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高一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高一下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6 11: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以下结构表示的有机物是烷烃的是
A.CH3OH B.CH2=CH2 C. D.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笔墨纸砚中的“纸”特指宣纸,宣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D.75%的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用9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
3.16世纪初,我国开凿了世界上第一口天然气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CO B.CH4 C.NO2 D.H2O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非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水在通常状况下为液态
5.CHCl3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为气态,俗称氯仿 B.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
C.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是甲烷和氯气反应的产物之一
6.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四种含氯的化合物
C.试管内黄绿色变浅,充满液体,试管内液体分层,出现分层
D.若1mol该有机物与氯气完全反应,若生成的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5mol
7.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是
A.天然气 B.水煤气 C.高炉气 D.焦炉气
8.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天然气、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B.比空气密度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
C.不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产物分子结构都是正四面体构型
9.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电子式为,分子中各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可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最多生成四种产物
D.根据甲烷分子中的四个键的键角相等,就可推知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10.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3H8 + 5O2 3CO2 + 4H2O
B.CH2 = CH2 + Br2 →
C.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D. + HNO3 + H2O
11.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它和淀粉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有固体析出,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C.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更稳定的人造脂肪
D.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2.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A.乙烯与氯气加成(1,2 二氯乙烷)
B.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
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D.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13.M、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W的结构如图所示,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四种元素中只有X、Y位于同周期,Z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M
B.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氢化物的沸点:X<Y
D.该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
14.下图是三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填充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均能燃烧,并且都会伴有黑烟
B.甲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乙的产量是目前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D.丙是乙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5.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Famciclovir)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泛昔洛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最多含2个-COOC-
B.核磁共振氢谱有8种峰
C.5个N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填空题
16.将下列物质及其结构简式与对应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连起来______。
物质及其结构简式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
聚四氟乙烯
17.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 B. C.乙醚(CH3CH2OCH2CH3) D.甲醇 E.CH3-O-CH3 F.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____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完成下列填空
(1)表示方法
碳原子数(n)及表示
n≤1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__烷 __烷 ___烷 ___烷 __烷
n>10 相应汉字数字+烷
(2)当碳原子数n相同,结构不相同时,用正、异、新表示。
如C4H10的两种分子的命名:
无支链时,CH3CH2CH2CH3称为___________;
有支链时,称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Ⅰ.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制备某些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
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 气体 装置连接顺序(填字母) 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乙烯 B→D→E ___
(2) 乙炔 ___ ___
(3)D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
Ⅱ.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经下列各步合成聚氯乙烯(PVC):
乙烯甲乙PVC
(4)甲的结构简式是___;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乙烯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B.PV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PVC中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氯原子
20.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溴 溴苯
密度/( g cm 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__气体。该反应放热,冷却水流向是__________(填“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其中仪器c为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d可进行尾气处理;烧瓶中发生的有机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 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洗涤、分离有机和无机试剂,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第一次水洗除去大部分的HBr;用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第二次水洗除去NaOH;每一次洗涤,有机层从_______(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棕黄色的溴苯经过提纯后恢复为无色。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再加入氯化钙吸水。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苯,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填入字母代号)。
A.蒸馏 B.渗析 C.分液 D.萃取
21.某课外兴趣小组欲用乙醇和乙酸制备少乙酸乙酯,把装置I改进为装置II。
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表:已知:
试剂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78.8 117 77.1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装置II的反应瓶中加入12g乙酸、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一段时间。
步骤2:仪器B中的液体,依次用饱和溶液、5%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3:有机相经干燥、过滤、蒸馏,得乙酸乙酯13.2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I中有一处明显的不正确,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装置II与装置I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
(2)装置II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始后发现三颈烧瓶未加入碎瓷片,此时应通过_______(填操作)使实验继续进行。
(3)步骤3中干燥有机相时,可选择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填编号)。
A.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
(4)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
(5)乙酸乙酯的的同分异构体(含有官能团“”,R在此可以是氢原子也可以是烃基)还有_______种,任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
试卷第6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来源】7.1.2烷烃同分异构体-【帮课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
【详解】A.烷烃不含O元素,故CH3OH不能表示烷烃,A错误;
B.烷烃不含碳碳双键,故CH2=CH2不能表示烷烃,B错误;
C.中不含O原子,不含碳碳双键,不含环状结构,符合烷烃的结构特征,故可以表示烷烃,C正确;
D.表示环状烷烃,D错误;
故答案为C。
2.C
【来源】重庆市2023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二)化学试题
【详解】A.宣纸是用毛竹嫩竹的竹纤维制成的,是天然纤维,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明矾溶于水后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但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PM2.5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故C正确;
D.95%的酒精不能够消毒,因为95%的酒精能够在病原体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病原体,难以将其彻底杀死,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B
【来源】2020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CO是碳的氧化物,属于无机物,不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B符合题意;
C.NO2是氮的氧化物,属于无机物,不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C不符合题意;
D.H2O是氢的氧化物,属于无机物,不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4.D
【来源】(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第4节分子间作用力
【详解】A、水为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出和,A项错误;
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可燃烧的水,B项错误;
C、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双氧水,C项错误;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使水的沸点反常升高,导致通常状况下水为液态,D项正确;
答案选D。
5.D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学习能力诊断化学试题
【详解】A.CHCl3常温下为液态,俗称氯仿,A错误;
B.CHCl3分子中C原子与3个Cl原子和1个H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由于不同原子半径大小不同,所以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但不是正四面体,B错误;
C.CHCl3分子中C-Cl键和C-H键都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因此都是极性键,由于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不对称,因此分子是极性分子,C错误;
D.甲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取代反应,首先反应产生CH3Cl,产生CH3Cl再逐步进行取代反应,产生CH2Cl2、CHCl3、CCl4,因此CHCl3是甲烷和氯气反应的产物之一,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6.D
【来源】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
B.甲烷和氯气光照反应得到四种氯代甲烷还有HCl,共五种含氯化合物,故B错误;
C.随反应的进行氯气逐渐被消耗,试管内黄绿色变浅,试管中液面升高,反应生成多种液态氯代甲烷,同时还有气态的一氯甲烷生成,试管中最终有气体残留不能充满液体,故C错误;
D.1mol该有机物与氯气完全反应,若生成的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即0.25molCH3Cl,0.25molCH2Cl2,0.25molCHCl3,0.25molCCl4,所需的Cl原子为2.5mol,而1mol氯气提供1molCl,则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5mol,故D正确;
故选:D。
7.A
【来源】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A选;
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氢气,B不选;
C.高炉气主要成分为: CO、CO2、N2、H2等,C不选;
D.焦炉气含量最多的是氢气(55%~60%),其次是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D不选;
故选A。
8.D
【来源】重庆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高2022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甲烷是天然气、坑道气的主要成分,A正确;
B.甲烷是比空气密度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B正确;
C.甲烷不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产物分子结构不一定都是正四面体构型,例如CH3Cl、CH2Cl2、CHCl3等,D错误;
答案选D。
9.B
【来源】云南省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 甲烷分子的电子式为,氢原子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C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 点燃两种气体,由于乙烯的含碳量高于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且冒有黑烟,甲烷则没有此现象,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故B正确;
C. 由于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有机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HCl,其中产物有5种,故C错误;
D. 甲烷分子中四个键的键角相等,可能为平面正方形,不能说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10.B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C3H8 +5O2 3CO2 +4H2O是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 CH2=CH2 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B符合题意;
C.乙醇与Na的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单质和一种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C不符合题意;
D.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1.C
【来源】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聚合度不同、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它们的分子式不同,因此它和淀粉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有固体析出,该过程称为蛋白质盐析,B错误;
C. 液态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含碳碳双键,故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即更稳定的人造脂肪,C正确;
D.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即可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含有葡萄糖,若水解液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则硫酸能消耗新制的氢氧化铜、后续反应难以反应、看不到相关现象导致实验失败,D错误;
答案选C。
12.C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word版)
【详解】A. 乙烯与Cl2加成只生成1,2-二氯乙烷一种产物,可以得到纯净物,A错误;
B. 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醇,该反应产物只有一种,可以得到纯净物,B错误;
C. 液溴与苯用溴化铁作催化剂反应,生成产物只有溴苯一种产物,可以得到纯净物,C错误;
D. 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即使氯气的物质的量不足,反应产物中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同时存在,得到的是混合物,D正确。
故选C。
13.A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化学试题
【分析】Z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推出Z为S,只有X、Y位于同周期,则X、Y位于第二周期,则M位于第一周期,即M为H,根据结构式,以及所有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可知,Y形成3个共价键,即Y为N,X形成四个共价键,X为C,据此分析;
【详解】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因此三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C>N>H,故A正确;
B.Y为N,N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HNO2、HNO3,HNO2为弱酸,硝酸为强酸,Z为S,S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H2SO3、H2SO4等,前者为中强酸,后者为强酸,故B错误;
C.C的氢化物属于烃,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因此C的氢化物沸点不一定小于N的氢化物,故C错误;
D.根据结构中,N-N之间存在非极性键,故D错误;
答案为A。
14.C
【来源】陕西省韩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为甲烷、乙烯、乙醇,据此解题。
【详解】A.甲是甲烷,可以燃烧,但是燃烧的时候是淡蓝色火焰,A错误;
B.甲是甲烷,性质稳定,不能和发生反应,B错误;
C.乙是乙烯,其产量是目前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C正确;
D.丙是乙醇,不是乙酸,D错误;
故选C
15.C
【来源】云南省云龙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泛昔洛韦中含2个酯基、1个氨基,结构中的六元环为平面结构,与六元环中的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详解】A.1个泛昔洛韦分子中含2个,故A正确;
B.由结构可知,含8种类型的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有8种峰,故B正确;
C.结构中的六元环为平面结构,与六元环中的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则5个N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
D.能与碱反应,含氨基能与盐酸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有机物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有:卤素原子,羧基,酚羟基,酯基;若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醇羟基,则消耗1个氢氧化钠,若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酚羟基,则消耗2个氢氧化钠。
16.
【来源】2019版鲁科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2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课后习题
【详解】聚乙烯由乙烯加聚反应生成,对应小分子为,聚氯乙烯由氯乙烯加聚反应生成,对应小分子为,聚丙烯由丙烯加聚反应生成,对应小分子为,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反应生成,对应小分子为。
17. 小 加成反应 D E 3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来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1)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答案为:小;
(2)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方程式为:CH2=CH2 + H2OCH3CH2OH。故答案为:加成;
(3)同系物满足两个条件:结构相似,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故甲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满足两个条件:分子式相同,不同的空间结构,故CH3—O—CH3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D;E;
(4)①乙醇燃烧方程式:C2H5OH + 3O22CO2 + 3H2O,46g乙醇的物质的量是1 mol,故1 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3 mol O2。
②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方程式为2CH3CH2OH + 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3;2CH3CH2OH + O22CH3CHO+2H2O。
18.(1) 己 庚 辛 壬 癸
(2) 正丁烷 异丁烷
【来源】课前-7.1.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的结构-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解析】略
19. CH3CH2OHCH2=CH2↑+H2O A→C→E CaC2+2H2O→CH≡CH↑+Ca(OH)2 除去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CH2ClCH2Cl nCH2=CHCl AB
【来源】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I.(1)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加热到170℃,应该选择B装置,反应中会发生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选择D装置除去二氧化硫,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的性质;
(2)常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固液不加热制气体,选A为反应装置,由于电石中常含有CaS等杂质,生成的乙炔中常含有H2S等杂质,需要用硫酸铜溶液除去,所以选C为除杂装置,选E为性质实验装置;
(3)NaOH溶液的作用为除杂;
II.CH2=CH2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lCH2Cl,CH2ClCH2Cl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l,CH2=CHCl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PV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Ⅰ.(1)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加热到170℃,应该选择B装置,反应中会发生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选择D装置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所以连接顺序为:B→D→E,实验室利用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常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固液不加热制气体,选A为反应装置,由于电石中常含有CaS等杂质,生成的乙炔中常含有H2S等杂质,需要用硫酸铜溶液除去,所以选C为除杂装置,选E为性质实验装置,则装置的顺序为A→C→E,制备乙炔的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H≡CH↑+Ca(OH)2;
故答案为A→C→E;CaC2+2H2O→CH≡CH↑+Ca(OH)2;
(3)由(1)可知,D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Ⅱ.CH2=CH2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lCH2Cl,CH2ClCH2Cl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l,CH2=CHCl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PVC,
(4)CH2=CH2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甲的结构简式是CH2ClCH2Cl;
故答案为CH2ClCH2Cl;
(5)反应③为CH2=CHCl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PV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Cl;
故答案为nCH2=CHCl;
(6)A. 乙烯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A项正确;
B. PVC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
C. PVC没有碳碳双键,C项错误;
故答案为AB;
20. HBr 下进上出 冷凝回流溴和苯,减少原料挥发损失 +Br2+HBr 分液漏斗、烧杯 除去Br2和少量的HBr 下口放出 A
【来源】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液溴和苯的混合溶液加入到铁粉中,先是铁和溴单质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化铁催化剂作用下液溴和苯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激烈,用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得到的溴苯中含有苯、溴单质杂质,先用水洗涤HBr,再用NaOH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最后用蒸馏方法分离苯和溴苯。
【详解】(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HBr气体。该反应放热,冷却水流向是下进上出,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液溴易挥发,因此球形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溴和苯,减少原料挥发损失。装置d可进行尾气处理;烧瓶中发生的有机反应的方程式为+Br2+HBr;故答案为:HBr;下进上出;冷凝回流溴和苯,减少原料挥发损失;+Br2+HBr。
(2)②根据题意洗涤、分离有机和无机试剂,主要进行分液,因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第一次水洗除去大部分的HBr,还剩余有溴单质,溴单质和NaOH反应,因此用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Br2和少量的HBr,每一次洗涤,有机层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因此液体从下口倒出;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烧杯;除去Br2和少量的HBr;下口倒出。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苯,两者是互溶的液体,沸点不相同,因此要进一步提纯,应该进行蒸馏;故答案为:A。
21.(1) 造成倒吸 可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产率
(2) (直形)冷凝管 冷却后拔掉塞子加入碎瓷片
(3)C
(4)75%
(5) 5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分析】根据有机物的沸点表,结合装置II有球形冷凝管和恒压漏斗,可以将原料分批次加入,且通过冷凝回流,可以减少原料损耗,加快乙酸乙酯分离,提高产率,据此分析作答。
(1)装置Ⅰ中长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会造成倒吸;装置Ⅱ含有球形冷凝管且原料用恒压漏斗分次加入,与装置Ⅰ相比,突出的优点是可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产率,故答案为:造成倒吸;可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产率;
(2)装置II中仪器A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实验始后发现三颈烧瓶未加入碎瓷片,此时应通过冷却后拔掉塞子加入碎瓷片,使实验继续进行,故答案为:(直形)冷凝管;冷却后拔掉塞子加入碎瓷片;
(3)与水反应生成酸,碱石灰与水反应后显碱性,乙酸乙酯在酸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应该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故答案为:C;
(4)12g乙酸、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反应可知乙醇过量,根据乙酸的质量,可知理论上制取乙酸乙酯的质量=,本实验的产率=,故答案为:75%;
(5)乙酸乙酯的的同分异构体,含有官能团“”,R在此可以是氢原子也可以是烃基,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还有5种,故答案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