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第八章第一节第一课时2011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读图说出中东的位置和范围,并说明中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2.在图中找出中东主要产油国。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东石油在世界中和地位。
4.熟练掌握中东的石油输出路线(起点,途经的海峡、运河,终点)
教学重点:
1.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主要产油国。
3.中东石油输出路线
教学难点:
1.中东的范围。
2.中东的石油输出路线。
3.石油经济给中东的影响,我国对中东的依赖。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播放中东的风乐图片和音乐,课件中的“猜一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课。
新授课:
一.学生自己检查学习单,后指出本节课的目标中哪一项是自学时比较吃力的。上课要注意听。
二.“三洲五海之地”
1.学生根据学习单内容自己学中东的地理位置。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中东名称的由来。并强化“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学生自学并在图中做好标记。
3.教师强调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4.回顾“洲界”和“国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活动题(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5.学生活动:完成课件中的找不同,并指出中东范围。
无西亚的阿富汗,北非只有埃及
6.阶段性小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完成练习。
课件展示船长的行船路线,学生识记中东的地理位置,功巩固知识,并为中东的石油输出路线的教学打下伏笔。
承转:阅读课件的漫画,说一说这个漫画说明了什么?
说明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是控制石油。从而引入第二个问题的讲授。
二、世界石油宝库
1.学生根据教师的资料和图表分析中东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
2.主要产油国
学生自己根据教材中的主要产油国,在图中自己标记国家的位置,识记名称和首都。
3.主要输出路线
学生自己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地理图册完成并识记。
再备课:基础不好的班级,教师出示填空题,提示学生,一步一步找出并识记。
4.强调: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5.知识补充:霍尔木兹海峡也被称为“石油海峡”
海湾国家指的是波斯湾国家
6.三条中线中输出最大的是东亚。强调我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7.完成课件的关出路线的练习题。
四、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下课
六、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活动多,利用漫画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利用学习单,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不讲由学生自学,有讲有练,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能根据不同的班级进行分层次教学。本节课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适时补充学生不知道的课外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本节课内容要求记忆的比较多,要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