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苏教版)多媒体暑假作业三十
一、好歌慢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星月神话(电视剧版《神话》插曲)
词:金莎; 曲:金莎;演唱:金莎
“千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身边有怎样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的故事并不算美丽,却如此难以忘记……”这首歌从作词、作曲、到制作人都由金莎亲自担纲,并希望自己以后的专辑中能更多融入自己的创作,唱自己喜欢的歌。《星月神话》不仅能听出金莎的日渐成长与华丽转身,更能听出一名女艺人在当今乐坛独当一面的实力和勇气。
二、慧眼识金。描写山水的古诗名句填空:
⑴、 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⑵、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⑶、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⑷、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⑸、 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⑹、 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⑺、 ,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⑻、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⑼、 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⑽、 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望洞庭赠张丞相》)
⑾、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⑿、 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
⒀、 ,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⒁、 ,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⒂、 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⑴ 洪波涌起
⑵ 潮平两岸阔
⑶ 山光悦鸟性
⑷ 烟笼寒水月笼沙
⑸ 一山放过一山拦
⑹ 一览众山小
⑺ 千山鸟飞绝
⑻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⑼ 山山唯落晖
⑽ 涵虚混太清
⑾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⑿ 春江水暖鸭先知
⒀ 泉眼无声惜细流
⒁ 空山不见人
⒂ 清泉石上流
三、精品茶道。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早在《茶经》中, 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
(1、)风炉:为生火煮茶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 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其具体设计思 想见后章茶道部分。
(2、)笤:以竹丝编织,方形,用以采茶。不仅要方便,而且编 制美观,这是由于古人常自采自制自食而特意设置。
(3.)炭挝: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
(4、)火夹:用以夹炭入炉。
(5、)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银釜。
(6.)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
(7.)纸囊:茶炙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8、)碾、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
(9.)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
(10.)则:有如现在的汤匙形,量茶之多少。
(11.)水方:用以贮生水。
(12、)漉水囊:用以过滤煮茶之水,有铜制、木制、竹制。
(13.)瓢:杓水用,有用木制。
(14.)竹荚: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
(15.)鹾簋、揭:唐代煮茶加盐去苦增甜,前者贮盐花,后者 杓盐花。
(16.)熟盂:用以贮热水。唐人煮茶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三沸,一沸后加入茶 直接煮,二拂时出现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将盂中之熟 水再入釜中,称之谓‘救沸”、 “育华”。
(17.)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还有鼎州瓷、婺 州瓷、岳州瓷、寿州瓷、洪州瓷。以越瓷为上品。唐代茶碗高 足、偏身。
(18.)畚:用以贮碗。
(19、)扎:洗刷器物用,类似现在的炊帚。
(20、)涤方:用以贮水洗具。
(21.)渣方:汇聚各种沉渣。
(22.)巾,用以擦拭器具。
(23.)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类似现代酒架。
(24.)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颜师古注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6、绿茶
绿茶中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是不经过发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二三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也有些绿茶是不经过揉捻的,外形呈扁片状,如西湖龙井等。由于加工时杀青和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青绿茶(滇绿)。中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7、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宁红工夫产于江西武宁一带。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该茶外形条索紧结园直,色乌略红,光润;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宁红金毫”为宁红工夫茶中之最。湖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壮,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较浓。湖红工夫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其中以安化工夫为上佳。越红工夫茶的条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气高纯,汤色浅红,叶底稍暗。冲泡后,香气纯正,滋味浓醇,汤色红亮,叶底稍暗。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8、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其中做青工序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关键步骤。乌龙茶泡法也很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功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本山;毛蟹;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9、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难 ,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0、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1、凡人茶艺。
水与茶的比例
直接的反应就是茶的浓淡。浓淡要合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好,使我们能够品赏到茶的色和香,同时,适当的浓淡对于茶叶中的 物质的浸出是有影响的,这不但影响到茶水的色、香,也影响到茶水对人体的影响作用。浓淡可以科学计测,但是平时没人去理会这一指标的,还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浓。大致上说,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重量比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 叶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两克。
泡茶的水温
对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温,应视不同类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级别而定。但是我们经常不注意这一点,总喜欢用很烫的水来冲泡。一般说来,红茶、绿茶、乌龙茶用沸水冲泡还是较好的,可以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绿茶,如龙井茶,应用80℃~85℃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
浸泡的时间长短
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钟左右,不宜久泡。红茶要比普通的茶泡得更短一点。 杯子的用法
红茶一般有玻璃杯,其他常用白瓷杯。
12、茶诗:在茶人眼里,月有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
曹松品茶“靠月坐苍山”,
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
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
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
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
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
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的《水调歌头·咏茶》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四、静心精读。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是词牌名,“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写景抒情 ,下阕则主要是议论抒情 。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节奏是(A)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惜秦皇汉武”中的“惜”意思是(B)
A、爱惜、惜别
B、可惜、惋惜
C、叹惜、痛惜
D、珍惜、过去
4、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C)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5、“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D)
A、长城内外 秦皇汉武
B、原驰蜡象 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 唐宗宋祖
D、欲与天公誓比高 只识弯弓射大雕
6、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D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各是什么?
“江山”句承上,“引”句启下。
五、心灵导航。选出哲理故事所蕴含的正确涵义(D)。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A、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B、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C、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是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才不会毁于一旦。
D、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
六、走遍中国。暑假宝贝带你领略中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最繁盛的时代大唐的都城-----长安。到那里去回味盛世的气息,看看你是否能找到唐宗的帝王之风或者才华横溢之李白的飘逸。相信你总会有所收获的!
盛世宫殿----大明宫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上图为建筑考古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俄罗斯国家建筑遗产科学院院士杨鸿勋先生根据30多年考古研究成果科学复原出的大明宫总体鸟瞰图。)另有同名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唐代的大明宫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峰巅之作”,大明宫的面积是北京故宫的3.5倍、凡尔赛宫的3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作为大唐的权力中心,随着帝国的覆灭,大明宫最终毁于战火,留下千古的遗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永安宫,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600米处、龙首塬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主殿面阔八间,进深四间,每间宽5.3米。实测殿基高于平地15.6米,东西长75.9米,南北长41.3米,四周有宽5米的副阶。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主 殿前是一条长78米、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分为中间的御道和两侧的边道,表面铺设花砖。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可能是牌坊式建筑,其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塬的高地,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诗句“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就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殿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130米处,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左右是横贯式的宫墙,墙、殿之间形成较大的院庭。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称为“内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宫殿之一,另两座是太极宫和兴庆宫。大明宫在太极宫之东,所以又称为“东内”,大明宫原是太极宫后苑,靠近龙首山,较太极宫地势为高。龙首山在渭水之滨折向东,山头高二十丈,山尾部高六七十丈。汉代未央宫踞龙首山折东高处,故未央宫高于长安城。唐大明宫又在未央宫之东,地基更高。唐高宗中年因患风痹病害怕潮湿,便移住到凉爽干燥的大明宫内。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大明宫周长7628米,面积3.3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千米,是北京紫禁城面积的4.5倍。平面形制是一南宽北窄的楔形。它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东墙的北部偏西12度多,由东墙东北角起向南(偏东)1260米,转向正东,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它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6、大明宫的范围很大,东西1.5千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北2.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而有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末年黄巢也曾在这里稍稍满足了“他年我若为青帝”的心愿,没当成皇帝也凑合了。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数年因为战备的原因,宫殿的遗迹也都被除,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7、贞观六年(632年)三月,太宗首次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九成宫避暑,监察御史马周上疏时提出要为太上皇营造一所新宫室,“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太宗对此“深纳之”。此后贞观六年、七年、八年,太宗连续三年前往九成宫避暑,而太上皇不曾同行。《资治通鉴》说:“上(太宗)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显然是太宗每年前往九成宫时都请太上皇同住,但都因李渊以为隋文帝非得善终之由而被推拒。如此,太宗才不得不考虑为太上皇另行营造避暑宫之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8、大明宫遗址
唐大明宫遗址地跨未央、新城两区。其南部呈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北部呈秭形。周长7.6公里,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其中在未央区境内约1.1平方公里,现大明宫乡的炕底寨、孙家湾两村即在其内。该宫始建于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唐太宗为其父李渊消暑而建。初名永安宫,后曾多次扩建,几度易名。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改名大明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更名为蓬莱宫。其名称可能起源于“如山之寿则曰蓬莱,如日之升,则曰大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四月,高宗由太极宫(又名西内)迁入蓬莱宫居住听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又恢复了大明宫名称。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两罹兵火,遂成废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1957~1962年、1980~1984年曾几次对此遗址进行勘察和重点发掘,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大明宫的形制、布局和建筑基址的结构。此宫宫城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唐长安城的宫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东墙由东北角起向南(偏东12度多)1260米后,折向正东,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据有关文献记载,宫内共有各式建筑133处,有2台、4观、6亭、6阁、8院、10楼、38门、56殿,馆、落、池各1。属未央区现境内的主要遗址有麟德殿、蓬莱殿、延英殿、清思殿、三清殿、大福殿、珠镜殿、承香殿、含冰殿、紫兰殿、元武殿、大角观、玄武门、太液池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9、大明宫歌曲
此为史诗电影《大明宫》片尾曲。
曲:程池 词:崔恕 演唱:刘可
前世风雨,后世尘烟,亭台宫阙,都成残垣
繁华落尽,王侯长眠,谁的功过,万世流传
时间蔓延,万代千年,人生太短暂,怎守江山
我站在人间,看风云变幻,任由残砖碎瓦,铭刻变迁
岁月流淌,历尽沧桑,昨日辉煌,今在何方
我思我想,亦歌亦狂,才闻欢笑,又见泪光
时间蔓延,万代千年,岁月走不完,朝代轮转
我站在人世间,数兴衰的循环,多想长生不老,再看江山
金碧辉煌,羽衣霓裳,人间天上,唯你无双,耀眼光芒
无尽惆怅,萦绕着每颗心,梦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