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第节
3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国际合作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认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国际合作进展差异的原因。
结合典型案例,从时空综合的角度,认识国际合作的进展及现状,分析其主要途径。
人地协调观
结合材料或图像,说明我国在国际合作中采取的相关行动,增强责任意识和全球意识。
地理
实践力
进行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调查所在区域的环境问题,提出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中国将向越南提供帮助
缓解旱情
思考
在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方面,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
材 料
2016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应越南的请求,我国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从位于湄公河 (澜沧江)上游的景洪水库向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缓解了旱情。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不同,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责任有别,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异巨大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遵循的原则: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国际合作遵循的原则: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
如: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
如: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
2016年景洪水库开闸向下游的越南紧急补水就是国家合作的成功案例。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化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特点:
当前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
意愿高
涵盖面广
影响面宽
活动频繁等特点。
思考
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签署公约及履约
1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2
资金援助
3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4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5
思考
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签署公约及履约
1
有利于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安定团结
思考
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2
能够确定各方位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思考
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资金援助
3
能够为一些国家应对环境、资源问题提供帮助
思考
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4
有利于国际谈判协议的顺利达成,促进人类采取有效的应对行动
思考
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5
有助于促进各国发展 ,更好地应对资源环境问题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进展程度 大气问题 协议 进展良好或不好的主要原因
进展良好 平流层臭氧空洞 《维也纳公约》 关注度高
问题复杂度低
解决问题的成本低
解决问题的收益超过其成本
《蒙特利尔议定书》
有一定进展 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 硫化物污染 氮化物污染颗粒物 对流层及地表臭氧 跨界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 关注度高
问题的复杂度高,解决颗粒物与对流层臭氧问题成本高
一些地区的设备较其他地区完备
《欧盟指令》
《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
《哥德堡议定书》
有关大气问题国际合作示例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进展程度 大气问题 协议 进展良好或不好的主要原因
进展有限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关注度不一致
问题复杂度高
解决方案成本高
温室气体减排的承诺不足
采取行动到取得效果的时间间隔较长
《京都议定书》
《巴黎协定》
有关大气问题国际合作示例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遵循的原则和必要性
主要
途径
特点
巴黎气候协定
到底是什么?
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是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和各国应在其中承担的责任、采取的行动。
在历次气候变化谈判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
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共同承担减排义务
而发展中国家则强调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发达国家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阵营内部也存在分歧。
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将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内?
在确定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
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将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内?
《巴黎协定》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标”。
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努力。
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在确定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将参加国分为三类: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
思考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对30多个工业发达国家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对于2012年以后,直到2020年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如何减排是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谈判的焦点。
其间,日本宣布“绝对”不会在《京都议定书》的第二阶段承诺任何减排目标,为此激起了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
试分析《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减排目标作具体规定的原因。
全球变暖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且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的份额较大,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造成的。据此完成1~2题
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答案 :B
1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造成的。据此完成1~2题
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氯氟碳化物的排放
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CO2的排放量
答案 :C
2
(2022·滨州高二检测)塞内加尔河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是西非一条国际性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千米。该河流下游河谷地带人口稠密,河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负责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和工程实施。下图是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2022·滨州高二检测)塞内加尔河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是西非一条国际性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千米。该河流下游河谷地带人口稠密,河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负责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和工程实施。下图是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2022·滨州高二检测)塞内加尔河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是西非一条国际性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千米。该河流下游河谷地带人口稠密,河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负责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和工程实施。下图是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塞内加尔河河口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受海水污染严重
B.下游地区需水量大
C.全流域降水量少
D.气温高,蒸发量大
答案 :C
3
(2022·滨州高二检测)塞内加尔河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是西非一条国际性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千米。该河流下游河谷地带人口稠密,河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负责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和工程实施。下图是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说明有些资源开发需要( )
A.全球共同行动
B.开展多边合作
C.寻求资金援助
D.开展技术合作
答案 :B
4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中国在行动
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中,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一向持积极态度,愿意承担合理的国际义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贡献:
我国已经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一个学习者、 参与者、受益者,逐步变成分享者、推动者、贡献者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中国在行动
我国批准了关于臭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弃物跨境转移等的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中国在行动
例如,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我国累计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50%以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中国在行动
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
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中国在行动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我国通过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环保合作,借鉴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经验,促进环保技术水平提升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中国在行动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积极倡导和推动资源、环境领域的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行动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区域环境合作
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框架下,积极开展区域环境合作,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在行动
承担国际义务
履行国际公约
开展国际合作
倡导环保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
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拓展与国际组织合作。
加强与发达国家务实合作。
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
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
未来地球计划
2012年,国际社会科学联盟理事会等组织,提出了为期10年的“未来地球计划” (2014-2023),其核心思想是加强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为人类生存的地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未来地球计划”是一个国际科学合作平台,通过学者、政府、企业、资助机构、用户等利益攸关者协同设计、共同实施、共享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打破学科壁垒,重组国际全球变化科研项目与资助体制,填补全球变化研究和实践的鸿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积极地服务于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未来地球计划
未来地球计划
“未来地球计划”将回答下列几个基本问题:全球环境如何以及为什么发生变化?未来可能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对人类发展和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什么? 为此,该计划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1)动态地球,侧重于认识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的事实,了解这些机制在过去的相互作用以及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2)全球发展,聚焦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迫切需要的知识,认识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福祉和发展之间的联系;(3)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解决社会通过变革应对全球环境与可持续性挑战方面所迫切需要的知识空白。
“未来地球计划”的实施,有助于人类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应对资源、环境安全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国际合作
承担国际义务
开展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国际合作的特点
公约的签署与履行
倡导新环保理念
八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声明称,八国寻求2050年实现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但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对声明提出批评,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责任。据此完成1~2题。
八国集团领导人声明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问题 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
C.臭氧层日益减少 D.汽车尾气排放过多
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 )
A.消耗的能源少 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 D.经济发达
1
答案 :B
2
答案 :B
2005年11月,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位于下游的俄罗斯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两国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污水团流经哈尔滨市之后,松花江的污染程度减轻的原因是 ( )
A.气温越来越低 B.河流水量增大,稀释作用增强
C.地势越来越低平 D.植被越来越茂密
3
答案 :B
2005年11月,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位于下游的俄罗斯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两国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有 ( )
①威胁沿岸居民的健康 ②使松花江改道
③引发国际争端 ④威胁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