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愠色(yùn) 嗔视(zhēn) 咬文嚼字(jiáo)
B.惘然(wǎng) 骈进(pián) 强聒不舍(guō)
C. 悲怆(chuànɡ) 酷肖(xiāo) 恪尽职守(kè)
D.慰藉(jiè) 哂笑(shěn) 面面相觑 (x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寒暄 销魂 穷困潦倒 消声匿迹
B.决别 逞辩 张皇失措 纷至沓来
C.急躁 严峻 矫揉造作 锋芒毕露
D.宽恕 屏障 气充斗牛 提纲挈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涌动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B.如果没有体悟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所以他也喜欢音乐。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其中的作品。
B.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
C.《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莫泊桑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宋濂是明代文学家,代表作《送东阳马生序》,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不得不承认,真正的好电影不在于起用了多少名演员,而在于他是否拥有真诚的生活态度和对人性的基本关怀。
B.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C.“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指标,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纷纷称赞中国领导人决策科学。
D.2014年1月20日,某市城东新区举办新年首次用工洽谈会,这给该区广大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持节云中,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子曰:“ ,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
④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7.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3分)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 。 。 。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②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
③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20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④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分点概括“充电”活动的三项措施,每项不超过8个字。(3分)
为助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升执法效能,保障全区特种设备安全,我市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人员“充电”活动。
结合区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现状,认真查找和梳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学习,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监管人员对规程新变化、新要求学习掌握,做了全方位理解和深入探讨,以便为地区特种设备企业
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还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密切关注国内外特种设备安全紧急事件及其发展,
形成良好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及应急预案,以更好地提高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水平。
9.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命运交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伟大的音乐作品之一,其富有动感的、激昂的音乐主题,戏
剧性的矛盾冲突,赋予了作品宏大雄伟的英雄气魄。“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不依不饶的斗争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欣赏者。一首《命运交响曲》,能使欣赏者感悟到勇敢地面对挫折、迎接挑
战要顽强的人生哲理。
10.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3分)
中考加油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的钓鱼的。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随手就放到锅里;鱼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望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妙手回春”……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喜欢它的那种和不求闻达的寒士非常配称的风雅。
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只有儿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另一件事就发生在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败光了家业。某天夜里,他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是个严重的病症,说:“你不用走了!”
王谈人把江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谈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 节选自《 汪曾祺作品选》,有删改)
11.第5段中说“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请简要概括王淡人的这两件“傻事”。(2分)
1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随手就放到锅里;鱼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②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雷鸣一般的欢呼。
13.文章第3段写到王淡人家的匾和对子,有什么作用? (4分)
14.请结合全文材料,对“王淡人”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6分)
(二)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5.文章第一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怎样才能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7.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3分)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王旦诫子弟
旦居家被服质素,家人欲以缯锦饰毡席,不许。有货玉簪者,旦女以为佳,呈旦,旦命戴之,曰:“还见佳否?”曰:“戴之,安得自见?”旦曰:“自负重而使观者称好,无乃劳乎?亟还之。”生平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兄子睦,颇好学,尝献书求举进士,旦曰:“我尝以大盛为惧,岂可复与寒士争进?”至其殁也,子素犹未官。
( 选自《宋史·王旦传》)
(二)告诸子及弟侄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①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吴中宗族甚众,与吾固有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节选自《范文正公集 ( http: / / baike. / doc / 3786258.html" \t "_blank )》)
【注释】①爨(cuàn):炉灶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徒使争财为不义耳 ( 仅仅 ) B.而始发于吾 ( 兴起 )
C.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 ( 弯腰 ) D.吾所最恨者 ( 遗憾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有货玉簪者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家人欲以缯锦饰毡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 仓鹰击于殿上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我尝以大盛为惧,岂可复与寒士争进?
②与吾固有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
22. 两则短文中教育晚辈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2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②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③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①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保守势力梗阻,五人再度贬为边州刺史。②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③百越: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的“愁思”因何而起?(2分)
(2)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是名句,请作简要赏析。(3分)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孩子,当你坐在考场上解答试卷的时候,你的父母在守望,你的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着小鸟,大海守望着风帆,大地守望着小草……
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上新添的白发,守望更是你孜孜以求的梦想。守望亲情,守望责任,守望未来……守望是信念,是坚守,是期盼。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守望的。也许,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个守望都能圆满;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变得深刻,心灵就变得充实,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
请以“守望”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4.①甘守清贫,富有生活情趣:生活简单,不追求物质享受,常常钓鱼,自己夫妇不添新衣。(2分)②善良质朴,富有同情心:小病不多收钱,穷人不收钱。(2分)③急公好义,医德高尚:冒着危险救洪水中的村民,毫不犹豫救治无钱又无德的汪炳。(2分)
15.强调人生定位决定生活态度; 引出中心论点: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每个要点1分)
16.要不断追求;要勤勉;做什么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意对即可)(4分,1点1分)
17.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使论证更充分,给人的印象更鲜明深刻。(论证方法1分,作用3分。)
18.示例:居里夫人埋头在实验室里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3分)
19.C (3分) 20.B D (4分)
21.(1)我曾经把地位太高作为忧虑害怕(的事),怎么能再跟贫寒的读书人争夺官位呢?
(2)(他们)和我本来就有远近亲戚关系的,如果他们当中有饥寒交迫的人我怎么能不体恤呢。(4分)
22.王旦:教育子女要生活俭朴,自强自立。范仲淹:教育子侄要孝顺,尽力赡养、体恤自己的亲属(4分)
23.(1)被贬蛮荒,仕途险恶,离乡别友,望而不见。 (2分)
(2) 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惊风、密雨暗喻保守势力。暴风肆虐,抽打着水中的芙蓉;密雨施狂,侵袭着墙上的薜荔。抒发了诗人对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3分)
四(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题目不写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第8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