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浙江 部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 十三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 浙江 部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 十三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3 22:44:29

文档简介

十三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具体表现在 (  )
①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四大帝国纷纷解体
②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些民族国家
③英帝国疆域内的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
④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①②正确。殖民地士兵在帮助宗主国作战的同时,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冲击了英国的殖民体系,反映了英帝国疆域内各自治领的离心力增强,③正确;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④错误,故选A。
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这位总督强调的是 (  )
A.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B.二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完全瓦解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解析:选A。据“1926年”“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印度支那等殖民地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故选A。当时二战还没有爆发,排除B;二战结束后,世界殖民体系才最终走向瓦解,排除C;材料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无关,排除D。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卡德纳斯改革等。这能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  )
A.斗争目标一致
B.斗争方式灵活多样
C.都获得了成功
D.都有着政党的领导
解析:选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不使用暴力反抗,卡德纳斯改革是由执政党领导发起的改革运动,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属于武装反抗,这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斗争方式灵活多样,故选B。各地社会、经济水平不统一,“目标一致”与史实不符,A错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未获得完全的胜利,“都获得了成功”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桑地诺的游击斗争没有政党的领导,D错误。
4.下表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
1947年6月 英国首相艾德礼与印度总督发表《印度独立方案》
1947年11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1948年8—9月 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殖民体系的瓦解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区域集团化加强
解析:选B。据表格内容可知,二战后印度、朝鲜、韩国、中国等之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说明殖民体系趋向瓦解,故选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组建,排除A;表格内容与第三世界的崛起无关,排除C;印度、朝鲜、韩国、中国等国并没有建立区域集团组织,区域集团化加强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
5.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
①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
②二战期间东欧和亚洲兴起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③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得到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①属于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表现,③④属于二战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表现,②本身就是错误的说法,因为二战后东欧和亚洲才兴起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故选B。
深化点拨: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已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6.“移民是我们的历史,世界各个民族与各种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财产……我们有幸继承了中国文明、马来文明、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我们因而可以汲取这些文明的丰富文化资源的力量,获得了极大的好处。”材料表明,新加坡文化的显著特点是 (  )
A.东西合璧,多元并存
B.兼收并蓄,儒教为主
C.现代为主,传统为辅
D.和谐稳定,文化繁荣
解析:选A。据材料“我们有幸继承了中国文明、马来文明、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可知,新加坡将不同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体现了新加坡文化东西合璧,多元并存的特点,故选A。儒教为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地位,排除C;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7.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在文化上,他们也有共通之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D.把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
解析:选D。韩国、新加坡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印度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等一些基本价值取向,但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故选D。A、B、C均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二、非选择题(11分)
8.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结束后“亚洲领导者”所利用的“欧洲思想体系”。结合所学,列举两个“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4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从政府职能、妇女地位、社会主义理想和和平主义思潮等角度分析。第(2)题第一问思想,据材料一“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和材料二“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进行概括。第二问运动,据材料二“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
答案:(1)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扩大;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2)思想:和平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运动:中国五四运动、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能力提升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2022·嘉兴高二检测)周恩来1920年赴欧留学之初,便在撰写的第一篇旅欧通信中写道:“吾人初旅欧土,第一印象感触于吾人眼帘者,即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他因此质问:“然使欧洲危机终不可免而至于爆裂也,则社会革命潮流东向,吾国又何能免 ”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社会的哪些影响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③反战运动、和平主义思潮高涨
④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依据材料“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①正确;依据材料“他因此质问:‘然使欧洲危机终不可免而至于爆裂也,则社会革命潮流东向,吾国又何能免’”,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②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④正确,故①②④正确,答案为B。材料中没有涉及反战运动、和平主义思潮高涨,故③错误,排除含有③的A、C、D。
拓展延伸: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地国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受到削弱。(2)在战争过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开来。(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
10.印度独立后,其推行的文化政策符合史实的是 (  )
①政治体制学习英国
②宗教与政治分离
③崇尚甘地思想
④种姓因素逐渐消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印度独立后,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印度的政治与社会生活,④错误,①②③叙述符合史实,故选B。
11.下表是某同学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行的梳理,其体现了该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 (  )
民族解放运动 领导者 斗争方式 斗争目标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革命 争取独立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民族资产 阶级 非暴力 不合作 争取独立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酋长 革命 争取独立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民族资产 阶级 改革 走上现代 化之路
①范围广,遍及亚非拉地区
②领导阶级多元
③斗争方式多样
④都取得了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表格内容主要体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说明这时期民族民主运动范围广,遍及亚非拉地区,①正确;这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者有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酋长,说明这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阶级多元,②正确;这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斗争方式有革命形式、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也有改革的形式,说明这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斗争方式多样,③正确;表格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者、斗争方式和斗争目标,并没有体现这些民族民主运动的最终结果,无法得出④;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A。
12.在二战期间,如同在一战期间一样,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反法西斯联盟关于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宣传。当二战结束时,他们纷纷以新的眼光加入本民族争取独立的浪潮中。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
A.法西斯集团覆灭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进步思想的传播
D.战争规模的扩大
解析:选C。据题干信息可知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故选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A排除;启蒙运动的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B排除;题干没有体现战争规模,D排除。
13.(2022·温州高二检测)1960 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没有国家对该决议投反对票,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英国、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美国投票弃权。该决议 (  )
①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
②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的信念
③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
④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团结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根据材料“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可知,这一决议有利于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①正确;根据材料“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可知,联合国通过的决议维护任何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的信念,②正确;确立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是在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和平共处原则最早由中国提出,材料内容也未强调加强亚非团结的问题,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正确;排除B、C、D。
14.(2022·杭州高二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也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排除A、B;各国的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故排除C。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下列图片符合这一趋势的是 (  )
解析:选A。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宣传海报是以韩国传统舞蹈扇子舞为基础设计的,五个扇子象征奥运的五环,体现了世界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这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故选A。故宫博物院、泰姬陵、圆明园均修建于二战前,排除B、C、D。
二、非选择题(共19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材料二 新加坡改革大事记
经济 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政府 机构 成立廉政公署
社会 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的政府住屋,廉价提供给民众
续表
教育 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法律、 习俗 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
外交 196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
材料三 新加坡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改革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13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宣布独立”结合新加坡的自然条件的特点进行概括。第(2)题结合材料二、三新加坡改革的具体措施,从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法律、习俗、外交等方面总结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
答案:(1)刚摆脱殖民统治,求发展、巩固独立成当务之急;“星(新)马分治”;国小、自然资源缺乏。
(2)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注重发挥政府社会职能,以保障民生;注重政府廉政建设;依法治国;重视教育,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积极依托区域优势,走区域经济集团化道路;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照搬西方模式。十三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具体表现在 (  )
①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四大帝国纷纷解体
②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些民族国家
③英帝国疆域内的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
④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这位总督强调的是 (  )
A.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B.二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完全瓦解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卡德纳斯改革等。这能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  )
A.斗争目标一致
B.斗争方式灵活多样
C.都获得了成功
D.都有着政党的领导
4.下表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
1947年6月 英国首相艾德礼与印度总督发表《印度独立方案》
1947年11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1948年8—9月 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殖民体系的瓦解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区域集团化加强
5.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
①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
②二战期间东欧和亚洲兴起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③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得到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深化点拨: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已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6.“移民是我们的历史,世界各个民族与各种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财产……我们有幸继承了中国文明、马来文明、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我们因而可以汲取这些文明的丰富文化资源的力量,获得了极大的好处。”材料表明,新加坡文化的显著特点是 (  )
A.东西合璧,多元并存
B.兼收并蓄,儒教为主
C.现代为主,传统为辅
D.和谐稳定,文化繁荣
7.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在文化上,他们也有共通之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D.把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
二、非选择题(11分)
8.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结束后“亚洲领导者”所利用的“欧洲思想体系”。结合所学,列举两个“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4分)
能力提升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2022·嘉兴高二检测)周恩来1920年赴欧留学之初,便在撰写的第一篇旅欧通信中写道:“吾人初旅欧土,第一印象感触于吾人眼帘者,即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他因此质问:“然使欧洲危机终不可免而至于爆裂也,则社会革命潮流东向,吾国又何能免 ”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社会的哪些影响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③反战运动、和平主义思潮高涨
④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拓展延伸: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地国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受到削弱。(2)在战争过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开来。(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
10.印度独立后,其推行的文化政策符合史实的是 (  )
①政治体制学习英国
②宗教与政治分离
③崇尚甘地思想
④种姓因素逐渐消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表是某同学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行的梳理,其体现了该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 (  )
民族解放运动 领导者 斗争方式 斗争目标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革命 争取独立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民族资产 阶级 非暴力 不合作 争取独立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酋长 革命 争取独立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民族资产 阶级 改革 走上现代 化之路
①范围广,遍及亚非拉地区
②领导阶级多元
③斗争方式多样
④都取得了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在二战期间,如同在一战期间一样,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反法西斯联盟关于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宣传。当二战结束时,他们纷纷以新的眼光加入本民族争取独立的浪潮中。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
A.法西斯集团覆灭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进步思想的传播
D.战争规模的扩大
13.(2022·温州高二检测)1960 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没有国家对该决议投反对票,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英国、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美国投票弃权。该决议 (  )
①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
②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的信念
③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
④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团结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22·杭州高二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下列图片符合这一趋势的是 (  )
二、非选择题(共19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材料二 新加坡改革大事记
经济 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政府 机构 成立廉政公署
社会 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的政府住屋,廉价提供给民众
续表
教育 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法律、 习俗 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
外交 196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
材料三 新加坡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改革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