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缓冲时间是 1.5 s,安全带自然长度为 5 m,g 取 10 m/s ,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
来凤中学高 2024 届高二(下)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A.500 N B.1 100 N
考试时间:75 分钟; 难度系数:0.50 区分度:0.40
C.600 N D.1 000 N
一、单选题(本题共 7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目要求。) 6.如图所示,有一位于纸面内的导体框 abcdef,其 ef、dc、ed、cb边长为 l,af、ab边长为 2l,各个邻边相
1.首位通过实验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是( ) 互垂直。线框右侧 PQ、QR区域中存在大小相等的匀强磁场,PQ区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QR区域磁场
A.赫兹 B.法拉第 C.麦克斯韦 D.奥斯特 垂直于纸面向里。初始导体框 bc与 P边界重合。从 t 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
2.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 a b c d e f l为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i表示回路的电流, t,则以下 i t示意图中正确的( )
v
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然后他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
出船后退的距离 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 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 m,则渔船的质量为( )
m L d m L d mL m L dA. B. C. D .
d d d L
3.图甲为一小型发电机的示意图,发电机线圈内阻为 1 Ω,灯泡 L的电阻为 9 Ω,电压表为理想交流电压表.发
电机产生的电动势 e随时间 t按图乙的正弦规律变化,则( )
A. B.
A.t=0.01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50 rad/s
C.电压表的示数为 9 V
D.灯泡 L的电功率为 10 W C. D.
4.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滑块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动,经过时间 t1速度减为零,然后又沿 7.如图所示,螺线管中线圈匝数为 n,横截面积为 S,总电阻为 R,其 a,b两端与两个定值电阻R1和 R2相连,
斜面下滑,经过时间 t2回到斜面底端,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 已知 R1 R2 R,匀强磁场沿轴线向上穿过螺线管,其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B B0 kt
( k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mgsinθ(t1+t2) B.mgsinθ(t1-t2)
C.mg(t1+t2) D.0
5.质量为 60 kg 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幸好有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
第 1页 共 6页 ◎ 第 2页 共 6页
A.a端电势比 b端电势低 2 C.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为
B. t 0时,通过螺线管的磁通量为 nB0S
2 2
D.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为 0
2
C.0 t0内,通过R
2nkt S
1的电荷量为
0
3R
2 2 2 三、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11题 6分,12题 10分,共 16分。)
D.0 t n k t0S0内,R1产生的热量为 9R 11.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二、多选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8.(多选)安检门是一种用于安全检查的“门”,如图所示,“门框”内有线圈,线圈里通有交变电流,交变电
流在“门”内产生交变磁场,金属物品通过“门”时能产生涡流,涡流的磁场又反过来影响线圈中的电流,
从而引起报警.以下关于这个安检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1)在不放小球 m2时,小球 m1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m1的落点在图中的______点,把小球 m2放在
斜槽末端边缘处,小球 m1从斜槽相同位置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碰后小球 m1的落点在图中
的______点。
(2)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m1、m2,实验中分别找到 m1碰前和 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测量
A.这个安检门也能检查出毒品携带者 平抛水平射程OP、OM 、ON。
B.这个安检门只能检查出金属物品携带者
C ①则动量守恒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用测量的量表示)。.如果这个“门框”内的线圈中通上恒定电流,也能检查出金属物品携带者
D.这个安检门工作时,既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又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②若碰撞过程中,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有______。
9.如图所示为某小型发电站高压输电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机输出功率 P0=10kW,输电线电
A 2 2 2.m1OP m1OM m2ON
阻 r=100Ω,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输电功率的 1%,用户端 R上的电压为 22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2 2 2.m1OP m1OM m2ON
C.ON OM OP
D.ON OM 2OP
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 A和 B相碰的端面上装有弹性碰撞架,它们的上端
A.右侧降压变压器匝数比n3 : n4 45 :1
装有等宽的挡光片。
B.右侧降压变压器匝数比 n3 : n4 40 :1
C.保持发电机输出功率不变,减小用户端电阻 R,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加
D.保持发电机输出功率不变,减小用户端电阻 R,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降低
10.如图所示,水平间距为 L,半径为 r的二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b' 为导轨最低位置,aa 与 cc' 为最高位
置且等高,右侧连接阻值为 R 的电阻,圆弧导轨所在区域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现有一
根金属棒在外力的作用下以速度 V0 从 aa' 沿导轨做匀速圆周运动至 cc' 处,金属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
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则该过程()
(1)实验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在轨道上只放滑块 A,轻推一下滑块 A,其通过光电门 1和光电门 2的
A.经过最低位置 bb' 处时,通过电阻 R 的电流最大
时间分别为 t 、 t ,当 t ________ t (填“>”“=”或“<”),则说明气垫导轨水平。
A.经过最低位置 bb 处时,通过金属棒的电流方向为 b' →b 1 2 1 2
第 3页 共 6页 ◎ 第 4页 共 6页
(2)滑块 A置于光电门 1的左侧,滑块 B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 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
过光电门 1的时间为 t1,A与 B碰撞后 A通过光电门 2的时间为 t2,B通过光电门 2的时间为 t3,为完成
该实验,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遮光片的宽度d B.滑块 A的总质量m1
C.滑块 B的总质量m2 D.光电门 1到光电门 2的间距 L
(3)若实验测得遮光片的宽度 d 0.835cm,滑块 A的质量m1 0.3kg,滑块 B的质量m2 0.1kg, t1 50ms,
t2 104ms, t3 35ms。
①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系统的总动量为 p ________kg 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算得 15.如图甲所示,间距为 L=0.25m的相互平行的水平光滑轨道 HC、GD与足够长的粗糙竖直轨道 DE和 CF
p 0.048kg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 C、D处平滑连接,转弯半径忽略不计。CD处外侧有一个槽口,可以使杆不脱离轨道且速率不变地滑入竖
碰撞前后总动量之差②若实验相对误差绝对值 直轨道,轨道电阻不计。水平轨道上 ABCD区域有变化的匀强磁场 B1,B1磁场的宽度 d=0.66m,B1的变化规r 100% 5%,即可认为系统动量守恒,则本实验中
碰撞前总动量
律如图乙所示,竖直轨道 CDEF之间有倾斜的匀强磁场 B2=2T,方向与水平面成 37 。EF间接有一阻值
r ________。在误差范围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R=1.1Ω的定值电阻。现有一长度与轨道间距相同,质量为 m=0.06kg、电阻不计的滑杆 MN,在距离 AB左侧
四、解答题(本题共 3小题,第 14题 10分、第 15题 14分、第 16题 17分,共 41分。要求写出
x0=0.70m处以 v0=3m/s的初速度向右进入水平轨道,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轨道的接触良好。MN杆开始进入
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
时为计时起点,滑杆与竖直轨道 CDEF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cos37°=0.8,sin37°=0.6。
终结果的不给分。)
求:
13. 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以速度 v0与 x轴成θ=600角射入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最后落在
x轴上的 P点,如图所示,求: (1)当 t=0.1s时杆电流大小和方向(填 N→M或 M→N);
(1)P点到 O点的距离?
(2)电子由 O点射入到落在 P点所需的时间 t. (2)MN杆到达 CD处时的速度大小 v1;
(3)MN杆通过 CD进入竖直轨道后下滑高度 h=0.85m时的速度为 v=2.5m/s,求此时杆的加速度以及此下落
过程中电阻 R产生的焦耳热。
14.如图,竖直平面内的两个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下端都与水平轨道相切,小滑块 B静止在左边圆弧轨道
的最低点。现将小滑块 A从左边圆弧的最高点静止释放,A与 B发生弹性碰撞。已知 A的质量mA 1kg,B
的质量mB 3kg,圆弧轨道的半径 R 0.8m,A和 B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 0.5和 2 0.2,
取重力加速度 g 10m/s2 。
(1)求碰撞前瞬间 A的速率 v1;
(2)求碰撞后瞬间 A和 B的速度大小;
(3)为了避免 A和 B发生第二次碰撞,水平轨道的长度 L至少多长。
第 5页 共 6页 ◎ 第 6页 共 6页
答案第 1页,共 1页来凤中学高2024届高二(下)期物理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
1
2
3
5
6
7
8
9
10
A
B
DA
D
BD
AC
ACD
二、实验题
11题、(1)P、M
(2)①m0P=m,OM+m,0N
②BC
12题、(1)=(2)BC
(3)①0.050②4%、能
三、计算题
3
13题:(1)-
0
(2)
2
14题:(1)4m/s(2)2m/s2m/s(3)0.7m
15题:(1)1.5AN→M(2)0.5m/s
(3)0.2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