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班级: 考号: 姓名: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资源
D.土壤
2.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 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 D.交通便利
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阻滞了正常的国际人口迁移,然而战争一结束,国际人口迁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
A.欧洲 B.拉丁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4.影响大量人口迁入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B.宗教 C.经济 D.资源
一般来说,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下表为一些学者对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算的数据。据此完成5-6题。
假设在中国,不同种类资源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其他矿产可供21亿人 能源可供18亿人 空气可供120亿人 自淡水可供19亿人 土地可供16亿人
5. 据表推断,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
A. 120亿人 B. 19亿人
C. 16亿人 D. 18亿人
6. 影响和制约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小因素不包括( )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国家人口政策
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 人均消费水平
如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 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 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8.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 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
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
③
)
9.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①区域内,不适合布局的是( )
A.中心商务区 B.休闲公园 C.体育馆 D.超市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该国不同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阶段,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共同提高
B.②—③阶段,工业化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降低
C.③—④阶段,工业化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
D.①—④阶段,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12.②—③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二、三产业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小题。
13.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
A.a阶段 B.b阶段 C.c阶段 D.无法确定
14.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5.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中国剪纸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等多重社会价值。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 新疆 B. 山西
C. 西藏 D. 吉林
17.建造图中民居,其主要气候原因是( )
A.风沙大、光照弱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气候干旱,降水极少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侨乡地区(也称“岭南地区”)。
18.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B.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超过85%。新疆棉花种植区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区(如下图所示)。每到收获季节,新疆的棉田会迎来数十万“拾花客”,他们从河南、山东、湖北等省来到新疆采摘棉花。近年来,前往新疆的“拾花客”数量明显减少。据此完成19-20小题。
19.与长江中下游棉区相比,新疆棉区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地势低平 C.黑土深厚肥沃 D.光照充足
20.影响新疆棉花种植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各10分,共40分。
21.图示为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计划在该城市建设一个微电子工业基地,最适合布局在A-E地之间的 地(2分),
试分析理由 。(3分)
(2)计划在B、D、E、F中选择一处作为钢铁厂的建设用地, 地最理想(2分),
说明理由 。(3分)
22.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陇海—兰新工业带上重要的石化工业城。下图为兰州市地理位置和兰州市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1)分析兰州市石化工业区选址可能存在的问题。(6分)
(2)指出兰州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可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
23.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规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假如要在甲、乙、丙、丁四地中建设一个高档生活小区,那么该小区应选择在哪处附近?请简述原因。(5分)
(2)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类企业。假设这些企业的布局是合理的,那么,在这些企业中,污染程度最小的是哪处?理由是?(5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是个移民国家,大部分人口有欧洲血统,下图示意巴西人口分布。
(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5分)
(2)说明甲地形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5分)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5:BBADC 6-10:BBADA
11-15: ACBCD 16-20: BBDDC
二、综合题
21题
(1)C(2分);微电子工业应该布局在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C地远离城区和铁路交通线,且背靠山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答对一点一分,两点3分)
(2)D(2分); D地靠近铁矿,又有铁路与煤炭产地相连,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该地又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城镇的环境污染较轻。(答对一点一分,两点3分)
22题
(1)位于河流谷地,不利于工业废气扩散,易堆积在城市上空;位于城市冬季盛行风的上风向,易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等。(每点3分,共6分)
(2)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成立环保监测中心,建设工业废弃物处置中心;加强工业区环境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卫星城,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外迁等。(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共4分)
23题
(1)丁(2分) ;丁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大气环境较好 ;靠近文教区,文化生活资源丰富;远离工业区,污染较小;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答对一点一分,两点3分)
(2)③ (2分); ③位于住宅区内,且位于主导风上风向,如果有污染会影响居民的生活;(3分)
24题
(1)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北部)人口稀少。 (答对一点2分,两点5分)
(2)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低纬)平原地区(2分),热带雨林广布,气候湿热,人口稀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