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 汉字真有趣 第一课时 说课课件(附板书)(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 汉字真有趣 第一课时 说课课件(附板书)(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5 16:1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第一课时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汉字真有趣》是本单元两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个活动,包含5篇阅读材料,其中有字谜,汉字故事,以及形声字的 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而本课给出的活动建议,要求学生搜集或编写字谜,给出了搜集资料的 办法,有助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搜集资料信息。
二、说学情
我们的学生虽处在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识字能力都比较强,但学生对汉字 的特点和发展历史不够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感受汉字的有趣和奇妙。
2.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奇妙。
3.学会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搜集资料的各种方法。
4.激发学生们对汉字的学习热情,从而感知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搜集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感受汉字的有趣和奇妙。
2.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奇妙。
教学难点:
1.学会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搜集资料的各种方法。
2.激发学生们对汉字的学习热情,从而感知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五、说教学法
1、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 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以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时空范 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2、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开展综合 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 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 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 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
3、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着 许多个体学习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 深入地解决问题,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认真看,边看边感受我们的汉字的魅力。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我们来谈谈好吗?
(指名回答)
2.教师结合课件进行小结:
(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在日本、韩国等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仍到处可见中国汉字的影子,找一找,你们看到汉字了吗?
(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3.引入:我们的汉字神奇、有趣,独具魅力,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汉字呢?(指名回答)
看来汉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呢?
4.教师: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出示课件)一起来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环节二、明确本单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第42~52页,看一看我们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上是怎样安排的。
2.学生快速浏览,看谁速度最快,最早发现。
3.指名回答。
4.教师引导归纳:
(1)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本单元分了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汉字真有趣”,第二个板块是“我爱你,汉字”。(板书)
(2)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有活动建议,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5.再看,每个板块里又有哪些内容呢?(学生说,教师板书)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这两个板块的过程中要课内外相结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汉字真有趣”这个板块,感受汉字带给我们的乐趣。
环节三、学习阅读材料
教师:在这个专题里有五篇阅读材料,赶快看一看,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呢?(字谜)
谁喜欢猜字谜?举起手来让老师看一看。
(一)字谜七则
既然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猜字谜,那咱们就从猜字谜开始吧。请同学们赶快自己先猜一猜书中的这几个字谜,等会儿咱们来个竞猜,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猜得既快又准确。
1.文字谜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四条字谜,并猜字谜。
(2)教师:你们的小脑瓜转得真快呀,那能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的确,根据汉字字形、字义的特点,我们可以很快猜出字谜。
(3)教师总结: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这四个字谜的谜面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这种字谜就叫作文字谜。
2.我们继续来猜,(课件出示课本图片)这是什么字谜呢?
谁猜到谜底了?(学生说,教师及时评价)
3.看来,大家各有高招,先别急,更难的在后面呢!(出示第七个故事)
(1)自由读故事。
(2)你找到谜底了吗?(学生说,教师相机评价)
(3)教师总结:那像这样用故事情节来表示谜面的字谜,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故事字谜)你们真聪明。
4.总结猜字谜方法。
教师提示:猜谜常用的三种方法
(1)混合法: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做加减,凑成一个字。
(2)象形法: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
(3)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
总结:其实猜谜语的方法很多,远不止这三种,只是这三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在猜谜语的过程中经常是多种猜谜方法混在一起运用的。所以,我们在猜谜语时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方法,要学会把它们加以糅合,甚至还要靠一定的“灵感”才行。
5.今天呀,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字谜,同学们动动脑子,看是什么字?猜到了你就大声说出来。
(1)课件出示。
(2)学生猜谜。
(3)看来大家都已经成猜字谜高手了,什么字谜都难不倒大家呀。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
的字谜?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
(4)学生出谜面,共同猜。(3个,猜不出时让学生自己解释一下。)
6.教师小结:大家刚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来大家对字谜很感兴趣,你们课后可以搜集更多更有趣的字谜,在后面的活动中,我们继续来开展猜字谜活动。
(二)门内添“活”字
1.课件出示故事内容。
2.一起读读这个小故事,你能猜出曹操的心思吗?
(1)自读短文。
(2)在门上写个“活”字是什么意思呢?从文中找出来。
3.总结过渡:汉字是多么神奇呀,每一个汉字,都能生发出一个有趣的谜语,就像一个个活泼的精灵,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三)有趣的谐音
1.教师:大家刚才的表现真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教师动作)
看看哪些同学最善于倾听,老师的话中藏了一个歇后语,谁听出来了?(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歇后语)
2.这个歇后语有什么特点呢?(谐音)
教师:谐音是汉字特有的一种现象,巧妙地利用谐音,会让我们的语言更加风趣幽默。谐音歇后语就利用了汉字的这一现象。像这样带谐音的歇后语我们书中还有几个。
3.课件出示课本中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4.自己大声读一读,感受一下谐音歇后语的妙处,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记下来,等会儿我要考考大家。(板书:歇后语)
5.老师出歇后语的前半句,比比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接上后半句。
(逐条出示)教师评:你们的记忆力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
6.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吗?(学生说)
教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
(四)“枇杷”和“琵琶”
1.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如果学不好,还会闹出笑话来,文中这位古人送枇杷时就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2.课件出示笑话。赶快读一读,看看这个笑话有趣在哪儿。(学生说)
3.教师小结:你的回答真是绱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出示对比图)唉,此“枇杷”非彼“琵琶”,此人张冠李戴,错把乐器“琵琶”当成了水果“枇杷”,别人才会说:“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4.老师也看到过一则有趣的谐音笑话,大家想不想听呀?
教师讲:有一群学生在树下军训,教官对同学们说:“第一排报数。”只见第一排同学都惊讶地看着教官,教官见他们没动静,就又大声地说了一遍:“报数!”你们猜结果怎么样?(只见那几位同学飞快地跑到树下抱住了树。)原来,此“报数”非彼“抱树”,看来,谐音确实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5.其实,谐音不仅存在于歇后语、笑话中,还存在于古诗和对联中,同学们不妨在课下搜集一些,感受它给你带来的乐趣。
(五)有趣的形声字
1.刚才大家的表现都不错,老师想奖励大家看一个有关汉字的动画片,大家不仅要认真看,还要动脑筋想,看你能从中发现有关汉字的什么奥秘。(播放动画)
(1)你发现什么了?(学生说)
(2)原来,我们的祖先最初是根据事物的形象来创造汉字的呀!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创
造汉字呢?目前已有的8000多个汉字又都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这里面一定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有趣的形声字》这篇文章,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2.学生自读。
3.教师:读了课文,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创造形声字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总结:作者以“星”“凤”“蜀”“祭”四个字为例,给我们介绍了形声字的秘密。汉字真的很神奇。每个汉字都有着不平凡的身世,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去广泛地搜集,发现更多汉字的奥秘。
环节四、归纳总结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还发现了汉字哪些有趣的现象?
(1)学生说,教师提示:谁会背绕口令?
(2)表演(老师这有一个,大声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得最清楚。)
(3)这是利用了哪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呢?(音近字 板书)
(4)除此以外,汉字还有形近字、多音字等现象。(板书——)
2.看来,有趣的汉字现象还真不少,那么你想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围绕哪一方面内容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呢?
(1)(学生1):可以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去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学生2):可以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对联或古诗,和同学交流。
(3)(学生3):可以搜集有关汉字起源和汉字来历的资料。
小结:我们还可以通过搜集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名字的学问等这些方面的资料,来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
3.那么我们的活动应该怎样进行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本第43页给我们的指导。
4.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
几点建议:大家应该根据各自的兴趣和所选内容自由组合,每组4~6人最好,最好男女生各占一半;另外分组时还要注意组员最好选择住的距离都比较近的,这样小组容易集中开展课外活动;分组之后,大家应该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再选出小组中一名最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你们的组长。
同学们,今天,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在下节课中,我们要制订好我们的活动计划,去搜集更多、更丰富的材料,感受汉字带给我们的乐趣。
环节五、布置作业
1.自由分组。
2.搜集相关材料,体会汉字的有趣。
七、说板书设计
汉字真有趣
字谜
谐音
歇后语
对联
形声字
八、说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1、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中华几千年的汉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神奇的魅力。在课堂上,我选择活动式教学。纵观整堂课,由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构建成。让课堂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舞台上驰骋,让实践活动课堂富有文化味。
2、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是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我把语文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让它既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流淌着浓浓的语文味,又体现综合实践课的探究性学习特色。活动过程始终把获取语文知识的研究能力作为第一目标。课上,学生的交流是主要的,老师的话语不多,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所起的就是总结和过渡的作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课堂属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3、课堂交流形式多样。
本设计重在让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交流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及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通过组长介绍,成果展示,调动同学积极参与,真正投入到汉字的研究中来。在组织形式上很灵活,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让课堂别有一番情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