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4 12:4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知人论世

疏通文本

整体感知

文本探究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临川),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66岁。
知人论世
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主要作品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散文名篇;诗歌《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知人论世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yè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一览表
项目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之法 改变积贫局面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的局面,增加政府收入
市易法 在开封设“市易务” 限制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 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政府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兴修水利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方田均税法 清丈土地,收取赋税 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将兵法 在各路段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 提高军队战斗力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化训练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利弊
王安石变法不当的例子。
比如青苗法,在每年二五月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低息给农民贷款贷粮。本是好意,但办事的人中饱私囊,成了强制农民借贷,而且调高利息,农民负担比原来还重。再比如水利法,鼓励开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结果兴修水利成了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一些地方官员强制百姓交钱修建,百姓负担更重了。
王安石变法条目繁多,百姓一时接受不了,中间还被办事的人肆意解读篡改,弄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王安石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好心也会办坏事。直到神宗死后,太后执政,王安石罢官,宣告变法失败。
王安石变法
虽然此次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的非法渔利行为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使得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因变法的最大支持者宋神宗的去世,变法也最终失败。
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
“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有“布衣宰相”之美誉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上书批评王安石“掊克财利”,世人认为王安石变法“天下必受其祸”。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批评王安石变法“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批评王安石排斥异己,党同伐异。他还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
题 解
“答”:解释为“答复”;
“司马”: 司马是复姓,指司马光;
“谏议”:官名,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
“书”: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信题多为“报……书”(回信)、“与……书”(对象)、“上……书”(高官)、“答……书”(回信)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疏通文本
正字音
强聒(guō) 怨谤(bàng) 壬(rén)人
怨诽(fěi) 盘庚(gēng) 胥(xū)怨
不恤(xù)国事 改其度(dù) 度(duó)义
会晤(wù) 重(chóng)念 卤(lǔ)莽
疏通文本
第1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译文:
  鄙人(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的名字)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承蒙您赐教(指来信)),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
疏通文本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文:
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见恕:原谅我。宾语前置。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见教,见谅,见笑。)
疏通文本
第2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译文:
大概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之间就没人会去阻拦他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疏通文本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译文: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施行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治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疏通文本
第3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文: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没有长远打算(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陛下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陛下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汹汹然: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疏通文本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译文:
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相互。)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后悔的缘故啊。
疏通文本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译文:
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疏通文本
第4段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这是古代书信的套路。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梳理文章思路






1.交代写作缘由和目的
2.驳斥谬论
3.分析原因,表明态度
4.书信常规结尾
整体感知
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我们从中看出二人关系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第二段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的观点是从什么道理出发的?
三、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变法的不当之处一共有几点?面对这种指责,王安石认同吗?他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呢?
四、王安石明知会招来怨诽,为何逆流而上呢?表明了怎样的立场?
整体感知
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我们从中看出二人关系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内容:(1)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2)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关系 好朋友+老朋友 决裂?
出处 “游处相好之日久”,“蒙君实视遇厚” 志向不同
“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补充材料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朋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 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则固不敢为也。——益友
司马光把自己当作王安石的“益友”,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写信,陈述自己对于老友主导的这次政治改革的不同意见:“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于私尽朋友之谊,于公推心置腹,可谓光风霁月,贤者情怀。
补充材料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
但是他们两位大贤友情的断绝就始于这两封书信。
《宋史· 王安石传》记载:“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yí)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
“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
整体感知
二、第二段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的观点是从什么道理出发的?
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名实之辩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
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得理”取决于名实相符。如果不符,那么名义说法则站不住脚;意为司马光所说的名实不符,所说的内容是站不住脚的。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整体感知
二、第二段中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变法的不当之处一共有几点?面对这种指责,王安石认同吗?他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呢?
司马光(名)
王安石(实)
侵官
生事
征利
怨谤
拒谏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固前知其如此”
“辟邪说
难壬人”
整体感知
三、第二段中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变法的不当之处一共有几点?面对这种指责,王安石认同吗?他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呢?
明确:面对司马光的指责,作者没有回避,没有妥协,而是迅速的驳斥了司马光的观点,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整体感知
四、王安石明知会招来怨诽,为何逆流而上呢?
明确:关于第五点“怨诽”,王安石没有反驳,而是逆流而上。
原因
1、分析现状
2、举例论证
3、假设论证
整体感知
四、王安石明知会招来怨诽,为何逆流而上呢?
现状
1、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百姓)
2、士大夫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官员)
3、上乃欲变此(皇上)
4、某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自己)
整体感知
四、王安石明知会招来怨诽,为何逆流而上呢?
原因
1、分析现状
2、举例论证
3、假设论证
——“盘庚之迁”
王安石意在说明“怨诽之多”并不是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只要认为自己做得对,就不会因为别人的毁谤而放弃新法的推行;同时也表明自己会力排众议,坚持变法,表达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整体感知
四、王安石明知会招来怨诽,为何逆流而上呢?表明了怎样的立场?
原因
3、假设论证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我现在这样做恰恰是助上行为,膏泽斯民,何罪之有?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①我是一定会变法的;
②暗讽保守派的无所作为,墨守成规。
整体感知






1.交代写作缘由和目的
2.驳斥谬论
3.分析原因,表明态度
4.书信常规结尾
驳“侵官”
驳“生事”
驳“征利”
驳“拒谏”
“受命于……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先立后破)
文本探究
1.作者在本文中旨在批驳什么观点?是如何驳论的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针对司马光“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的论说逐点驳斥。这样,“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便成为无中生有之说,司马光的论点就失去了成立的基础。
接着,王安石没有否认变法所招致的“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进而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的例子,进一步反驳。这样,王安石就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1、中心论点:
反驳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2、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名实相符的原则
新法的实际情况 盘庚迁殷
(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实际原则基础之上)
3、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 ②举例论证
驳论特色
(1)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作为书信体议论文,本文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本文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的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酬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堪称古代驳论文的典范。
写作特色
(2)有的放矢,反驳有力。
本文逐一反驳司马光的指责,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表明了作者推行新法的决心。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用了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外,其余部分紧紧扣住五大弊端进行驳斥。此外,其反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文中有“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这样的直接反驳;有“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宫”这样的举出根据的反驳;还有“盘庚之迁”这样的举出史实的反驳。这些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
写作特色
(3)言简意赅,措辞委婉而坚决。
这篇文章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这样的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同时,本文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如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坚持改革的决心。
写作特色
【政见相左的诤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有着磊落的襟怀,他们虽在政见上有很大分歧,但都是以维护宋王朝统治为出发点。两人互相保持着对对方人格的敬重。一个反对新法的官员死后,司马光为其作墓志铭,其中有讽刺变法的话。有好事者将这个墓志铭献给王安石,以为王安石会迁怒于司马光。不料,王安石却将铭文挂在墙上,向其门下之士赞曰:“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而司马光在洛阳记述宋朝历史时,也能对王安石作客观评价。用司马光的话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王安石也承认,他们“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文化常识
古代常用谦称
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仆: 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辞。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 旧时男子自谦辞。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在下: 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答司马谏议书
感谢观看
Gan
Xie
Guan
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