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5 09:5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与理解运用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B.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是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
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D.张中行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也多在共同从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对文风存在的问题,两人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触动到)
B.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圆润)
C.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商量斟酌)
D.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B.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C.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
D.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知道自己身为编课本的领导,要处处以身作则 。
B.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要诲人不倦 地向老师请教。
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 ,毫不在意。
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 的生活。
5.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写人记事散文,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写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主张,如写作要明白如话,用语要简洁。
B.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从这些小事和作者的评价看,叶圣陶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
C.本文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
D.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质朴,本文不具有这种“写话”风格。
6.下列对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垂柳的枝条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地布满柔枝。(描写)
B.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发现并善于利用机遇。(议论)
C.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明)
D.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记叙)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期,我校加快了校安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希望在 9 月 1 日学生返校之前完工。(删去“和规模”)
B.在继父的粗暴干涉下,让她想要利用三年时间修完大学四年课程的愿望彻底破灭了。(删去“让”)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在句末加“的人”)
D.我们认为,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制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将“能否”改为“是否”)
二、拓展阅读
孤独温暖的旅程
铁凝
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
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1989 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
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
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派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是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
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1.作者在回忆汪曾祺先生的时候,既有与汪老的直接接触,也有从书本中了解的汪老。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事件 印象
① 目光温和而又剔透
下放沽源研究土豆 ②
③ 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
带着自己采集、晾干的蘑菇回京,并为家人烹制。 ④
2.从文章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汪曾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汪曾祺为什么说“人是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理解运用
1. D 应该是两人有一致的看法。
2. B 修润:修改润色。
3. D D 项中的“得”是“得到”的意思,是动词,A、B、C 三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助词。
4. B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用在该句中,不合句意。
5. D 本文具有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写话”风格。
6. C 该项的表达方式为议论。
7. D 应该删去“能否”.
二、阅读
1、
① 京西宾馆开会初次相遇主动招呼
② 对生活有耐心和爱
③ 真实而细致地评价《玫瑰门》
④ 收藏起一切的孤独,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2.温和、从容、无私、乐观、寂寞的老人形象。
3. 文革期间汪曾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冬日来临,陪伴老人的只有塞外蛮横肆虐的风雪。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无人诉说,只有靠画马铃薯来排解内心的痛苦。推己及人,老人觉得人心灵深处都有这种孤独感,每个人都需要去抚慰,就如同孤儿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一样。(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