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年11月,我国烟台从燃煤取暖进入核能供热。核能利用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裂变的原理为:,下列错误的是
A.的中子数为85 B.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K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0族 D.与互为同位素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B.BaSO4不溶于水,因此是弱电解质
C.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D.和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离子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共价键越强,分子性质越不活泼
4.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B.原子半径:
C.碱性: D.离子半径:
5.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 B. C. D.
6.C和Si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7.X,Y,Z、R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核素相关的核衰变方程如下:
(1),(2)。已知的半衰期(提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时间叫半衰期)为12.4年。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中只含一种化学键 B.R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C.原子半径: D.经过37.2年剩余
8.关于硒原子(Se)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80 B.电子数为114 C.中子数为46 D.质量数为34
9.下列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A.CH4 B.NH3 C.HCl D.N2
10.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X2-和 Z-,Y+和 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和 Z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B.单质沸点:Y> Z >W
C.离子半径: X2- >W-> Y+ > Z- D.结合H+的能力: X2- >W-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足量SO2通入溶液中:SO2+2OH-=+H2O
B.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C.往溶液中加入铜粉:
D.溶液与反应:
12.有X、Y、Z三种元素,已知Y与X形成的化合物YX中,X的化合价为-1价,Y与Z可能形成化合物Y2Z,X、Y、Z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均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碱
C.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D.Y2Z为离子化合物
13.我国最新报道的高温超导体中,铊是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铊与铝是同族元素,关于铊的判断有错误的是( )
A.铊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B.铊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C.铊是银白色的金属 D.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二、填空题
14.I.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氯化氢溶于水 ⑤氯气溶于水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都为纯净物时,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II.工业上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3CO2↑+9H2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物中有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左右相邻,下列能判断它们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选序号)。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d.单质与同浓度酸发生反应的快慢
(2)反应物中有两种金属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5.(1)在①NH4Cl ②H2 ③CaCl2 ④O2 ⑤Na2O2 ⑥H2O2 ⑦D2 ⑧O3 ⑨12C ⑩14C(填序号,下同)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联氨(又称肼 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
①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其中某一产物为 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6.(1)钡餐的化学式_______。
(2)Na2O2的电子式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
(4)写出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7.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Cu(NH3)3CO]Ac(放热反应)。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简述铜液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____。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通过比较____可判断氮、磷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5)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结构式是____。
18.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N、S、Hg”元素的代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据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汞在第_______周期。
(2)硒(Se)与硫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命必需元素。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硒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2
b.二氧化硒()具有还原性
c.硒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强酸
(3)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磷(P)、砷(As)也是氮族元素。
①砷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其中稳定的核素是,它的中子数为_______。
②已知与的性质相似,则对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能与溶液反应
c.与加热充分分解产物的种类完全一样
③下列关于第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热稳定性: b.酸性:
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大
(4)砷酸()可用于制造杀虫剂、药物。溶于稀硝酸中可得砷酸,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9.有以下几种物质
A、硝酸钾固体 B、硫酸(H2SO4)液体 C.胆矾(CuSO4·5H2O)晶体 D、熔融的BaSO4 E、酒精 F、蔗糖 G、金刚石 H、干冰 I、铝 J、碳酸钠固体 K、硫酸钠溶液 L、石墨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
(4)以上物质中属于盐的是____
(5)以上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
(6)以上物质中属于单质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作还原剂的是____
20.我国的四大发明之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3CO2↑+N2↑。请根据其中所含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上述元素中,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且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其气态氢化物能与氯单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上述反应物、生成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其中CO2的电子式是_______。
(4)上述化学方程式的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能证明其递变规律的事实是_______(填字母)。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其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的中子数为141-56=85,故A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的核外电子数为92,故B正确;
C.Kr为3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0族,故C错误;
D.与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C
【详解】A.H3O+中质子数是11,电子数是10,而OH-中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10,可见二者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但质子数不同,A错误;
B.虽然BaSO4不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变为离子,因此是强电解质,B错误;
C.和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因此化学性质几乎相同,但由于质量数不同,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C正确;
D.和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因此二者是同一元素的不同种核素,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C
【详解】A、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溶解时,离子键都会发生断裂,但没有新的化学键形成,则不是化学变化,选项A错误;
B、稀有气体元素形成的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化学键,选项B错误;
C、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 选项C正确;
D、有时候某些分子中某个共价键很强,但是化学反应并不发生在这个化学键上而是发生在其他化学键上,则分子性质活泼,可以简单理解成分子活泼是分子整体的性质,而一个分子并非只有一个化学键,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4.C
【分析】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为Na,Y为O,Z为F,W为Mg。
【详解】A.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因此热稳定性:HF > H2O,故A错误;
B. 层多径大,核多径小(同电子层结构),因此原子半径:Na > Mg > O > F,故B错误;
C. 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对应的碱的碱性减弱,碱性:NaOH > Mg(OH)2,故C正确;
D. 根据核多径小(同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O2- > Mg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目相等,阴离子在上一周期右边,阳离子在下一周期左边。
5.D
【详解】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对于处于ⅠA、ⅡA元素而言,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对于其他主族,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同一主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2、8、18、32等或它们的组合,如10、26等,不可能相差28,即乙原子序数不可能为x+28。
答案为D。
6.D
【详解】A.C和Si的质子数分别是6和14,A不符合;
B.C和Si的电子层数分别是2层和3层,B不符合;
C.C和Si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6个14,C不符合;
D.C和Si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4个,D符合;
答案选D。
7.C
【分析】核衰变方程中,由衰变前后质量数相等、质子数相等,推知,.所以,X为锂元素,Y为氢元素,Z为氮元素,R为碳元素。
【详解】A.中含碳碳三键、与之间存在离子键,含两种化学键(共价键和离子键),A项错误;
B.碳的非金属性比氮的弱,B项错误;
C.锂、碳、氮、氢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项正确;
D.根据半衰期定义,经过1个半衰期,到余1/2的,,故剩余为,D项错误;
故选C。
8.C
【分析】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该核素中质子数是34、质量数是80,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以此来解析。
【详解】A.质子数是34,A错误;
B.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4,B错误;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80-34=46, C正确;
D.质量数是80,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C最外层有4个电子,CH4中碳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A正确;
B.氨气分子中有3对共用电子对,B错误;
C.氯化氢分子中有1对共用电子对,C错误;
D.氮气分子中有3对共用电子对,D错误;
故选A。
10.D
【分析】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X2-和 Z-,Y+和 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Z分别为S、F、Na;W 和 Z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W为Cl元素。
【详解】A.W、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高氯酸>硫酸,A不正确;
B.单质沸点:硫> 氯气 >氟气,B不正确;
C.电子层数越多的离子,其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小的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 S2- >Cl-> F->Na+ ,C不正确;
D.因为硫化氢为弱电解质、氯化氢为强电解质,故结合H+的能力:S2- >Cl-,D正确。
答案选D。
11.D
【详解】A.足量SO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NaHSO3,离子方程式为:SO2+OH-=,A不正确;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生成Al(OH)3沉淀和NH4Cl,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B不正确;
C.往溶液中加入铜粉,生成FeCl2和CuCl2,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C不正确;
D.溶液与反应,生成FeCl3,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12.C
【分析】有X、Y、Z三种元素,已知Y和X形成的化合物YX中,X的化合价为-1价,则Y的化合价为+1价,Y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Y2Z,故Z为-2价,X、Y、Z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均为10,则X为F元素、Y为Na元素,Z为O元素。
【详解】A.X为F元素,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A选项正确;
B.Y为Na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属于强碱,故B选项正确;
C.Z为O元素,其氢化物有H2O2、H2O两种,故C选项错误;
D.Na2O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A. 铊与铝是同族元素,根据同族元素的相似性可知,A项正确;
B.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因此金属性:铊>铝,故铊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B项正确;
C. 根据金属的通性推测铊是银白色的金属,C项正确;
D.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铊为ⅢA元素,且处于第六周期,所以表现较强的金属性,因此,其氢氧化物应为碱性,而不是两性,D项错误;
答案选D。
14. ① ②③ ④ ②③⑥ ac Al(OH)3+OH-= [Al(OH)4]-
【详解】I.(1)①碘的升华为物理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未被破坏;
②烧碱熔化,NaOH发生电离,离子键断裂,产生Na+和OH-,仅离子键破坏;
③氯化钠溶于水,NaCl发生电离,离子键断裂,产生Na+和Cl-,仅离子键破坏;
④氯化氢溶于水,HCl发生电离,H-Cl共价键断裂,产生H+和Cl-,仅共价键破坏;
⑤氯气溶于水,部分Cl2分子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共价键被破坏;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受热分解产生NH3和HCl气体,既破坏了N中的共价键也破坏了N与Cl-间的离子键;
故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①;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
(2)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所以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④;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②③⑥,故答案为:④;②③⑥;
II.(1)该反应中的物质含有的元素有Al、O、H、F、Na、C,只有O、F相邻,因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没有正价,也就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它们也不与酸反应,但可以利用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来判断O、F非金属性的强弱,故答案为:ac;
(2)符合条件的应该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反应式为Al(OH)3+OH-= [Al(OH)4]-,故答案为:Al(OH)3+OH-= [Al(OH)4]-。
15. ③ ④⑧ ①③⑤ NaClO+2NH3=N2H4+NaCl+H2O
【详解】(1)①NH4Cl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H2和⑦D2均为氢气,只含有共价键;
③CaCl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④O2和⑧O3均为O元素组成,属于同素异形体;
⑤Na2O2 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⑥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
⑨12C 和⑩14C属于碳同位素;
因此,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③,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④⑧,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①③⑤;
(2)联氨属于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N和N形成、N和H均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结构式为;
(3)结合题给信息知:反应物为NaClO和NH3,NH3→N2H4,N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2价;则知NaClO中Cl化合价由+1价降低至-1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或得失电子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根据原子守恒确定有水生成,并配平其化学计量数得:NaClO+2NH3=N2H4+NaCl+H2O。
16. BaSO4 3Cu+8H++2NO=3Cu2++2NO↑+4H2O
【详解】(1)钡餐为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
(2)Na2O2的电子式为;
(3)MgCl2为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
(4)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
17.(1)bc
(2)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3)低温加压下吸收CO,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高温低压下释放CO,再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4) C>N>O>H NH3和PH3的稳定性
(5)S=C=S
【解析】(1)
a.减压,会导致物质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增加NH3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升温会导致物质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符合题意;
d.及时移走产物会导致物质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c;
(2)
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3)
由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铜液吸收CO的操作是低温高压条件;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采取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就可以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4)
在铜液的组成元素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包括C、N、O、H四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N>O>H;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可通过比较稳定性:NH3>PH3,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N>P;
(5)
CS2是直线型分子,C原子与2个S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使分子中各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其结构式是S=C=S。
18.(1)六
(2)c
(3) 42 c c
(4)
【详解】(1)原子的电子层数=周期序数,Hg原子有6个电子层,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
(2)a. 硒(Se)与硫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均有6个电子,且均为非金属元素,最低价均为-2价,a正确;
b. 硒(Se)的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SeO2中Se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
c. 硒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H2SeO3和H2SeO4,属于酸,Se的非金属性弱于硫,因此酸性大小关系为:H2SO3>H2SeO3,H2SO4>H2SeO4,即H2SeO3和H2SeO4均为弱酸,c错误;
故选c;
(3)①砷为第33号元素,质子数为33,中子数为75-33=42。
②a.NH4I是离子化合物,PH4I与之性质相似,因此也属于离子化合物,与之间存在离子键,内P与H之间存在共价键,a正确;
b.NH4I能与NaOH反应生成NH3,因此PH4I也能与NaOH反应,b正确;
c.PH4I加热分解生成PH3和HI,HI不稳定,加热时也分解,生成H2和I2,因此与NH4Cl加热分解产物种类不一样,c错误;
故选c。
③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N的非金属性比P强,因此稳定性大小关系为NH3>PH3,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N的非金属性比As强,因此酸性强弱关系为HNO3>H 3AsO4,b正确;
c.As为非金属元素,其氧化物的水化物属于酸,c错误;
d.第VA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其简单离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多,离子半径依次增大,d正确;
故选c。
(4)As2O3中As化合价为+3价,H2AsO4中As化合价为+5价,因此As2O3与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D、I、K、L A、B、C、D、J E、F A、C、D、J G、L I
【分析】(1)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即可导电;
(2)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3)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4)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
(5)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6)化合价最低的元素对应的单质只能做还原剂。
【详解】(1)熔融的BaSO4和硫酸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则能导电;铝和石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则能导电,故答案为D、I、K、L;
(2)硝酸钾固体、硫酸(H2SO4)液体、胆矾(CuSO4·5H2O)晶体、熔融的BaSO4以及碳酸钠固体都是化合物,且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则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A、B、C、D、J;
(3)蔗糖、酒精的水溶液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为E、F;
(4)硝酸钾固体、熔融的BaSO4以及碳酸钠固体均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胆矾(CuSO4·5H2O)晶体是带结晶水的盐,故答案为A、C、D、J;
(5)金刚石与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学性质的单质,两者 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E、F;
(6)铝化合价除了0价只有正价,故以上物质中属于单质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作还原剂的是铝,故答案为I。
20. 第四周期第IA族 Cl2+H2S=S+2HCl KNO3 O>N>C BD
【解析】(2)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即为18电子结构,有K+和S2-,核电荷数越小的,离子半径越大;
【详解】(1)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IA族;
(2)上述元素中S2-离子半径最大,H2S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生成HCl与硫,反应方程式为:Cl2+H2S=S+2HCl;
(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是:KNO3,CO2的电子式是:;
(4)C、N、O同周期,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O>N>C;
A.氧元素没有含氧酸,不能利用最高价比较氧元素与C、N元素的非金属性,故A错误;
B.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更强,故B正确;
C.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
D.元素的化合价,说明共用电子对偏移方向,化合物中表现负价的元素,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更强,非金属性更强,故D正确;故答案为:O>N>C;B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