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好的故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好的故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4 15: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好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会写“搁、综、澄”等13个生字,会写“预告、烟雾、昏沉”等15个新词。
2. 能联系上下文、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4. 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语段的关键词句、借助相关资料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教学难点:借助“阅读链接”“鲁迅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在黑暗现实中追求美好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搁、综、澄”等13个生字,会写“预告、烟雾、昏沉”等15个新词。
2. 能联系上下文、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
3. 能抓住重点语段的关键词句、借助相关资料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好的故事》。
2.齐读课题。
板块二:梳理难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课后思考与练习一,指名学生读题。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新旧匹配,梳理有年代感的难词。
(1)初读课文的时候,你跳过了哪些词语,每人汇报一个。
师述:同学们,其实你们刚才跳过去的这些词语,相当一部分属于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词语,有没有同学知道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是在什么时候?不需要查资料,细心的同学在课文中就能找到。(指名说)
(2)课件呈现作者写作的时间,齐读。
(3)课件呈现一百年前的语言,学生齐读。
初创:石油、鞭爆、膝髁、蒙胧、伽蓝、皱蹙、虹霓
(4)课件呈现现在的语言,师生配合读,师读初创时期的词语,生读现在的词语,将上述词语一一对应,理解今义。
现在:煤油、鞭炮、膝盖、蒙眬、寺庙、皱缩、彩虹
(5)把以前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词语可不可以?不是更简单吗?
(6)师述:是的,不能换。因为正是这些词语提醒我们这篇课文是有年代感的。我们都知道,这篇课文写于(生答),关于跳过去的这些词语,有的不一定有年代感,但是含义上比较难懂,这些词语课后思考与练习告诉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 联系语境,梳理相对陌生的难词。
出示课件: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
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1)生齐读带点的两个词语
(2)联系“倒影”跟“小河”,理解“澄碧”的意思。
①“澄碧”什么意思?假如你联系了澄碧前面的“倒影”,又联系了澄碧
后面的“小河”,你大概能猜出来所谓澄碧就是河水怎么样?指名回答。(预设:澄澈碧绿)
②师述:假如河水不干净,河中的倒影还能看清楚吗?假如河水不澄碧,
河中的萍藻还能看得见吗?假如河水不澄碧,河中的游鱼还能看清楚吗?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大概能猜出澄碧的意思。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荡漾”。
(3)联系“打桨”,理解“荡漾”这个词的意思。
①理解“荡漾”可以联系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预设:打浆)
②师述:通过联系“打浆”,我们就能知道荡漾的意思。打浆就是划桨。
当船在划桨的时候,水面就会一起一伏。当船在划桨的时候,水波就会一圈一圈地漾开去,这就是荡漾。正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读懂了澄碧也读懂了荡漾。
(4)生齐读这句话。
(5)澄碧也好,荡漾也好,都跟河水有关。其实它在告诉我们这个好的故事
是在哪里看到的?指名回答,师板书:在水里
师述:其实,联系上下文不一定局限在一句话的内容,有的时候可以跨越一句话,甚至可以跨越一段话。
出示课件: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1)指名读课件第一段话,然后再齐读这段话。
(2)联系课件第二段的内容理解“错综”的意思。
①指名读课件第二段话。
②联系第二段话猜猜“错综”的意思。
(预设:正的织,反的织,横的织,竖的织,所有的织交错在一起,就是错综)
③齐读这两段话。
④师述:这两段话,这两个词语“错综”和“交错”,在告诉我们,这一篇好的故事就像是一天(云锦)。(板书:像云锦)
4.(课件呈现)云锦图片和资料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云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
云锦色泽绚丽,云锦光彩夺目,云锦如同天上的云霞。
云锦用料精良,云锦织造精细,云锦图案精美,云锦格调精致,云锦达到
了丝织工艺的巅峰,云锦被誉为“锦中之冠”
——选自孙晨的《美如云霞 寸锦寸金》 (有删改)
(1)有没有同学看到过云锦?
(2)师生配合读介绍云锦的资料。“云锦”这个词语由老师读。
(3)借助这段资料,你对云锦有什么感受?
(4)师述:在好的故事中,作者说他梦到的这一切就像是(生齐说:一
天云锦);在好的故事中,作者说他看到的这一切美的人美的事都在哪里?(生齐说:在水里)。为什么好的故事会在水里?为什么好的故事就像一天云锦?
板块三 聚焦梦境,感受美妙
1.(课件呈现)课后思考与练习二,指名读。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呢?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 为梦境寻找依据。
(1)出示课件: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认定“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生:(默读思考,画出相关词句)
(2)组织学生交流。
(3)这样的梦境,用书中的三个词语来形容,你找到的是哪三个词?
指名回答,在书中划下这三个词,教师板书:美丽 幽雅 有趣
3. 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和有趣。
(课件呈现)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师生配乐合作朗读,感受梦境的美好。
(2)看板书,师生一起概括:这样的梦境多么(美丽),这样的梦境多么(幽雅),这样的梦境多么(有趣)。
(3)师引读生美读,进一步感受梦境的美好。
引读1:继续看,梦境在变化......出示课件生接读。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引读2:原来梦是有颜色的,而这样的颜色可能还会继续扩散。看......
出示课件生接读.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引读3:红色继续扩散,一圈一圈地荡漾着......出示课件生接读。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引读4:光怪陆离,神乎其神,这个红色的梦还在继续......出示课件生接读。
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师述:这就是好的故事,那样的梦境是那样(美丽),那样(幽雅),那样(有趣)
(4)一般的人做的是黑白的梦,可好的故事却是有颜色的梦。在这些文字当中,出现来那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齐读课件中红颜色的词语。
(5)这么多的红带给你什么感觉?(预设:生机勃勃 喜庆 美丽)
(6)看着板书小结:有人感受到的是生机,有人感受到的是喜庆,有人感受到的是美丽。总之,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多么(幽雅)多么(有趣)的梦啊!
板块四 借助资料,揭示象征
过渡: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梦常常跟人的愿望、盼望、希望连在一起。那么,这个好梦对鲁迅先生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
1. 借助资料,体会梦境的表达意图。
出示课件:
借助资料,把握意图: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蒙眬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选自冯雪峰的《论〈野草〉》
(1)指名读阅读链接。
(2)捕捉其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梦境象征着希望。
①这么长的一段资料,关键信息在哪一句话?(预设: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②齐读这句话。
③在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信息是哪个词语?(预设:希望)
④齐读并抄写这个词语。(板书:那是 希望)
2.总结:
(看着板书师生配合总结):原来,这个好的故事就是(希望);原来,在水里像云锦的梦,就是(希望);原来,如此美丽,如此幽雅,如此有趣的梦境,那是(希望)。
板书设计: 26 好的故事
在水里 像云锦
美丽 幽雅 有趣
那是
希望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阅读链接”“鲁迅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在黑暗现实中追求美好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1925年前后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借助资料 了解梦境的写作背景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梦,孩子们一定记得《好的故事》写于1925年2月24日,谁能说说鲁迅先生1925年前后的资料。(要求不看资料)
1.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准备的资料(课件呈现)
一九二五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公然屠杀、拘捕数百名手无寸铁的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大地。
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革命,这使鲁迅感到信念动摇的极度苦闷。
黑暗而残酷的现实,让鲁迅感到求索的怅惘、战斗的孤独。他说:“我时时说起自己的事情,怎样地碰壁,怎样地在做蜗牛,好像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
——选自王泽龙的《论鲁迅一九二五前后的创作》(有删改)
(1)学生默读资料
(2)假如让你找1925年的鲁迅心情的词语,你会找哪一个?
交流随机板书:苦闷、怅惘、孤独
3.师小结:孩子们,鲁迅在替大众受罪,而大众却不理解鲁迅,这样的鲁迅怎能不孤独?我们在查找资料时,就要学会查找有价值的关键信息。
第二板块 借助资料 验证自己对梦境的想法和理解
1.引导朗读第4、6、8自然段描写梦境美好的文字,产生对梦境的想法。
(1)师:同学们,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了解了1925年的鲁迅是苦闷、怅惘、孤独的。那么鲁迅梦到的应该是一个苦闷的梦啊。然而,他梦见的却是——(学生齐读)
(课件呈现)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师:按理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1925年鲁迅梦到的应该是怅惘的梦,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学生齐读)
(课件呈现)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3)师:1925年鲁迅应该梦到的是一个孤独的梦,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学生齐读)
(课件呈现)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2.猜猜看,为什么鲁迅梦到的是一个美丽的、有趣的、幽雅的梦?
学生交流。
3.借助资料,验证自己对梦境的想法,理解。
(课件呈现)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是“只见昏沉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表面是在描写故乡的景物“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实际是有所象征和寄托。
(1)老师读红色字,学生读蓝色字,最后一句“实际是有所象征和寄托”,让学生读两遍。
(2)师小结:原来这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是有所象征,有所寄托的。
第三板块 融入梦境 升华主题
1.融入梦境,抒写自己对梦境的象征意义的体会
师:那么,这样一篇“好的故事”,这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究竟象征着什么、寄托着什么呢?请你以“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开头,写一写你的体会和理解。(语文作业本最后一题)(配乐)
(课件呈现)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学生交流
师小结:孩子们,所有的这些话语正是鲁迅先生用这个好的故事在暗示着我们,在鼓舞着我们,无论如何苦闷,无论如何怅惘,无论如何孤独。(板书:无论)
2.回读梦境,升华对梦境的象征意义的理解,重新引读描写梦境的美好文字。
师:1925年的鲁迅是苦闷的,然而你们借由这个故事,不仅读懂了他的梦境,也读懂了1925年的鲁迅先生。我们一定不会忘记1925年的鲁迅先生正经受着血雨腥风的考验,他是孤独的,然而他却总是记得——(学生齐读)
(课件呈现)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师:人怎么能失去希望啊,1925年的鲁迅文化战线被分裂,有的隐退,有的高升,有的甚至背叛了革命,战斗还是放弃,让他变得怅惘,然而他总记得——(学生齐读)
(课件呈现)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师:没有了希望就没有了人生,1925年的鲁迅是孤独的,他为大众受了罪,然而大众却不理解,但是这样的鲁迅却依然总是记得——(学生齐读)
(课件呈现)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3.课堂总结:
这一篇“好的故事” ,是黑暗中的灯塔,是失望中的希望,是孤独中的信念和力量,它永是生动,永是展开,鼓舞着鲁迅先生战斗不止、革命到底。无论现实多么苦闷,无论生活多么怅惘,无论自己多么孤独。
板书: 好的故事
在水里 像云锦
美丽 幽雅 有趣
那是
希望
无论 苦闷
无论 怅惘
无论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