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史诗互证——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课 型 复习课 课 时 一课时
科 目 历史 教学对象 九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位于部编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处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本课课题重点繁荣与开放的唐朝,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以诗观史:唐朝的政治演变;史诗互证:感受唐朝的繁荣与开放;以史鉴今:民族复兴之路”。以唐诗为线索,讲述唐史,并以史鉴今。
二、课程标准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了解“安史之乱”。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内容,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 难点: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达到的原因,掌握“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对国家的影响。了解盛唐气象的具体表现。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盛唐气象给今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启示。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古代史有完整的学习,作为复习课,更多的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历史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角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思多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方法与策略 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史料分析、识图法、合作探讨、自主学习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文可为史添秀,史可为文之材。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诗的盛世。唐诗紧扣时代脉搏,折射历史变迁。 今天,我们以唐诗为线索,讲述平仄韵律中波澜壮阔的王朝兴衰,解读细腻笔触下深沉的家国情怀,观照历史大势里欲说还休的人生悲欢,开启唐诗的温故之行,唐史的知新之旅。(视频播放唐朝优秀作品) 【目标导学】 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导学目标,主题内容初体验。 【讲授新课】 (一)以诗观史:唐朝的政治演变 时空观念:唐朝的发展脉络 1.出示古诗 隋宫 [ 唐 ] 李商隐 ……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设问:作者说的是谁地下若逢陈后主,不宜重温后庭花? 3.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史料实证:出示史料,了解初唐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唐朝初年社会状况: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政府掌握的户数不到隋朝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设问一:两则材料描述的社会状况分别是怎样的 设问二:对比材料,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结合教材和材料,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4.从贞观之治到贞观遗风再到开元盛世的发展历程 5.观看盛世视频,体验盛唐的“小邑犹藏万家室”。 6.历史上还有哪些盛世局面?盛世局面出现都共同原因是什么、以及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7.中唐的“国破山河在”,诗歌写于什么事件中 结合课文,概括这一事件的发生给人民带来了什么灾难? 8.晚唐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想一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后,唐朝终于正式走向灭亡。 9.思考:文学艺术与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二)史诗互证:感受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1.联系课文内容,以下诗句描述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哪些表现? 2.展示社会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具体表现。 3.通过学生互动复习多彩的文学艺术。 思考: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其方式有哪些? 5.学生完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填表题,并分析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结合材料分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 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核心素养训练:史料实证) 将上述图片分成两类(只写序号),并说明分类的理由(4分)。 请举出反映“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的中外历史事件各两例,并说明理由。(4分) 以史鉴今--民族复兴之 核心素养训练:家国情怀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 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 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回望唐朝的历史进程,你认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应该关注哪些内容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底气;是“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的和气;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气;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才气。 唐朝繁荣开放,兼收并蓄;国人胸襟开阔、乐观自信、;在文化上气象万千、雄壮浑厚,成为非常重要的中华美学价值,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融入民族文化基因之中。 【课堂小结】 【链接中考】 ①徐来军在《调笑令》中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他描述的农具是( ) A.青铜工具 B.铁犁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 ②2.唐代诗人王建在诗歌《凉州行》中描绘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中所反映的盛唐气象为( ) A.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B.民族交融更进一步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社会风气昂扬进取 【课后综合实践活动】 历经289年的唐朝开放包容,风气开放, 诗人辈出,是中国文学史发展中的一座高峰! 在唐朝写诗就像今天发朋友圈一样,从皇帝到 众生百姓都以此来抒发感慨。 请你向大家推荐一首唐诗,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加以理解,并讲述此诗相关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