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常考题特训:比例(含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专项突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研究人员将某细胞画在图纸上(如下图),这个细胞的实际长度是,请你通过测量,计算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2.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总高度约为,画在一张图纸上是。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下面是小贤和妈妈的合影。小贤的实际身高是,妈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
4.用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下面的图形,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那么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需求量大幅上升。某工厂接到任务,紧急生产一批口罩,下面是每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与完成任务总共需要的时间的关系。
每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万只 3 4 6 8
时间/时 48 36 24 18
(1)这项任务一共需要生产( )万只口罩。
(2)如果用a表示每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单位:万只),t表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那么a和t成( )比例关系,这两种量的关系式是( )。
(3)如果每小时生产9万只口罩,那么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6.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12天共修,还剩下没有修。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7.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加工200个,则比原计划提前3天就能完成任务;若每天加工150个,则比原计划延迟5天才能完成任务。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下图是这辆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的反比例关系图象。如果这辆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是多少小时?
9.下表是华天冷饮批发超市一段时间内某种雪糕的批发情况。
销售量/箱 2 3 4 5 6
销售额/元 120 180 240 300 360
(1)写出3组销售额与相对应销售量的比:( ),比值都是( )。
(2)因为( )一定,所以( )与( )成( )比例关系。
(3)在图中描出表示这种雪糕的销售额与相对应销售量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并延长。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
(4)不计算,根据图象判断,480元可以买( )箱这种雪糕。
10.一块正方形菜地,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把它分成了四块(如图)。其中三块的面积分别是和,第四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事件,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个长的足印。经过周密的侦查,警察锁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下表是这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信息。请你帮助警察判断出这四人中谁的嫌疑最大。(提示: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
犯罪嫌疑人 王某 张某 刘某 李某
身高/ 180 175 169 160
12.欣欣小区新建的一个长方形健身广场长,宽,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图上周长是多少厘米?
13.一起设计古代诗人主题园林。
(1)李白雕像的正东方处是杜甫雕像,正北方处是苏轼雕像,西偏北方向处是辛弃疾雕像。先确定比例尺,再在平面图中画出上述各雕像的位置。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诗人?选出你最喜欢的两位,分别设计他们的雕像在主题园林里的位置,并画在平面图中。
14.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在另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15.根据下面的路线图。完成题目要求。
(1)小玲从家出发向( )偏( )( )°方向,行走( )m可以到达商场。
(2)从商场出发,怎样走可以到达书店?
(3)在图上标出电影院的位置。电影院位于小玲家西偏南20°,距小玲家600米处。
16.一本书小红计划每天读6页,20天可以读完。现在妈妈要求她提前8天读完。小红实际平均每天读几页?(用比例解答)
17.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
里程 收费
3km(含3km)以下 12.00元
3km以上每增加1km 1.80元
小明的爸爸乘出租车从百货大楼经钟楼去火车站,要付车费多少元?
18.买笔记本的数量和钱数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本 1 2 3 4 5 6 7 ……
总价/元 6 ……
(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
(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
(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 )元钱?
19.将下图中的三角形按放大(画在方格图中),并回答:放大后,图形的( )没有变;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20.在一个高为17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注入部分水后,再将若干同样形状大小的长方体铁块放入,使其完全浸入水中,水面高度与放入铁块块数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放入铁块前,水面高度为________厘米,至少投入________个铁块时,会有水溢出。
(2)若长方体底面积与容器的底面积比为3∶5,试求一块长方体的高度。
(3)在(2)成立的基础上,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0厘米,则放入7块铁块后,容器内有水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
1.400∶1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过测量知道图上距离是4厘米,又已知实际距离是0.1毫米,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厘米∶0.1毫米=40毫米∶0.1毫米=400∶1。
【详解】图中细胞的长度是4厘米。
4厘米=40毫米
40毫米∶0.1毫米=400∶1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400∶1。
【点睛】首先能够依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式子,其次在单位换算时一定要细心,先把厘米化为毫米,再同时将比的前项和后项扩大10倍,求得这幅图的比例尺。
2.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为,实际距离为=32000cm,由此写出比例尺即可。
【详解】;
;
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实际距离一定要先进行单位换算。
3.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小贤与妈妈的身高比是,已知小贤的实际身高是,如果设妈妈的实际身高是,那么可以列出比例,再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出x的值。
【详解】解:设妈妈的实际身高是。
答:妈妈的实际身高是。
【点睛】用比例解决问题,设出未知数,只要两个比的前后项统一,写出比例解答即可。
4.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成比例,成反比例,因为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的乘积一定。
【分析】由题图可知,正方形的个数×正方形的边长=绳长的,因为绳子的长度是一定的,所以绳长的也是一个固定值,所以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成比例且成反比例。
【详解】由分析得:
假设原来的正方形边长为1,则绳长=1×4=4;
那么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的乘积=×2=1;
那么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的乘积=×3=1;
那么第四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的乘积=×4=1;
因为×2=×3=×4=1=绳长4×,所以,围成的正方形的个数与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成反比例。
【点睛】解答本题,除了要具备对于正反比例关系的辨识的知识,还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从不断变化的正方形的形状及个数之间提取相应的数量关系,用来判断成什么比例。
5.(1)144
(2)反;
(3)16小时
【分析】通过计算可知,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即这项任务一共需要生产144万只口罩。乘积一定,说明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关系式为。如果每小时生产9万只口罩,那么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小时)。
【详解】由分析得:
(1)(2)3×48=144(万只)
4×36=144(万只)
6×24=144(万只)
8×18=144(万只)
at=144
(3)144÷9=16(小时)
答: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16小时。
【点睛】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看它们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反之就是反比例。反比例关系确定下来,相应地问题只要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出。
6.17天
【分析】由题意可知,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由此设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x天,列出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解:设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x天
答: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17天。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应用题中的正比例关系,据此列方程解答。
7.27天;4800个
【分析】因为加工的零件总数一定,所以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所需天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设原计划x天完成任务,列出方程。求出原计划的工作天数后,再用所需天数乘每天加工的零件数即可求出这批零件的总数。
【详解】解:设原计划x天完成任务。
200x-600=150x+750
200x-150x=750+600
50x=1350
200×(27-3)
=200×24
=4800(个)
答:原计划27天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4800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的应用。理解“加工的零件总数一定,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所需天数成反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2.4小时
【分析】已知题图是反比例关系图象,所以图象上各点对应的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是一定的,即甲地与乙地的距离是一定的。在图象上找出一个容易取值的点如,设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是x小时,可列方程,解得。
【详解】解:设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是x小时。
答: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是2.4小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学会在题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反比例的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上各个点既对应横轴的时间,又对应纵轴的速度,将二者联系起来看,可得路程=速度×时间。
9.(1)(答案不唯一); 60
(2)一箱雪糕的价格(或销售额与销售量的比值);销售额;销售量;正
(3)作图见详解;图象是一条射线
(4)8
【分析】(1)把销售额作为比的前项,销售量作为比的后项,写出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可得比值。比值等于销售额除以销售量的商,也就是一箱雪糕的价格。
(2)此题中,销售额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且销售额与相对应的销售量的比值是一定的,故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3)在统计图中,依次找出点、、、、,然后把这些点按顺序连起来。通过观察可知,图象是一条射线。发现不唯一,合理即可。
(4)延长图象可以发现,当销售额为480元时,对应的销售量是8箱。
【详解】(1)写出3组销售额与相对应销售量的比:;比值都是60。
(2)因为一箱雪糕的价格(或销售额与销售量的比值)一定,所以销售额与销售量成正比例关系。
(3)
示例:图象是一条射线
(4)480元可以买8箱这种雪糕。
【点睛】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相对应的两个量x和y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从图像上看,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就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10.
【分析】如图 将四块菜地分别编号,①号地的面积,③号地的面积,所以①号地与③号地的面积比就是。②号地的面积,④号地的面积,所以②号地与④号地的面积比就是。由此可以发现,①号地与③号地的面积比等于②号地与④号地的面积比。设第四块的面积是,可以列出比例,再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出x的值。
【详解】解:设第四块的面积是。
答:第四块的面积是。
【点睛】比例的两内项积=两外项积,这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11.刘某的嫌疑最大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已知犯罪现场留下的足印长24cm,如果设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是xcm,那么可以列出比例24∶x=1∶7。求出x的值,然后比较四名犯罪嫌疑人,谁的身高最接近,谁的嫌疑就最大。
【详解】解:设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是。
四名犯罪嫌疑人中,刘某的身高最接近。
答:这四人中刘某的嫌疑最大。
【点睛】本题考查列比例解决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列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12.
【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为厘米。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的长和宽。最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求出图上周长。
【详解】
答:图上周长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的长和宽是解题的关键。
13.(1)确定比例尺为。各雕像位置见详解
(2)我还知道李清照和王维,他们的雕像位置见详解
【分析】(1)通过测量可知,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3.5cm,再根据其他雕像与李白雕像的距离,可确定比例尺为1∶20000比较合适。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各雕像与李白雕像的图上距离,然后根据图上距离与方向画出其他雕像的位置即可;
(2)此题属于开放题目,写出自己还知道的古代诗人的名字,并在其中挑出两位,根据自己的想法在图上画出他们的位置即可。
【详解】(1)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3.5cm,再根据其他雕像与李白雕像的距离,可确定比例尺为1∶20000比较合适;
300m=30000cm,200m=20000cm,150m=15000cm
苏轼距离李白的距离:30000×=1.5(cm)
杜甫距离李白的距离:20000×=1(cm)
辛弃疾距离李白的距离:15000×=0.75(cm)
他们的位置如下图:
(2)李清照在李白正西方向400米处,王维在李清照北偏西方向400米处;
400米=40000cm
图上距离:40000×=2(厘米)
则位置如下图: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熟练掌握它们的关系式并灵活运用。
14.
【分析】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不同,因此需要先求出A、B两地的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A、B两地在另一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是。
【详解】
答: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要理解比例尺不同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也不同,但实际距离是不变的,因此先求出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15.(1)西;北;30;1000
(2)从商场出发,往南偏西(西偏南)45°走400m可以到达书店。
(3)见详解
【分析】(1)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于是即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据地图上的方向,即可描述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2)由图中信息可知,从商场出发,向南偏西45°方向,行走400米可到达书店。
(3)先求出小玲家到电影院的图上距离,根据实际距离乘比例尺,注意变换单位,即:600米=60000厘米,60000×=3厘米,再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和距离画出电影院的位置。
【详解】(1)小玲家距商场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
5÷=100000(厘米)
100000厘米=1000米,即小玲家距商场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
小玲从家出发向(西)偏(北)(30)°方向,行走(1000)m可以到达商场。
(2)从商场出发,往南偏西(西偏南)45°走400m可以到达书店。
(3)电影院位于小玲家西偏南20°,距小玲家600米处。具体位置作图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以及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6.10页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本书的总页数是一定的,即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的乘积是一定的,则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
【详解】解:设小明实际平均每天读x页。
(20-8)x=20×6
12x=120
x=10
答:小明实际平均每天读10页。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判断哪两种量成何比例,然后找出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17.15.6元
【分析】测量出百货大楼经钟楼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图上距离×1就是实际的距离,用(实际距离-起步距离)×3千米以上的收费标准+起步费用即可。
【详解】(2+3)×1
=5×1
=5(千米)
(5-3)×1.8+12
=2×1.8+12
=3.6+12
=15.6(元)
答:要付车费15.6元。
【点睛】关键是理解计费规则,先明确出租车实际行驶的距离。
18.(1)1.5;3;4.5;7.5;9;10.5;作图见详解;
(2)单价;正比例关系
(3)13.5
【分析】(1)先用已知的总价÷数量,求出单价,用单价×数量即可填出每种数量的总价,根据表格描点,再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
(2)笔记本的单价不变,根据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进行判断比例关系;
(3)观察图中的连线即可得到买9本笔记本的钱数。
【详解】(1)6÷4=1.5(元);1.5×2=3(元);1.5×3=4.5(元);1.5×5=7.5(元);1.5×6=9(元);1.5×7=10.5(元)
数量/本 1 2 3 4 5 6 7 ……
总价/元 1.5 3 4.5 6 7.5 9 10.5 ……
(2)总价÷数量=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13.5元钱。
【点睛】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19.画图:见详解
形状;;
【分析】三角形按放大,说明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2倍,高也变为原来的2倍,则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的周长之比是;原来三角形底边是4,高为2,放大后三角形的底边为8,高为4,由此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再写出它们之间的比即可。
【详解】如图:
放大后,图形的形状没有变;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的周长之比是;
4×2÷2=4;
8×4÷2=16
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的面积之比16∶4=。
【点睛】明确“按放大”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面积比是周长比的平方。
20.(1)8;5
(2)
(3)942
【分析】(1)因为从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放入1个铁块时水面上升的高度,则结合题目数据可以计算出至少放入几个铁块,会有水溢出;
(2)在容器底面积、铁块底面积、以及放入一个铁块后水面上升的高度、铁块的高度这四个量之间,容器底面积、放入一个铁块后水面上升的高度是已知的,因此铁块的体积可求,再用铁块的体积除以铁块底面积,就得到了铁块的高度;
(3)因为放入7个铁块后,容器内水满意出,且溢出的水的体积就等于7个铁块的体积,则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就等于容器体积减去7个铁块的体积。
【详解】(1)由图可知,铁块块数为0时,水面高度为8,每放入一个铁块,水面高度上升2,当放入4个铁块时,水面高度为16,此时再放入一个铁块水会溢出17高圆柱形容器。
(2)方法一:
设铁块底面积为3x,容器底面积为5x,
铁块的体积=容器底面积×放入一个铁块后水面上升高度,
即,
铁块高度=铁块体积÷铁块底面积,即。
方法二:
体积=底面积×高,已知铁块体积与液面上升体积相等,
故体积一定时底面积与高呈反比例关系,即铁块底面积∶容器底面积。
所以铁块高度∶水面上升高度。
设铁块高度为x,则可得到比例方程:
,解得。
(3)由题可知,当放入7个铁块后,容器内水满且溢出。
因为,
所以,
所以。
7块铁块体积:。
容器体积:。
容器内水的体积:。
【点睛】本题需要结合统计图来解答,且在容器底面积、铁块底面积、以及放入一个铁块后水面上升的高度、铁块的高度这四个量之间,总能找到一个衔接量,以便先间接求出某个数量,再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最终的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