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4 12: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练习)
1.粮食问题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该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A.农牧业落后,人口增长快 B.自然灾害频繁
C.生活水平提高太快 D.耕地面积减少
2.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形成了( )
A.外向型经济 B.出口导向性经济
C.国有经济 D.单一商品经济
3.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世界黑种人的最大聚居区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汤姆这样描述他的家乡:“我的家乡东临印度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和咖啡开出口金刚石。”据此回答4-5题。
4.汤姆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的经济 B.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C.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5.下列不属于汤姆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
A.湿热茂密的雨林 B.星罗密布的冰川
C.广阔无垠的草原 D.悬崖壁立的裂谷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其中居世界首位的是 ( )
A.黄金 B.甘蔗 C.石油 D.铁矿
这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它曾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读图,回答7-8题。
7.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
A.狮子 B.大象 C.长颈鹿 D.牦牛
8.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大 B.世界第一长河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9.“湿季来临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干季,天气燥热,满目枯黄”这描述的地区是
A.亚马孙平原 B.地中海沿岸
C.青藏高原 D.非洲的东非高原
10.以下不属于亚洲的地形区的是( )
A.青藏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刚果盆地 D.喜马拉雅山
读非洲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非洲7月最高气温出现在( )
A.赤道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东部沿海地区
1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约3/4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肯定不低,因而被人们称为( )
A.热带大陆 B.高原大陆 C.富饶大陆 D.湿润大陆
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加纳主要商品占本国进出口商品百分比图”(下图),完成13-15题。
13.加纳主要出口( )
A.粮食 B.工业制成品 C.初级农矿产品 D.电子产品
14.(承上)加纳形成这种出口产品构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
C.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D.黑种人数量减少
15.在中非经济合作中,非洲国家具有的优势条件有( )
①充裕的资金②丰富的矿产③廉价的土地
④先进的技术⑤丰富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6.北京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图中的猴面包树,树干虽然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这种像多孔海绵一样的木质量利于储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
(2)图中丙地自然景观反映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甲、乙两地中,研学小组最可能拍摄到猴面包树的是_________。
(3)研学小组成员发现尼罗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丙区以南的居民多为_________人种。
(4)长期的殖民统治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国家形成了_________经济。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B
6.A
7.D 8.A
9.D
10.C
11.B 12.A
13.C 14.A 15.D
16. 以赤道为轴(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或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沙漠 乙 自南向北 黑色 单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