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5 10: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 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旧中国时代的外交新中国时期的外交返回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形势图与中国建交国家与美国共同封锁中国的国家与我国建交的国家(1949.10—1950.10)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丹麦波兰
蒙古
缅甸
瑞士
芬兰
建国之初的外交环境: 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
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亚非部分国家独立: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抗美援朝
中国外交向苏倾斜→中苏结盟
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友好合作
一、我国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的?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初提出是为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3、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世界交往中,不论国家强弱、民族大小、社会制度差异,都一视同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意义 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过程中,不论其国家强弱、民族的大小、社会制度的差异,都一视同仁。 ?195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出席万隆会议(1955、4)思考:1、万隆会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2、万隆会议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3、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参加国主要是一些亚非独立国家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各国发展问题万隆会议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1):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会议顺利召开(2)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了解与信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2、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表决结果:76 vs 35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
亚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3、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1843《望厦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做英法的帮凶:③1860“洋枪队”对抗太平军; ④ 19世纪70年代:与日侵台;⑤1900参与八国联军寝华;《辛丑条约》⑥1919巴黎和会导致五四运动;⑦1921华盛顿会议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导致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⑧解放战争:扶蒋反共; ⑨ 1950:入侵台海,阻挠统一;抗美援朝。⑩ 50年代以来:长期敌对、封锁中国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中美建交背景美国:争霸不利;借中牵苏,调整政策
中国:两面树敌,文革动荡,积极回应“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交谈”中美建交过程(1)民间外交乒乓球外交——小球转动大球基辛格访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2)官方交往 中美建交过程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中美握手言和中美建交过程《上海公报》——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建交三原则: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
“断交、撤军、废约”(3)中美正式建交:1979、1、1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应邀访问美国“八.一七”公报(1982、8、17)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中美联合公报》 共识: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棘手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吗?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启
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曾长期对抗的国家,可以求同存异,发展友好关系。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堂检测一、我来选
1、一位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 D、上海APEC会议
2、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乔冠华当堂检测3、乔冠华的笑反映出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能让他如此开怀大笑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邦交正常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握手预示着
A、中美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B、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两国领导人非常友好,亲密无间D、中美已经就台湾问题达成一致
当堂检测5、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③ D、② ③ ④当堂检测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①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 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当堂检测7、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1953年周恩来接见中印谈判代表时首先提出
②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③最早得到印度、缅甸政府的认可 ④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