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5 08:3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Si-28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可作为制冷剂 B.晶体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石墨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硅酸钠俗名水玻璃,可作为防火剂
2.陶瓷版“冰墩墩”和“雪容融”均产自中国陶瓷之乡——福建德化县.德化陶瓷早在宋元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陶瓷、玻璃和水泥均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B.陶瓷版“冰墩墩”上黑色涂料的主要成分为
C.陶瓷是以粘土及天然矿物岩为原料,经加工烧制而成
D.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耐氧化、耐磨蚀等优良性能
3.下列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NO B.、、
C.、、 D.、、C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
B.、互为同分异构体
C.异丁烷的结构简式:
D.烷烃中的碳原子均以共价单键的形式与碳原子或氢原子相连
5.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I所示装置为原电池
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D.金刚石转化为石墨能量变化如图II所示,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里氢氟酸盛放于塑料试剂瓶中
B.、或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化合生成硅酸
D.难溶于水,故能与溶液反应
7.某同学设计的番茄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铜片逐渐溶解
B.该装置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将锌片换成与右边材质相同的铜片也会产生电流
D.该电池工作时,番茄中的阴离子向锌片移动
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9.在4个均为密闭容器中不同投料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B.
C. D.
1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CO、的浓度不再改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B.和全部转化为CO和
C.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CO、的浓度一定相等
11.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认识视角.如下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单质b是黄色固体,f、h均为正盐,且焰色都是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和c反应可以生成b B.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e的浓溶液可用铝槽车运输 D.b无法一步生成d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制备NO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
B 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的强 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C 证明氧化性: 将铜片加入到三氯化铁溶液中,观察铜片是否有溶解
D 检验某盐中是否含硫酸根 向盛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13.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溶液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下图所示,下列对于试管内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应在强光照射下完成
B.和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不会充满试管
C.盛放饱和溶液的水槽底部可能会有少量晶体析出
D.甲烷和反应后试管内壁的油状液滴含有、、
14.常用于有机合成,其合成原理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中每生成放出热量
C.形成中的化学键吸收热量
D.所具有能量比所具有能量低
15.把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电池.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A. B. C. D.
16.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铂为电极插入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入甲烷和氧气.两电极反应分别为:;,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为负极
B.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
C.放电一段时间后,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
D.电子由a电极经外电路向b电极移动,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a电极
17.将和在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后测得物质的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到时的转化率为
B.反应开始后的内为
C.反应到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反应到时容器内气压与反应前气压之比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9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49分.)
18.(16分)无机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利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硅单质可作为硅半导体材料,三氯硅烷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i.石英砂主要成分都是; ii.三氯硅烷易被氧化.
①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②工业上原料石英砂常用溶液浸泡除杂,实验室检验溶液中存在的操作与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④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和一种气体单质,该气体单质是________(填名称);在制备高纯硅的过程中若混入,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⑤用含二氧化硅的石英矿,整个制备提纯过程硅元素损失了,最终获得高纯硅的质量为________t(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瓷器成分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铜为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B.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C.硅酸铜钡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D.唐宋时期,我国的瓷器已享誉海内外
(3)在人体器官受到损伤时,需要使用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来植入体内,这种材料是________(填序号).
A.压电陶瓷 B.高温结构陶瓷 C.生物陶瓷 D.超导陶瓷
19.(16分)氮化锂是一种优良的贮氢材料,遇水剧烈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锂和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锂.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制备氮化锂(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并测定其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i.实验室可用饱和溶液与溶液加热后反应制取,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ii.
(1)氮化锂的制备:
①连接好装置开始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②盛装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装置A中反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④经查阅资料得知,装置A处不需要持续加热,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氮化锂纯度的测定:
(1)取产品于蒸馏烧瓶中,打开止水夹,通过安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足量的水,装置如下图所示.G中的液体可选择________(填标号).
A.煤油 B.蒸馏水 C.四氯化碳 D.饱和食盐水
②当反应完全后,测得体积为(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0.(17分)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已知合成氨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表示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曲线A”或“曲线B”或“曲线C”),时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②下列描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的
B.的转化率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3)已知反应:
①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当线路中转移电子时,则消耗铁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改铁片为铁粉
C.改稀为的浓
D.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E.将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
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D C A D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B C A B A D C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49分)
18.(每空2分,共16分)
(1)①第三周期第ⅣA族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到试纸变蓝(或蘸浓盐酸出现白烟),证明溶液中含
③ ④氢气 氧气会氧化,氧气与氢气混合引起爆炸.⑤33.25
(2)AD (3)C
19.(每空2分,共16分)
(1)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分液漏斗 ③A生成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E装置中和反应
(2)①AC ②70.00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7分)
(1)放热 (2)①曲线B ②BC
(3)① 8.4 ②ABD(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