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习+人教版】2014年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含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练习+人教版】2014年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含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6-26 16: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哪些材料是传统无机材料 (  )。
A.玻璃、水泥
B.液晶材料、纳米材料
C.塑料、橡胶
D.半导体材料、绝缘体材料
解析 常见传统无机材料有:玻璃、水泥、陶瓷、砖瓦等。
答案 A
2.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下表为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Na
Cu
Al
Fe
熔点(℃)
97.5
1 083
660
1 535
沸点(℃)
883
2 595
2 200
3 000
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
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D.Al和Na
解析 两种金属若形成合金,一种金属的熔点不能超过另一种金属的沸点。
答案 C
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越纯越不易被腐蚀
B.干燥环境下金属不被腐蚀
C.铜一定比铁难腐蚀
D.金属的腐蚀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解析 A项,金属能不能被腐蚀主要取决于它的活泼性,而不是它的纯度,如纯钾易被腐蚀,不正确;B项,干燥环境下,如果遇到氯气,金属也可以发生化学腐蚀,故不正确;C项,如果遇到浓硝酸,铜比铁易被腐蚀,不正确。
答案 D
4.SiO2俗称石英砂,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SiO2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B.SiO2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不与NaOH溶液反应
C.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
D.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原硅酸
解析 SiO2是一种坚硬难溶的固体,除氢氟酸外不溶于任何酸;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溶液反应,对应的H2SiO3的酸性比碳酸弱,可由CO2与Na2SiO3反应生成原硅酸,但在制取玻璃的反应中,因生成的CO2气体脱离反应体系,使反应能够进行,并不符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
答案 D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成分不一样,钢化玻璃中加了玻璃钢
B.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
C.水泥具有水硬性,因此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
D.陶瓷的釉料在烧制时,若空气过量,一般显示的是高价态的金属的颜色
解析 普通玻璃与钢化玻璃成分是一样的,将普通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时,冷风急吹即得钢化玻璃。
答案 A
6.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为Fe-3e-===Fe3+
B.镀锡铁制品和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锡铁制品中铁的腐蚀速率更快
C.在轮船船体四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不受腐蚀的方法叫阳极电化学保护法
D.不锈钢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铬
解析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为Fe-2e-===Fe2+。A错误;镀锡铁制品与镀锌铁制品都可以组成原电池,由于铁的活泼性强于锡,镀锡铁制品中铁为负极,加快自身腐蚀,而镀锌铁制品中铁为正极得到保护,B正确;C中的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
答案 B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解析 A项,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利
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B项,是因为轮船主要用铁造外壳,铁
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镀上比铁活泼的锌,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失去电子
先被腐蚀,从而起到保护铁的作用,从而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氧化镁的
熔点是2 852 ℃,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用途最
广泛的合金是钢。
答案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的单体是
B.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的反应为
D.乙烯和聚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的单体是,A错;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B错;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但聚乙烯的结构单元为—CH2—CH2—,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错。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9.(12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划时代的材料可作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1)玻璃是传统硅酸盐材料,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和________(写名称)高温熔融而制成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结构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等优良性能。它的一种制备方法为硅的氯化物与氨气加热,生成化合物Si(NH2)4和HCl气体;Si(N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了该陶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化学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制造了无数比天然高分子材料性能优异的产品,甚至设计和创造了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物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①工程塑料PBT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PB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PBT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B.PBT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
C.PBT的单体中有芳香烃
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Na2CO3反应
E.生成1 mol PBT的同时会生成(2n-1)mol H2O
②下列处理废旧热固性塑料的做法不可取的是________。
                  
A.深埋 B.粉碎后用作树脂填料
C.用作燃料 D.用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回收
解析 (2)利用化合价首先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 Si3N4,然后依据题中给出信息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3)①由PBT的结构可知是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PBT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均不属于芳香烃;1,3?丙二醇不能与NaOH、Na2CO3反应。②处理热固性塑料时,深埋会造成土壤污染,因其不易溶于有机溶剂,故采用有机溶剂溶解回收也不可取。
答案 (1)石灰石 Na2CO3+2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uSiO3+CO2↑
(2)SiCl4+4NH3Si(NH2)4+4HCl 3Si(NH2)48NH3↑+Si3N4
(3)①BE ②AD
10.(12分)(1)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塑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除此外还根据需要加入某些特定用途的
________,比如能提高塑性的________,防止塑料老化的________等。
(3)塑料制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塑料制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
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危害环境的问题。
①由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引起的污染叫________。
②塑料废弃物的危害有________。
a.难以分解,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
b.污染海洋
c.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d.造成海难事件
e.破坏环境卫生,污染地下水
A.abcde B.abcd
C.bcd D.ae
③对于某些合成材料和塑料制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废弃物混在垃圾中填埋在土壤中
B.将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
C.将废弃物加工成涂料或汽油
D.将废弃物倾倒进海洋中
解析 (3)①塑料垃圾引起的污染叫白色污染。②选A。塑料制品由于难以降
解,对土壤、植物、海洋、水等存在着严重危害。③选C。填埋只是将废弃
物从地面转入地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污染问题;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
造成大气污染;将废弃物倾倒进海洋,会造成海水污染。
答案 (1)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2)合成树脂 添加剂 增塑剂 防老化剂
(3)①白色污染 ②A ③C
11.(12分)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被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________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
件的探究”。
实验如下图所示。
(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
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
评价与改进:如果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画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O、O2、CO2
(1)B (2)CO2(或O2)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光亮的铜片,
加入少量蒸馏水浸没部分铜片,充入O2(或CO2)后,紧塞橡
皮塞,放置对比观察(如图所示)
从实验可知铜生锈比较困难(或铜生锈是铜、水、氧气、二
氧化碳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猜想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凭空想象;或实验探
究,可采用多组对比实验的方法等等)
12.(16分)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返回地面。按照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
(1)火箭升空时,由于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关于该涂料的性质描述中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
A.在高温下不熔化 B.在高温下可分解气化
C.在常温下就分解气化 D.该涂料不可能分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国产“飞天”舱外航天服是用一种特殊的高强度人造纤维制成的
B.钛作为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在工业上可用钠还原钛的卤化物溶液来制备
C.飞船助推火箭外层的涂料是一种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材料
D.航天员所用的“尿不湿”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该材料属于纯净物
(3)舱内航天服是用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强度高、重量轻、缓冲性好
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如:可简化为,下图是一种形状酷似发射航天器的火箭的有机物分子(Rocketene),有关Rocketen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Rocketene分子式为C9H8
D.Rocketene与液溴用铁作催化剂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有四种
解析 (1)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高温下可分解气化的特殊的涂料,可降低温度。(2)人造纤维的成分为纤维素;在钛的卤化物溶液中,钠与水剧烈反应;高分子材料属于混合物。(3)根据航空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可见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4)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属芳香烃,但与苯分子结构并不相差n个“CH2”基团,A项正确,B错误;根据题给信息,可得出分子式为C9H8,C项正确;该分子结构对称,其一溴代物有3种,D项错误。
答案 (1)B (2)A (3)D (4)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