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65分)
1.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以下不属于文明出现标志的是( )
A.文字产生 B.原始农业出现 C.阶级对抗 D.国家形成
2.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这两个文化成就在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中世纪的西欧“如果有革命思想,公开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则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甚至被钉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
A.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思想 B.革命思想得到了蓬勃发展
C.封建势力依附于基督教会 D.宗教法庭取代了世俗法庭
4.107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争权失利后,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向教皇请罪,当时大雪纷飞,亨利一直在雪地里哀求了三天三夜,教皇才接见并饶恕了他。“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
A.国王要到教皇门前祈祷 B.基督教的影响无处不在
C.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教会的矛盾
5.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定儒学为“国学”,15世纪,朱子学说成为朝鲜的统治理念。公元8世纪初,日本颁布《学令》,规定在大学或国学推行经书教育,以《论语》《孝经》等为必修课。这反映了( )
A.东亚文化互相融合 B.中华文化的辐射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加强 D.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
6.论及中古时期的欧洲,有学者认为:“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下列史实中能够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
①城市取得自治②大学开始兴办③封建王权加强④神权逐步衰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他们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7次收成。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古代( )
A.埃及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兹特克人
8.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
9.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英国人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等多处岛屿;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的探险队进入了北美腹地。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 )
A.打乱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B.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C.改变了地理区位的分布 D.促使人类生活方式改变
10.哥伦布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他经常翻阅,并做了264处边注。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见,哥伦布远航( )
A.得到葡萄牙王室大力支持 B.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
C.急需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 D.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
1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 )
①美洲的烟草、玉米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股份公司出现
③西欧金银贬值,物价上涨 ④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从1650年到1750年,非洲人口数量由0.99亿降低至0.95亿。与此同时,美洲种植园发展迅速,种植园主获得大量的糖、烟草、茶叶,种植园主获利巨大。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角贸易的开展 B.非洲国家积极的移民政策
C.气候环境的变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美洲
13.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这些黄金白银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B.封建生产关系受到冲击
C.引起商业革命 D.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14.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是近代民主的表现形式。19世纪末,下列国家实施君主立宪制的是( )①英国 ②意大利 ③德意志 ④法兰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16世纪,继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后,法国、英国、荷兰等国都出现了自己语言的《圣经》译本。这一现象( )
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反映了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王权
C.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D.打破了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16.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竟争。这位思想家是( )
A.洛克 B.亚当.斯密 C.伏尔泰 D.牛顿
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掌握司法权,彼此制衡。据此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是( )
A.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18.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19.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此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相继由西门子公司最先研发并投入市场。材料主要说明( )
A.德国成为科技革命的中心 B.英国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20.19世纪末,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特权贸易公司 B.工厂制 C.垄断组织 D.跨国公司
21.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下列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 )
①圣西门 ②傅立叶 ③亚当·斯密 ④欧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此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相继由西门子公司最先研发并投入市场。材料主要表明( )
A.德国成为科技革命发源地 B.英法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23.在1833年工厂法颁布以前,英国儿童每天至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会达到14、15小时以上,遇到工作任务特别繁忙的时节,儿童们甚至一天要连续工作18小时。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B.成年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C.未成年人自主意识尚未形成 D.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24.19世纪中期,英国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占47.1%,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差异。妇女们多了工友、同事、上司等社会角色,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
A.推动了英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B.一定程度改变了女性社会地位
C.提高了普通女性的政治地位 D.使得传统的家庭模式日益稳固
25.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可以用来说明(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 B.非洲国家的英勇抗争
C.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D.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26.历史地图往往能提供很多的重要信息。下图的教皇子午线( )
A.是14世纪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化的表现 B.虚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C.虚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D.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二、材料分析题(35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材料一中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材料二中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2分)
(2)列举两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学说。(6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一个人口不过数千万,国土面积和资源甚为有限的绅士之邦,却在种种机缘汇聚之下率先迈入现代文明的大门,执工业经济之牛耳,成为现代世界的开路人。
——张磊《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英]博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浏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新课标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析英国能够“率先迈入现代文明的大门”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分)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能够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3分)
29.(10分)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4分)这一法律文件出台后,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
(2)材料二中,美国建立上图体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原始农业出现不属于文明出现的标志,B项符合题意;文字产生属于文明出现的标志,排除A项;阶级对抗是国家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文明出现的标志,排除C项;国家形成属于早期文明出现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创造了楔形文字,有着《吉尔伽美什》这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① 是西亚地区,A项正确;②是古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排除B项;③是古代印度,排除C项;④是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据材料“如果有革命思想,公开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则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甚至被钉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不允许有违背基督教的思想出现,体现了基督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如果有革命思想……则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体现了革命思想受到压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封建势力的内容,不能得知封建势力依附于基督教,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世俗法庭,不能得知宗教法庭是否取代世俗法庭,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可知,这是本质题目。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时空定位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107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争权失利后,……亨利一直在雪地里哀求了三天三夜,教皇才接见并饶恕了他。”可知,“卡诺莎之辱”是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事迹,从根本上体现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C项正确;“国王要到教皇门前祈祷”属于表象,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基督教的影响,并且无法直接得出基督教的影响无处不在的信息,排除B项;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并未出现资产阶级,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学对新罗和日本的影响,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新罗、日本向中华文化学习,而不是相互交融,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中华文化对新罗、日本的影响,而不是文化交流,且“加强”一说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华人移民,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从11世纪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英国自诺曼征服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 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可见中世纪的欧洲统一的王权国家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和自治权的获得,世俗文化、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兴起,①②③正确,B项正确;中世纪欧洲的教权不是逐步衰落的过程,13世纪教权达到顶峰,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洲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埃及人自古从事灌溉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玉米、水稻和长绒,主要生活在非洲,排除A项;印度人主要生活在南亚,浮动园地是阿兹特克人进行农业生产的耕地,排除B项;浮动园地是阿兹特克人发明的,与波斯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美洲,1497年达·伽马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B项正确;麦哲伦船队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西班牙,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发现非洲东海岸后返航,排除A、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英国人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等多处岛屿;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的探险队进入了北美腹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认识世界的视野,促进宇宙观念的更新(如天圆地方观念改变等),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为世界贸易提供了联结通道,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和经济秩序逐步建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排除A项;地理区位的分布并没有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发生改变,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新航路开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哥伦布最关心的是东方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知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是寻找东方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D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出葡萄牙王室对航海行为的支持,排除A项;哥伦布远航并未绕过好望角,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因素,而非宗教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主要包括美洲的烟草、玉米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股份公司出现,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变化,①②④B项正确;西欧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属于价格革命的内容,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据材料可知,在“1650年到1750年”,非洲人口大量下降,美洲种植园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由于美洲劳动力的缺失,西方殖民者将非洲黑人大量运往美洲,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推动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推动此时期非洲黑人大量减少的原因是黑奴贸易,并非非洲国家的移民政策和气候环境的变化,排除BC项;此时世界贸易中心在欧洲,并不在美洲,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依据材料“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可以看出黄金白银的大量流入,必然会导致西班牙内部贵金属价格的贬值,物价的上涨,引发所谓的“价格革命”,对原有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贵金属流入的直接原因,不是作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其对西班牙世界霸主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末(英国、意大利、德意志、法兰西)。据所学知识,英国在1689年就已确立君主立宪制,1861年意大利确立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 ④错在法兰西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材料“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后,法国、英国、荷兰等国都出现了自己语言的《圣经》译本”可知,利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A项正确;宗教改革实现信仰事务上的自主而非摆脱专制王权,排除B项;宗教改革不是要否定教会,而是要改革教会组织,排除C项;宗教改革并不否定宗教,依然信仰基督教,排除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的英国启蒙思想家,是主张自由竟争的亚当.斯密,B项正确;洛克并非“现代经济学之父”,排除A项;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排除C项;英国科学家牛顿并未提出自由竞争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国家权力被不同的机构掌握,相互之间彼此制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及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排除A项;材料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与自由平等无关,排除B项;社会契约指国家由人民与统治者通过订立契约的基础上建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可知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人们的信心,启发思想家用理性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论的思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被改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6年(德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由于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直流电机,从而使得西门子公司率先将电车、电梯和电气火车等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这说明科学技术转化成了社会生产力,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C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断定1866年德国已经成为科技革命的中心,排除A项;仅根据德国的技术进步并不足以说明英国丧失了工业优势地位,排除B项;科学的产生要远远早于1866年,因此技术进步推动了科学产生的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世界)。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垄断组织,C项正确;特权贸易公司是指东印度公司,出现于殖民扩张时期,排除A项;工厂制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排除B项;跨国公司出现于20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亚当·斯密是英国启蒙思想家,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C
【详解】据题意可知,由于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直流电机,从而使得西门子公司率先将电车、电梯和电气火车等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这说明科学技术转化成了社会生产力,C项正确;科技革命一般是指二战后出现的、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革命,1866年并不是在二战以后,因此无法说明德国成为二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排除A项;仅根据德国的技术进步并不足以说明英法丧失了工业优势地位,排除B项;科学的产生要远远早于1866年,因此技术进步推动了科学产生的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23.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儿童每天至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会达到14、15小时以上,遇到工作任务特别繁忙的时节,儿童们甚至一天要连续工作18小时”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不仅大量使用童工劳动,而且童工的劳动强度严重超标,影响儿童正常成长,这势必成为当时社会新的问题,A项正确;B项中“严重短缺”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题干中未涉及贫富差距,排除D项。故选A项。
2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根据材料“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差异。妇女们多了工友、同事、上司等社会角色,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贡献以及其在社会关系网中扮演的新角色,说明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的生活,使得其走出家庭,进入社会,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妇女生活的变化,不是阶级结构变化,排除A项;女性生活的变化,不能得出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工业革命提高了女性的家庭地位,冲击着传统家庭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25.D
【详解】材料中“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可以用来说明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D项正确;材料中的国家不属于拉丁美洲,也不属于非洲,排除A、B项;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不是发生于20世纪初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6.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D项正确;教皇子午线是15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化的表现,排除A项;虚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排除B项;虚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排除C项。故选D项。
27.(1)“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运动;“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4分)武器:理性主义;(2分)
(2)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任务2分;理论4分)
28.
(1)(任意四点得满分)
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经济条件: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对外方面: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海外市场。
科技方面: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
(2)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分)
(3)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环境,倡导可持续发展。(3分)
29.
(1)权利:法律、司法、财政(或征税)军事。(任两点4分)
体制:君主立宪制。(2分)
(2)文献:美国《1787年宪法》。(2分)体现的原则: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