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多媒体暑假作业十五
一、好歌慢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歌曲《陋室铭》。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二、慧眼识金。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A、⑴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
⑵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_______________)
B、⑴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
⑵ ……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
C、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__)
⑵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
D、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_______________)
⑵ 同游者:吴武陵…… (游:_______________)
A、⑴ 清澈。 ⑵ 凄清;冷清。
B、⑴ 以……为乐。 ⑵ 欢乐。
C、⑴ 大约。 ⑵ 可以。
D、⑴ 游动。 ⑵ 游玩。
2、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珮(pèi)环(huán) 佁(yí)然不动 俶(chù)尔远逝
参(cēn)差(cī)披拂 往来翕(xī)忽 斗(dǒu)折蛇行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 犬牙差(cī)互 寂寥( liáo )无人
三、名家访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代表作品: 《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苪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苏轼(1037-110 ( http: / / www.21cnjy.com )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pic/item/38403f3f7657e0d754e723b2.jpg" \* MERGEFORMATINET
四、伟人展播。横看成岭侧成峰,百千文字道不尽。----苏轼人生面面观。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传世佳句: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同上》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同上》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同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江城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传世佳句: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传世佳句:文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4、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5、赴宴吟诗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6、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少游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少游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衣带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此虽为传说,可信度不可考,但也能从中窥出苏轼之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7、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8、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9、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是“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10、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屡遭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1、苏轼和王安石的矛盾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王安石2 ( http: / / www.21cnjy.com )2岁考中进士,苏轼小王安石16岁,23岁那年考中进士,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的。当时,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变不足畏”的勇气锐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面前,在“以保守为天性,遵无动为大之教的国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改革的动作到底是激进好抑或是渐进好?王安石思想竣急,无论是起用新人,还是施行新法,都体现了大刀阔斧的超常风格。而苏轼呢,他并非不主张变革,他只是希望不要“太急”了,因为“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因此,两个人的政见也就凿枘难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2、苏轼与高俅
《水浒传》第二回讲述高俅的发迹史,说高俅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董将士转荐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结识了当时为端王的宋徽宗,最后平步青云,做了太尉。这位“小苏学士”,应该是鼎鼎大名的“大苏学士”,就是人人熟知的东坡居士苏轼。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七对高俅的发迹言之较详,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知道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小吏,苏学士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故而很欣赏他。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知府,便将他举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属僚本已不少,所以没有接纳,苏轼又将高俅转而荐于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事有凑巧,一个月后,哲宗驾崩,端王即皇帝位为徽宗,高俅受到徽宗的“不次迁拜”,数年后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事,自俅始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高敦复升为节度使,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其子弟皆为郎官,一门荣耀至极。
13、养生之道
苏轼不仅精通中医药学,也是一位美食养生家。他通常会摸索出一些既能满足美食的养生方,又治病保健。
苏东坡常常到山野里去发掘一些药食两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草野味。一次,他走到一片稻田附近,突然看到他平常喜爱吃的野荠(荸荠),便想解解馋,于是用衣服捧着荸荠来到附近的寺院,借用灶火煮粥。
方法是将荸荠500克,大米100克,生姜适量,煮成荠羹。荠羹可以补充维C,还有清热、利尿、平肝、和血、化痰的作用。
苏东坡还爱吃玉糁羹(山芋煮成的)。他常常下厨自己煮着吃,并且称这是健脾益气的佳品。
麦门冬饮也是苏东坡喜欢的饮品,他将麦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冬饮制成具有口腔保健、安神催眠的家常饮料。并作诗说:“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14、家室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这首词九百多年来,在不同的朝代都一直被广为传诵着,也是文学史上众多悼亡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首。当了解到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后,再读这首词,那种情感、那种沉痛、那种深切,足以让后人也一样“泪千行”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官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最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在王闰之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蝶恋花》纪事。词中“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苏轼的侍妾叫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困顿时,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王朝云却一直陪伴其左右。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无女维摩”。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一直鳏居。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州西湖景区孤山之上,苏东坡纪念馆旁,如今已成为名胜。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子嗣
1059年,王弗为苏轼生了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苏迈。1070、1072年,王闰之为苏轼生了次子苏迨与三子苏过。这三个儿子都由王闰之一手抚养成人。1083年,王朝云生下了第四子苏遁,可惜不久就夭折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朝云墓
五、静心精读。
小石潭记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行: 向西走;往西走。)
⑵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乐:以……为乐。)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游:在空中游动。)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C)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A)
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
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B、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C、(潭边长满了)青翠的树木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②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和 “潭西南而望”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4、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A、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正确)
B、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鸣珮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正确)
C、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正确)
D、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正确)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六、走遍中国。
碧云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其中立于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碧云寺自元代创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相传此地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本名“碧云庵”。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l516年),以佞幸得宠的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利用税收和从皇帝处所得钱财扩建了碧云寺,并立冢域于寺后,又在冢上种植了青松作为死后葬身之所。据说这种做法叫做“青松压顶”,实际上也是墓葬的一种标记。大概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当地的人们都把这座寺称为“于公寺”。后来于经下狱庾死,葬身碧云寺的打算也落空。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也看中这块宝地,再度扩建碧云寺,又在于经墓圹屋础上加工扩建,作为自己死后墓地。但五年后魏忠贤也获罪,墓穴遂废。经过这两次扩建,富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业已成形。到清代,绮丽壮观的碧云寺吸引了清帝王和后妃们。乾隆十二年(1748年)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又在寺后墓圹所在地新建金刚宝座塔,在寺右增建罗汉堂,寺左新建行宫院。由于对原有建筑无较大变动,因此该寺建筑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风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第三进院落以菩萨殿为主体,面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间,歇山大脊,前出廊,檐下装饰有斗拱,匾额上为乾隆御笔“静演三车”。殿内供奉五尊泥塑彩绘菩萨像,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东西两壁塑有高一米左右二十四诸天神和福、碌、寿、喜四星像。塑像四周也有云山悬塑和小型佛教故事雕塑。院内古树叁天,枝叶繁茂。其中娑罗树最为珍贵,此树原产自印度,树顶像曲伞,枝干盘曲,叶片长圆,形状恰似枣核,每叉有五叶或七叶,故又称为“七叶树”。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娑罗树下寂灭的,因而成为佛门之宝。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第三重院内有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阔五间,山墙后镶嵌汉白玉石刻碑,大理石须弥座上雕刻有各种花纹,白底金字,上书《孙中山先生致苏联书》。正门上方悬挂红底金字木匾,上为宋庆龄手书“孙中山先生纪念堂”。正厅设孙中山半身塑像,身右停放1925年苏联赠玻璃盖钢棺一口。室内陈列孙中山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史迹。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南部有雕工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的汉白玉石牌坊,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右有狄仁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左为“清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6、石牌坊后有两个八角形碑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北相对,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左亭内为满、蒙文,右亭内为汉、藏文。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7748年)。塔仿北京五搭寺形状建造。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搭基、宝座、塔身三层。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7、水泉院是碧云寺内风景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幽的好去处,院内松柏叁天,最有名的是三代树。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柏树中套长柏树,最里层长着一株楝树,现在楝树仍旧活着。院中还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又称“卓锡泉”。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花木、泉水、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8、券洞两旁雕有佛像和兽头形纹饰,券洞上额 ( http: / / www.21cnjy.com )匾书“灯在菩提”。券门内登石阶可至最上层宝座顶,宝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搭,其后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体。曼陀罗是梵语译音,意为“坛城”,后来演变成象征性图案。按藏传佛教之意,井字中央是须弥山,四周分布水、陆、山、佛。五座佛塔基座均为须弥座,塔肚四面刻佛像。塔肚之上用十三层相轮组成塔颈,最后为铜质塔刹。塔刹中央铸有八卦,四周垂有花缦。塔刹上端又立一小塔,上有“眼光门”,门内有佛。主塔后植有一株苍劲古松。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了大小佛像、天王、龙凤狮象和云纹等精致浮雕,皆根据西藏地区传统雕像而刻造。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