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4 16: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温故知新
1.填表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上京临潢府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开封(东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党项族
兴庆府

南宋
1115 年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
上京-中都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2.画出两宋时期政权更替过程图?

五代十国
西夏

北宋
西夏

北宋
西夏

南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经济繁荣)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阶段特征)
(常考选择题或简答题)
“强唐弱宋”——北宋需给西夏和辽岁币,还发生靖康之耻,南宋先是给金岁币,后被新崛起的蒙古族所灭。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余秋雨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1.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农业:粮食作物(新品种?垦田面积?技术?秧马?)
3.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4.商业:城乡商业(①大城市?②城镇有?③农村有?)、
纸币、商标广告、海外贸易、市舶司
5.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的时间?
自学提纲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兴盛
3.商业的繁荣
(1)原因
(2)表现:
宋代经济的发展
(1)纺织业:
(1)商业都市:
(2)对外贸易:
丝织业+棉纺织业
景德镇
广州、泉州;港口设立市舶司
(3)纸币出现:
北宋的“交子”,南宋的“会子”
经济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自然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治原因:南方相对和平
政策原因:两宋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耕作技术(秧马、复种)+占城稻
经济作物:茶树、棉花
(2)制瓷业:
(3)造船业:
南宋海船装有指南针
开封、杭州;“坊”“市”界限打破
(4)商标广告出现: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4.经济重心南移
唐朝中期开始,南宋完成。
课后活动
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
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答: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出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2.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汴州,今河南开封。
答: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未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
课后活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材料一 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三材料三:南宋政府……又奖励州县官兴修陂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提举圩田"或“主管圩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原因② :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原因①:北方战火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材料四 宋代时北方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原因③:宋代统治者政策的推进
原因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根据材料,分析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农业的发展
在课本上圈画以下重点并背出。(2分钟)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①耕作技术: 。生产工具: 。
②作物:北宋时,越南传入的 推广到东南地区,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和 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 ”或
的谚语。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
种植区在南宋时期,由广东和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农业的发展
复种
占城稻
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
茶树
棉花
秧马
苏常熟,天下足
根据宋代《耕获图》和相关史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秧马
《耕获图》
垦田数对比
①垦田面积扩大
《食货志》
“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粮区。
农业的发展
宋代,江南种稻分早禾和晚禾。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推广。
复种技术
②耕作技术提高(秧马、复种技术)
③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①丝织业: 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 一带丝织生产发达;
②棉纺织业:南宋后期兴起,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 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① 、 、 的造船业水平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 。
手工业的兴盛
在课本上圈画以下重点并背出。(4分钟)

四川 江浙
海南岛
江西景德镇
江南
广州 泉州 明州
指南针
河北定窑
河南汝窑
瓷都
2.南宋时期,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
南宋罐耳瓶
宋代白瓷孩儿枕
北宋广口平底三足洗

冰裂纹花口洗
1.众多名窑,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制瓷业
手工业的兴盛
概况:
名地:
专业性:
技术高:
造船水平很高,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广州、泉州、明州(宁波)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南宋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先进指南针
造船业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 “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
宋代船模型
“南海一号”复原图
手工业的兴盛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关系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手工业兴盛
促进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货郎图》(局部)
商业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商标广告
代表: 。
突破时间限制:出现 和 ;
突破空间限制:城市中到处可开设店铺,乡镇出现 (“市”“坊”界限打破)
(1)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和 东海岸
(2)朝廷鼓励 ,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3)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 )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
在课本上圈画以下重点并背出。(4分钟)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是 。
开封、杭州
早市
夜市
草市
广州 泉州
阿拉伯半岛 非洲
市舶司
四川 交子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海外贸易
会子
根据相关史料探究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东京梦华录》
商业的繁荣
宋代海外贸易图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宋代雕版印刷广告刘家功夫针铺
①海外贸易繁荣
②出现了商标广告
③出现了纸币
④打破时间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商业中心
瓷都
纺织中心
苏湖粮仓
南方
南宋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造船中心
世界商港
材料说明了什么?
释义: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
南方成为了经济重心。
南方具体指哪里?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何为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指经济最发达
并为国家提供主要财政
支持的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历程?
南宋
1.唐朝中期经济重心
开始南移;
2.南宋时经济重心
南移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朝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