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2·金华高二检测)下图为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其可以佐证 ( )
A.赫梯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
B.马拉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方式
C.赫梯人与古埃及人在西亚的争霸
D.赫梯人击败埃及控制了尼罗河流域
2.公元前1274年左右,赫梯人与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爆发了卡迭石战役,赫梯王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赫梯人源于 (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欧人 D.法兰克人
3.一般情况下,“希腊人”是指创造古希腊灿烂文化的族群,他们创造的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这里的“希腊人” ( )
A.是古代种姓制度的创立者
B.是巴尔干地区的原始居民
C.是从东欧移居此地的印欧人
D.是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而成
4.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是 ( )
A.种姓制度与佛教
B.儒家思想与道教
C.《荷马史诗》与基督教
D.法老与金字塔
5.印欧人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它包括 ( )
①西亚文明 ②希腊文明
③印度文明 ④中华文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令,西行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联合某民族合击匈奴人。这里的“某民族”最有可能是 ( )
A.印欧人 B.日耳曼人
C.凯尔特人 D.大月氏人
7.有学者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野蛮和宗教的胜利”的结果。下列选项中符合“野蛮”一词的是 ( )
A.匈奴人的入侵 B.雅利安人的入侵
C.土耳其人的入侵 D.日耳曼人的入侵
二、非选择题(11分)
8.阅读“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朝代 黄河中下游 江淮 地区 西南 地区 两广及 福建
西汉 38 256 7 871 4 364 698
唐朝 28 898 12 137 8 081 2 484
(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 原因是什么 (2分)
(2)唐朝时期人口的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显著变化 (3分)
(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4)简要分析人口迁徙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3分)
能力提升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另一支——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对黄河文明产生过影响。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
A.对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B.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性
C.对所到地区的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D.创建的种姓制度阻碍印度社会发展
10.下面为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图(公元前3000—前1000年)。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移 ( )
A.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B.导致了古代文明的覆灭
C.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D.以传播游牧文化为目的
11.(2022·嘉兴高二检测)阅读下表“印欧人的迁徙”,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
徙 ( )
原聚集地 迁徙过程
黑海北岸印欧人 来到小亚细亚,被称为赫梯人,公元前1595年,灭古巴比伦王国,赫梯成为近东大国
黑海以东印欧人 分化为伊朗语族和印度语族,其中伊朗语族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大帝国
黑海以西印欧人 公元前2千纪初,入侵意大利;前6世纪,其中的拉丁人建立了罗马
A.产生了古代许多显赫一时的国家
B.引发古代西亚、南亚文明的衰弱
C.有利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
D.推动了最早一批奴隶制国家的兴起
12.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徙始终没有停止过。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古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 )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补偿训练:
在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中国文化 ( )
A.日益走向衰亡
B.汲取了新的营养
C.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
D.在世界文化中独领风骚
13.(2022·金华高二检测)有学者估计,明初全国人口大约6 000万,到明末超过1亿,而到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则增至3亿。清朝人口急剧增长的因素有 ( )
①人地矛盾的凸显
②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③国土的扩展与开发
④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4世纪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十六国”也是游牧民族在农耕世界建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建立 ( )
A.体现了草原文明优于农耕文明
B.客观上促进民族和文明的交融
C.导致了亚洲落后于时代的潮流
D.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初步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生于公元前后的,于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加之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对罗马帝国旧秩序的破坏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其结果是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6世纪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中国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耳曼人灭亡罗马帝国的时代背景,并分析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对欧洲文化的影响。(6分)六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22·金华高二检测)下图为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其可以佐证 ( )
A.赫梯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
B.马拉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方式
C.赫梯人与古埃及人在西亚的争霸
D.赫梯人击败埃及控制了尼罗河流域
解析:选C。埃及雕刻中出现了赫梯战车和士兵,说明古埃及人对此印象深刻,这是古代赫梯人与埃及人在西亚争霸的一个历史写照,故C正确;单纯从一个雕刻中无法得出“赫梯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的结论,故A错误;因为图片中没有比较,因此不能说明“马拉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方式”,故B错误;历史上赫梯人并没有控制尼罗河流域,故D错误。
2.公元前1274年左右,赫梯人与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爆发了卡迭石战役,赫梯王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赫梯人源于 (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欧人 D.法兰克人
解析:选C。赫梯人是公元前2千纪中前期迁入小亚细亚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后形成的,故选C。
3.一般情况下,“希腊人”是指创造古希腊灿烂文化的族群,他们创造的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这里的“希腊人” ( )
A.是古代种姓制度的创立者
B.是巴尔干地区的原始居民
C.是从东欧移居此地的印欧人
D.是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而成
解析:选D。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他们由来自东欧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而成,故选D。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制度,排除A;“希腊人”并不是巴尔干地区的原始居民,也不是从东欧地区移居此地的印欧人,排除B、C。
4.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是 ( )
A.种姓制度与佛教
B.儒家思想与道教
C.《荷马史诗》与基督教
D.法老与金字塔
解析:选A。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故选A。“儒家思想与道教”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符号之一,B排除;“《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C排除;“法老与金字塔”是古埃及社会的重要符号之一,D排除。
5.印欧人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它包括 ( )
①西亚文明 ②希腊文明
③印度文明 ④中华文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在印欧人迁徙的过程中,在亚欧大陆中西部形成的文明包括西亚文明、希腊文明,同时还有受到希腊文明影响的印度文明,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中华文明位于亚欧大陆东端,与“亚欧大陆中西部”的表述不符,排除包含④的A、B、C。
6.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令,西行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联合某民族合击匈奴人。这里的“某民族”最有可能是 ( )
A.印欧人 B.日耳曼人
C.凯尔特人 D.大月氏人
解析:选D。公元前2世纪左右,中国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被迫西迁中亚,建立贵霜帝国。至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令出使西域,欲联合大月氏合击匈奴,故选D,排除A、B、C。
7.有学者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野蛮和宗教的胜利”的结果。下列选项中符合“野蛮”一词的是 ( )
A.匈奴人的入侵 B.雅利安人的入侵
C.土耳其人的入侵 D.日耳曼人的入侵
解析:选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日耳曼人入侵的结果,故选D。西罗马帝国不是被匈奴人、雅利安人和土耳其人入侵灭亡的,A、B、C不符合史实,排除。
二、非选择题(11分)
8.阅读“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朝代 黄河中下游 江淮 地区 西南 地区 两广及 福建
西汉 38 256 7 871 4 364 698
唐朝 28 898 12 137 8 081 2 484
(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 原因是什么 (2分)
(2)唐朝时期人口的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显著变化 (3分)
(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4)简要分析人口迁徙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3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表格中数据对比可得出结论;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由表格中汉唐时期的数据对比可得出结论。第(3)题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这两个时间背景可知,这两个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政局动荡。第(4)题,“经济格局”主要是指经济重心的变化,由此分析影响即可。
答案:(1)地区:黄河中下游。原因:黄河中下游开发早,经济发展较快。
(2)黄河中下游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
(3)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4)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补充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加快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能力提升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另一支——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对黄河文明产生过影响。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
A.对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B.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性
C.对所到地区的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D.创建的种姓制度阻碍印度社会发展
解析:选C。据“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对黄河文明产生过影响”可知,材料反映印欧人的迁移对中国和印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C。A错在“最为深远”,表述绝对,排除;吐火罗人属于自然迁移不属于征服,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
10.下面为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图(公元前3000—前1000年)。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移 ( )
A.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B.导致了古代文明的覆灭
C.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D.以传播游牧文化为目的
解析:选A。据图片信息可知,公元前3000—前1000年印欧人从发源地向西欧、地中海、西亚和南亚迁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故选A。印欧人进入伊朗高原,在征服了当地居民后,建立了辉煌的古波斯文明,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形成新文明,排除B;拥有了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后,古印欧人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但图片不能直接体现,排除C;印欧人为了生存,开始了漫长的大迁徙,排除D。
11.(2022·嘉兴高二检测)阅读下表“印欧人的迁徙”,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
徙 ( )
原聚集地 迁徙过程
黑海北岸印欧人 来到小亚细亚,被称为赫梯人,公元前1595年,灭古巴比伦王国,赫梯成为近东大国
黑海以东印欧人 分化为伊朗语族和印度语族,其中伊朗语族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大帝国
黑海以西印欧人 公元前2千纪初,入侵意大利;前6世纪,其中的拉丁人建立了罗马
A.产生了古代许多显赫一时的国家
B.引发古代西亚、南亚文明的衰弱
C.有利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
D.推动了最早一批奴隶制国家的兴起
解析:选A。根据材料“赫梯成为近东大国”“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大帝国”“其中的拉丁人建立了罗马”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印欧人的迁徙产生了古代许多显赫一时的国家,故选A。印欧人迁徙后就构成了西亚和南亚文明的组成部分,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排除B;从材料看不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排除C;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兴起比上述国家早,排除D。
12.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徙始终没有停止过。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古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 )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解析:选C。中国古代人口迁徙有两个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内迁,从游牧地区迁入农耕地区;二是北方人民因战乱影响生产生活,被迫迁往政局相对稳定的江南地区。两者人口流动的趋势都是由北方流向南方,故选C;A、B、D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补偿训练:
在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中国文化 ( )
A.日益走向衰亡
B.汲取了新的营养
C.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
D.在世界文化中独领风骚
解析:选B。在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中国基本保持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但部分吸收了游牧民族的元素,促进了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故选B。A、C、D说法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13.(2022·金华高二检测)有学者估计,明初全国人口大约6 000万,到明末超过1亿,而到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则增至3亿。清朝人口急剧增长的因素有 ( )
①人地矛盾的凸显
②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③国土的扩展与开发
④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有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广泛种植;国家领土的扩展,山地和荒地的垦殖促进了耕地的开发等,所以②③符合题意;人地矛盾的凸显是人口剧增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所以①错误;明清时期没有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所以④错误,故选C。
14.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4世纪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十六国”也是游牧民族在农耕世界建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建立 ( )
A.体现了草原文明优于农耕文明
B.客观上促进民族和文明的交融
C.导致了亚洲落后于时代的潮流
D.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初步形成
解析:选B。材料信息表明游牧民族进入农耕世界,这客观上促进农耕世界与游牧民族和文化的交融,故选B。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排除A;近代前期亚洲才落后于时代潮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初步形成,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生于公元前后的,于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加之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对罗马帝国旧秩序的破坏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其结果是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6世纪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中国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耳曼人灭亡罗马帝国的时代背景,并分析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对欧洲文化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表现,据材料一“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问影响,可从灭亡中原王朝、建立政权、融入农耕文明、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等方面说明。第(2)题,第一问时代背景,据材料二“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问影响,据材料二“对罗马帝国旧秩序的破坏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其结果是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1)表现: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
影响:灭亡中原王朝,如内迁匈奴贵族灭西晋,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如鲜卑族建立北魏等;少数民族融入农耕文明,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等;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时代背景:日耳曼人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日益衰弱;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冲击。
影响:严重破坏了罗马古典文化;在罗马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互相结合,形成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的欧洲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