔文、马来文作为可以任选的一种第二语言,从而给予4种语言平等的地位,兼顾到了各族的感情。这种方式 (  )
A.说明对英国文化的推崇
B.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
C.说明语言文化的不平等
D.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
解析:选D。新加坡在教育上兼顾多种语言,同时又把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这既尊重了语言的多样性,又有利于交流的顺畅一致,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故选D。把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是因为英语在国际上运用的广泛性,而非推崇英国文化,A错误;兼顾各种语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B错误;C与材料相悖,排除。
14.新加坡每年都会开展“国家意识周”活动,主旨是让新加坡公民具有对国家坚定的道德观和强烈的国家意识,构建共同价值体系。这主要源于 (  )
A.对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推崇
B.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感的需要
C.公民价值观完全一致的需要
D.新加坡民族与文化的多元化
解析:选D。新加坡具有移民社会特征,民族和文化多元化,为了国家的稳定与团结,需要培养公民的整体认同感和强烈的国家意识,故选D。新加坡是现代民主国家,与雅典式的直接民主制不同,排除A;此举主要源于民族与文化的多元化,而非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感的需要,排除B;“完全一致”表述绝对化,排除C。
1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名为“多文化伦敦英语”的新特色口语,即西印度、南亚和本土英语的混合体,在伦敦越发普遍,而在其他移民众多的城市也有类似的变体。这反映了英国社会 (  )
A.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特征
B.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C.生活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
D.移民文化逐渐趋于主流化
解析:选A。“多文化伦敦英语”是西印度、南亚和本土英语的混合体,反映了英国社会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特征,故选A。题干材料与文化认同无关,排除B;生活价值观念变化与材料不符,排除C;在英国,主流文化还是英国本土文化,不是移民文化,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19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案》,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材料二 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特点:据“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通过了《排华法案》”“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进行概括。原因:据“排外主义”“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等信息,可从排外主义势力发展、文化差异、种族主义思潮等角度分析总结。第(2)题原因:据“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结合所学进行概括。
答案:(1)特点: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通过立法形式推行;运用文化手段推行;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
原因: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
(2)原因:二战期间,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的需要;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国际形势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