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类别 常见用途
A 消石灰 Ca(OH)2 碱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干冰 CO2 有机物 用于人工降雨
C 小苏打 NaHCO3 酸 用于焙制糕点
D 纯碱 NaOH 碱 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A.A B.B C.C D.D
2.类推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中错误的是( )
A.铁制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那么铜生锈也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B.H2、CO、CH4气体燃烧前要进行验纯,其它可燃性气体不纯时也可能发生爆炸
C.SO2与CO2一样,溶于水生成酸性物质,则SO2也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
D.铁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则汞与盐酸一定能发生置换反应
3.有关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该实验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C.该实验可观察到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
D.可用该实验探究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 KClO3 MnO2 加热
B CO2 H2 足量氧气 点燃
C 铜粉 铁粉 足量硫酸铜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
D H2O2 H2O 适量MnO2 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
A.膨化食品开封一段时间后不再松脆,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其肥效
C.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时,泡沫多的是硬水
D.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
6.化学学习要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能量观: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以热能、光能、电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C.实验观:可以用盐酸鉴别苏打和小苏打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发生变化
7.如图是与Ca元素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该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可用于检验CO2
B.反应②生成的甲俗名为熟石灰,易溶于水
C.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④和反应⑤都可用于制取CO2
8.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C.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
D.金属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9.将质量相等的四种金属①Zn②Mg③Al④Fe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生成的氢气最少
B.镁生成的氢气最多
C.铁反应最迟缓
D.镁反应最剧烈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可能有单质生成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木炭粉(Cu) 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通气、加热、收集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OH(Na2CO3)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2.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一一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二、填空题
13.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填“符号”)
(2)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如图所示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反应。
(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__。
A a<b B a>b C a=b D 无法比较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他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B 将铁粉放入稀硫酸中
C 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14.智慧生活,来源化学。请从①明矾 ②硝酸钾 ③氧化钙 ④小苏打 ⑤碳酸钙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
(5)可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
15.小颖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D可以制肥皂,而且是炉具清洁剂的成分,胃液中含有E。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2)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足量E与固体C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4)下图是工业生产E溶液的流程。其中“?”代表的物质是上图中的______。(填字母)
17.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E、F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_,
②C转化为F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小明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同时对实验后的残留物进行分离与检验,如图所示,回答下面问题:
(1)I是小明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实验时往往把铁丝缠绕在火柴梗上,火柴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J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发现倒吸入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体积的1/5,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以下选项中选填序号)。
a.红磷不足量 b.弹簧夹没有夹紧橡皮管 c.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小明对实验后的固体残留物先溶解,后___________两步操作进行分离,要完成后一步操作,他不但要从上图选______________仪器(填序号),还要增加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
(3)D操作是小明检验分离后的溶液是否含有KC1。他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__________溶液,再滴入稀硝酸,发现试管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KC1,其化学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分离后溶液中的KC1固体,小明同学将分离后的溶液蒸发,他需要从上图选E和__________仪器(填序号)才能达到目的,其中仪器E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9.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放入如图1所示的锥形瓶中,再加入50g稀硫酸(酸足量),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C 6.C 7.B 8.C 9.B 10.B 11.B
12.D
13. Al 氧气、水 B C
14. ② ⑤ ④ ③ ①
15.
16. Fe2O3 Fe 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有气泡产生 D
17. 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或(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8. 引燃铁丝 ac 过滤 BCE 漏斗 硝酸银 BFG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9.(1)0.2g;(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