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04 16:31:26

文档简介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物理科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总共8小题,其中1-4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D.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2.某高层建筑顶部广告牌的面积,有大风正对广告牌吹来,风速,大风吹到广告牌上后速度瞬间减为0。已知空气密度,则该广告牌受到的风力大小约为(  )
A.180N B.1800N C.360N D.3600N
3.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Asinωt,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在第1s末与第3s末的长度相同
B.第 4s末振子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C.从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运动的位移等于A
D.从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轨PQ、MN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间距为L,导轨左端接有阻值R的定值电阻,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垂直静置于导轨上,与导轨接触良好,其长度等于导轨间距,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给导体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导体棒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导体棒最大速度为,导体棒从开始运动到刚好达到最大速度过程的位移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棒运动过程中产生电流由P经电阻R再到M
B.力F的大小等于
C.导体棒开始运动到刚好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阻R的产生的热量为
D.导体棒开始运动到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降低,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B.布朗运动是花粉分子在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热运动
C.分子势能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可能同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D.若已知氧气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估算出氧气分子的体积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两个相同的灯泡。理想线圈L的自感系数足够大,电阻可以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时,A2先亮,A1逐渐变亮
B.闭合开关S时,A1和A2同时亮
C.断开开关S时,A2闪亮一下再熄灭
D.断开开关S时,流过A2的电流方向向右
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该波的周期.在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B、C、D、E在x轴上的位置坐标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0.1s,D点向右移动
B.时,质点E第一次到达波峰
C.该波刚传到E点时,E点将向下振动
D.从时刻开始,在0.5s内质点E通过的路程为12cm
8.如图甲为一台小型发电机的示意图,单匝线圈逆时针转动。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产
生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r=1Ω,外接灯泡的电阻为R=2Ω,理想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01s时,线圈位置与中性面垂直
B.t=0.005s时,理想电压表读数为4V
C.灯泡的发热功率为8W
D.t=0到t=0.005s内,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为C
三、非选择题:(9、10为填空题,11、12为实验题,13~15为计算题,共60分.)
9.(4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经过,的两束光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屏上的P点到两狭缝和的距离相等。如果入射光的波长为,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0号条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条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处的亮纹恰好是2号亮纹。当入射光的波长时,则处为 (填“亮纹”或“暗纹”) ,波长由改成再进行改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明暗条纹间距将变 (填“变宽”或“变窄”)。
10.(4分)远距离输电线路简化如图所示,图中标示了电压、电流、输电线总电阻R和线圈匝数,变压器均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若电厂输送电压不变,随着用户数量增加,用户消耗的功率增大,降压变压器
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电厂输送电功率不变,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加到10U2,则输电线上损耗功率变为原来的 倍。
11.(6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某同学先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
所示为 mm(黑点所指为对齐处),然后
(

)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乙
所示为 s。
(2)另一同学将单摆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得到了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已知摆长1.00m,根据图丙中的信息可得,重力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6分)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末端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下列同组实验情况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有摩擦
B.多次实验时,小球1没有从同一位置释放
C.小球弹性不好,发生的不是弹性碰撞
(2)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18.40cm,OP=44.80 cm,ON=51.60 cm,并知小球质量,,则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的百分误差=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3.(10分)某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边长为L,一细激光束沿平行于方向射向边的中点O,折射光线刚好经过底边的中点D点并发生全反射。已知激光束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三棱镜的折射率;
(2)画出激光束首次从BC边射出的必要光路图,并求从O点入射到首次从BC边射出传播时间。
(
图1
图2
)14.(12分)如图1所示,边长为L=1m的单匝正方形金属线框质量为m=0.1kg、电阻为R=1Ω,用细线把它悬挂于有水平边界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的上一半处于磁场内,下一半处于磁场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2,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细线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求:
感应电流的方向;
求线框静止时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求从计时开始到细线断裂经历的时间。
15.(18分)如图,滑板的上表面由长度为L=5m的粗糙水平部分AB和半径为R=1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组成,滑板静止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P(可视为质点)置于滑板上面的A点,物体P与滑板水平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一根长度为L=5m、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于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Q,小球Q位于最低点时与物体P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接触。现将小球Q拉至与同一高度(细线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Q向下摆动并与物体P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物体P的质量为mp=1kg,滑板的质量M也为1kg,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小球Q与物体P碰撞后瞬间,物体P速度的大小
(2)若物体P恰好能到达滑板最高点C,则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3)若物体P最终恰能滑至滑板A点,则动摩擦因数是多少。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D AC AD BD CD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物理科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总共8小题,其中1-4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分。5-8题为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0分)
三、非选择题:共60分,其中9、10为填空题,11、12为实验题,13~15为计算题.
________“暗纹”____._____“变宽”_____ (4分)
10._________“减小”___,__0.01_______倍。(4分)
11.(1)__21.25______mm(黑点所指为对齐处),___100.0__s。(2)_9.9__(6分)
12.(1)____B_____(2)_1___%,__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小球碰前动量与碰后的总动量相等,或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_碰撞过程钟小球1和小球2组成的系统动量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6分)
13.(10分)。
解:(1)由几何知识可得入射角为60°
折射角为30°
由折射定律可得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4分)
光路图(2分)
激光束在D点发生全反射,由几何知识得在三棱镜中传播路程为
(1分)
由可得传播速度为(1分)
故传播时间为(2分)
解:(1)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2分)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4分)
对线圈受力分析有(2分)
由题意得B=0.5t+2(2分)
可得时间t=20s(2分)
15.解(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分)
可得=10m/s
小球Q与物体P碰撞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分)
求得10m/s(2分)
(2)如果物体P运动到C点与滑板达到最高点时共速,根据动量守恒
(2分)
根据能量守恒得
(2分)

(2分)
(3)如果物体P运动到B点与滑板共速,根据动量守恒
(1分)
根据能量守恒得
(3分)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