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科学技术的发展zxxkwzxxkw学科网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一、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争,因此京张铁路就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当清廷要修京张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誓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这样,清政府就打消了求救于洋人的念头而一心自修了。
1905年,清政府任命他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帝国主义分子嘲笑说,中国会修建这条高难度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并叫嚷“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修建(京张)铁路”“是白日做梦”。满怀爱国热忱的詹天佑,决心用事实粉碎他们的狂言。
zxxkwzxxkw修建京张铁路的困难1)外国殖民扩张势力的争抢
2)技术被垄断,经济被限制
3)铁路将经过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困难重重
京张铁路概况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主持并胜利建成的联结北京和张家口的一条铁路,是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全长200多公里。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时间:1905年9月动工,1909年8月建成。
人物:詹天佑
修筑时的困难: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
杰出成就:出色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创造了中间开竖井与两端相对开凿的方法);设计青龙站西“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
意义: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居庸关隧道施工图八达岭隧道施工图zxxkw学科网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农民家庭,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和沪皖两省路矿学堂,1911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公费赴美留学,1917~1921年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和该校哲学博士学位。二、侯德榜制碱zxxkw 纯碱即苏打,化学式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天然 碱 (Na2CO3·NaHCO3 ·nH2O )盐湖 纯碱(Na2CO3)索尔维法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一
种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
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的制碱
法,并实现了氨碱法工业化。 zxxkw索尔维法(氨碱法)原理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
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①NaCl +H2O +NH3+CO2→NaHCO3↓+NH4Cl③CaO+H2O→Ca(OH)2②和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可循环使用。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中华民族的骄傲!
智慧!骨气!侯德榜把制碱法的全部
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
写成专著《制碱》于1932
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 纯碱(Na2CO3)无私! 侯德榜制碱法的诞生由于工厂搬迁,原料设备等原因不
能再用索法制纯碱,侯德榜决定自
己开发制碱新工艺, 经过600多次
研究实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
历时5年,于1942年发明并创立了
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的原理 将氨碱法和合成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
时生产 Na2CO 3和NH4Cl两种产品的方法。
原料:NaCl 、 NH3和CO2——合成氨厂用水
煤气制取H2时的废气。
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第二个过程是在
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NaCl,并
通入NH3,可以使NH4Cl单独结晶沉淀析出。
而滤出NH4Cl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可回收循环
使用。中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三、李四光与地质力学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谱写者他是……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
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
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 1889年 出生于湖北黄冈
1904年 破格选送日本留学,学习 专业
1905年 加入同盟会
1910年 毕业回国,通过考试被赐“工科进士”
1913年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
1920年 回国,北京大学地质系执教
30、40年代 多次赴欧美讲学、考察等交流,并再
次赴英深造
1950年 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
长, 部长
1971年 卒于北京,享年82岁一、李四光生平年表为什么选择造船专业?
为何三次选择回国?
造船地质地质部 李四光在哪些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些成就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价值?二、李四光的科学成就第四纪勘探石油/寻找铀矿/预测地震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创立地质力学这一新兴学科确定中国 冰川的存在成功运用:
寻找石油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寻找铀矿,发展核能事业
预测地震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地质力学呢?作用: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
方面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意义。 三、李四光评价 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人格特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他14岁报考学堂时买了一张表格要填,慌张中把十四写在了姓名栏里,按规定不得涂改,再买表格要花钱,于是就把“十”改成李,四字不好改,正好看到墙上一块匾“光被四表”,就加了个光字,于是就成了现在的名字。 1905年,年仅16岁的李四光在日本宣誓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勉励他: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李四光的女婿
邹承鲁院士李四光的独生女
李林院士 一家三院士华罗庚简介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四、华罗庚与中国数论学派少年意气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年成为讲师。
1936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从1939年到1941年,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风云人物华罗庚与陈景润华罗庚与王元等大师风采纪念邮票大师警言●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陈景润(1933-1996)是福建福州人。小时候,他爸爸在邮局工作,家中兄弟姊妹众多,家境十分贫寒,他由于营养不良,身体底子不强。他在华英中学读书时,还见一位叫沈元的老师,有一天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讲了著名的数论名题,哥德巴赫猜想,说这个问题有二百年,可是没有人能解决,因此引起他的兴趣,以后他大半生就为解决这问题而努力。 “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明珠的艰辛历程。 哥德巴赫猜想是这样的:
猜想A: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的和。
猜想B:每一个大于或等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的和。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 1957 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2 ”。 巨星的陨落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的重伤。雪上加霜,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的陈景润,受到了几乎致命的创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不久,诱发了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长期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3岁。 詹天佑京张铁路(“之”字形路轨)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红三角”牌纯碱、
“侯氏制碱法”获万国博览会金质奖、为中国及世界化学工业作出贡献地质力学理论,松辽、华北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研究地壳运动开辟新途径,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华氏定理”与“华氏不等式”、领导学生进行数论研究为世界数学发展作出贡献,形成中国数论研究学派侯德榜李四光华罗庚一位清朝官员在1909年可能看到的是( )
A.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B.政府下令剪辫、易服
C.唱《义勇军进行曲》
D.科举考试结果揭晓
课堂巩固:练一练1.杨帆同学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下列哪位是
他的先辈和同行
A.李时珍??? B.詹天佑??
C.李四光?? D.爱因斯坦课堂巩固:练一练2.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下列没有体现此特点的是
A.勘探石油,发现油田??????
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研究和预测地震??????????
D.修建京张铁路课堂巩固:练一练3.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
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他的贡献特别突出
①量子力学②地质力学③古生物学④冰川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
是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