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卷
生 物
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A.5'-GGTATC-3'
C.5'- CTATGG-3' D. 5' - GATACC- 3'
2.一对染色体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D.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3.右图为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过程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C.两个小桶中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
D.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D.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6.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控制玉米颜色的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棱稞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A. MMNNEE B. MmNNee C. MmNnEE D. MmNnee
7.新冠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RNA复制时,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碱基A与T的配对
B.新冠病毒的+RNA上有密码子,而-RNA上则无
C.+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嘌呤碱基数相等
D.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体内含有逆转录酶
8.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分子亲和力较强,二者组装成核糖体。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 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而产生翻译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核糖体蛋白的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细胞中有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通常不会结合自身mRNA分子
C.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上的平衡
D.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mRNA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9.当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种A和物种B中的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形成的DNA片段
B.物种A与物种B的DNA中(A+T)/(G+C)的比值很可能不同
C.①杂合双链区中G-C碱基对越多,双链结合越稳定
D.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10.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小鼠细胞内存在转化因子
B.艾弗里运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用 P标记噬菌体时,需在培养噬菌体的培养基中加入放射性 P的核苷酸
D. 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物有较高的放射性,可能与搅拌不充分有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 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导致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现象。基因的部分碱基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癌细胞中发生了抑癌基因的过量甲基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甲基化
B. DNA甲基化直接抑制基因的翻译从而使基因无法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C.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而生物的性状可发生改变
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候选对象
14.科学家发现某些蚜虫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体内的类胡萝卜素不仅能吸收光能,传递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而且还决定蚜虫的体色。阳光下蚜虫的ATP生成量将会增加,黑暗时蚜虫的ATP生成量会下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蚜虫在黑暗中合成ATP时会伴随着O 的消耗
B.蚜虫合成ATP时所需能量仅仅来自呼吸作用
C.蚜虫做同一强度的运动时,阳光下和黑暗中的ATP消耗量不一样
D.蚜虫ATP生成量在阳光下比黑暗时多,说明其体内的ATP含量不稳定
15.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则不遵循遗传定律
16.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低氧感应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的分子机制是: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氯气充足时,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7.沃柑果皮易剥,汁多香甜,深受喜爱。图甲表示沃柑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A---E表示物质;图乙表示光照强度对沃柑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 反应,A可来源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2)甲图的C和NADPH来源于 反应。
(3)沃柑长期处于图乙中b点的光照强度下,沃柑 (填“能”或“不能”)生长,原因是 。
(4)若用 提供给叶肉细胞追踪 C的转移,则其转移途径是 。
(5)沃柑是喜光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长期的阴雨天气会使叶片发黄,请说明理由
18.下图是高等动物有性生殖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Ⅰ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次,细胞连续分裂 次;
(2)Ⅱ过程表示 ,该过程是否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填“发生”或“不发生”);
(3)Ⅲ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 ,此过程是否有联会现象 (填“有”或“无”);
(4)据图乙分析,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是
19. 研究发现,果蝇(2n=8)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基因A不存在而B存在时表现为粉眼,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眼。研究人员让两只果蝇杂交来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机制,实验及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杂交实验,可推测出基因A、a位于____________(填“X”或“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杂交实验,不能推测出基因B、b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3)果蝇体内另有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基因A、a独立遗传的基因D、d,当基因d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雌雄比例为3:5,只有红眼和白眼果蝇出现。由(2)及以上信息推测,亲代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0.MPP-9是一种明胶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科研人员通过人工合成与MPP-9基因互补的双链RNA,利用脂质体转入低分化胃腺癌细胞中,干扰细胞中MMP-9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一定的疗效,部分图示如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
(2)过程②表示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过程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3)根据图示推测沉默复合体中的蛋白质具有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
(4)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从而干扰了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过程,最终使得细胞中MMP-9的含量减少。
(5)上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先分析乙肝病毒基因中的___________,据此通过人工合成___________,注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可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
(6)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于单倍体的幼芽一段时间后,取处理过的芽组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发现有4n的细胞,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2 ACBCB BDDDD BC
13-16 ACD BCD A ABD
17. (1)暗;二
(2)光
(3)不能;
(4)
(5)例如:阴雨天气下养分供应不足
18.(1)1;2
(2)受精作用;不发生
(3)有丝分裂;无
(4)
19.(1) 常 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则F1雄蝇表现为粉眼 基因B、 b无论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F1都表现为红眼
(2)红眼:粉眼:白眼=9:3:4
(3)AAXbYdd
20.(1) RNA聚合酶 核糖核苷酸
(2)需要
(3)使双链RNA解旋
(4) 单链RNA与mRNA互补配对 翻译
(5) 碱基序列 双链RNA
(6)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后2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