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6 11: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邻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X>Y>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Z
C.原子的得电子能力:X>Y>Z D.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粗硅在高温下与氯气作用生成,再用氢气还原得到高纯度的硅
B.工业上通过电解水溶液制金属镁
C.工业上以海带为原料制碘时,利用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蒸馏获得粗碘
D.炼铁时,加入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提供,便于与C作用生成CO
3.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只能按原子比为1:1或1:2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WX和WX2,X的一种单质和Z的单质均可作为自来水消毒剂,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和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Y>Z
B.WX2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
D.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2 B.x+4 C.x+34 D.x+26
6.下列关于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和Si属于第ⅣA族元素,SiH4比CH4稳定
B.N和B属于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N>B
C.S和Cl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其含氧酸的酸性:H2SO4D.某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HRO3
7.中国的刘庄教授为汞元素的代言人。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80 B.中子数为118 C.质量数为278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0
8.短周期元素m、n、p、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如图所示,其中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 n
p q
A.非金属性:m>n
B.氢化物稳定性:nC.简单阴离子半径:p>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p>q
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②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③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④Cl2可以用来制备漂白粉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正确
10.周期表中27号元素钴的方格中注明“3d74s2”,由此可以推断(  )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ⅡA族
B.它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简写为[Ar]4s2
C.Co2+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D.Co位于周期表中第9列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们已知道了107 种元素,即已经知道了107 种原子
B.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相等
C.40K 和 40Ca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相等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但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12.下图中,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e
A.元素b位于VIA族,有价、价两种常见化合价
B.a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C.元素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元素c和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Na>S>O
B.非金属性强弱:F>Cl>P
C.酸性强弱:
D.碱性强弱:
14.下列常见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5.镁和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均排在氢之前,但是二者分别与盐酸反应的速率、现象不一样,①中反应剧烈,②中反应不剧烈。
(1)根据图示以及镁、铝的电子层结构分析,哪个图表示的是镁与盐酸的反应?_______
(2)试利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反应剧烈的一方剧烈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
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下同),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2)①⑧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更大的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⑧⑨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⑥________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碱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17.Q、R、X、Y、Z的电子层数均不大于3,且核电核数依次增大;Q+离子中只有质子,Z+离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R、X、Y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R某种单质的熔点很高;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1)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Q与R、X、Y形成的化合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填分子式),其分子的空间形状为_______。
(3)Q2Y的稳定性比H2S_______(填“大”“小”),说明理由_______。
18.Li、Li、Na、Mg、C、N中,
(1)___和___互为同位素;
(2)___和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___和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19.A、B、C、D四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元素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与第一、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元素原子的第一、第二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___,B___,C__,D__;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2)试写出四种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A___,B___,C___,D___。它们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分别写出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
(4)分别写出A、B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__。
20.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氧化铝、氧化铁)制取铝的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该物质除了用于金属冶炼以外,还可用作____________。
(2)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时,若得到22.4L(标准状况下),则同时生成___________g铝。
(3)操作I、操作II和操作III都是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实验室要洗涤,沉淀应该在__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洗涤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过程中,除NaOH、可以循环利用外,还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此法制取铝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溶液与Ca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铝土矿中还含有二氧化硅,此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氧化铝中将混有杂质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1.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①氯化氢②酒精③液氯④纯碱⑤熔融的氢氧化钠⑥水银⑦二氧化硫⑧一氧化碳⑨澄清石灰水等物质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丁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①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
②画出甲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22.NaOH被大量用于制皂、造纸和纺织品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H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第IA族。
(2)Na元素位于第IA族H元素下方,Na的原子半径比H的_______(填“大”或“小”)。
(3)NaOH所含的两种非金属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H”或“O”)。
(4)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3.I. 下列八种化学符号:H2、H2、C、Li、Na、N、Li、Mg
(1)上述总共有___种核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_和___
II. 在水溶液中,YO和S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YO+3S2 +6H+=Y-+3S↓+3H2O
(4)YO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5)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
(6)比较S2 和Y-的还原性: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X、Y、Z与H元素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分别为1、2、3,则X、Y、Z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5,则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X>Y>Z,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越强,根据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可知,X、Y、Z的非金属性:X>Y>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不一定,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X>Y>Z,则得电子能力:X>Y>Z,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非金属原子越容易得电子,其简单阴离子就越难失电子,还原性越弱,因此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X<Y<Z,故D正确;
答案选B。
2.A
【详解】A.粗硅高温下与氯气生成四氯化硅,利用氢气还原四氯化硅得到高纯度硅,故A正确;
B.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得金属镁,故B错误;
C.工业上以海带为原料制碘步骤时浸泡得到浸泡液,过滤,向含碘离子的浸泡液中通入氯气,得到含碘单质的水溶液,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出碘单质,分液、蒸馏得到纯净碘单质,故C错误;
D.加入石灰石的目的还是除去脉石(SiO2),故D错误;
答案为A。
3.B
【分析】X的一种单质和Z的单质均可作为自来水消毒剂,故X为O,Z为Cl;W与X只能按原子比为1:1或1:2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WX和WX2,化合物为CO和CO2,故W为C;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和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故Y为Na;W为C、X为O、Y为Na、Z为Cl;
【详解】A.X、Y、Z的简单离子为O2-、Na+、Cl-,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l-> O2-> Na+,即Z>X>Y,故A错误;
B.WX2是CO2,其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X为O,Y为Na,可以形成Na2O2,其中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C错误;
D.Z为Cl,可以形成HClO,HClO的酸性弱于H2CO3,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C
【详解】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 8、 5,为磷元素,最高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5,故①错误;
②同周期,由左到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惰性气体元素除外),故②正确;
③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则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为碳元素,其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如:12C、13C、14C,核电荷数一定为6,但中子数分别为6、7、8,故③错误;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 、8、 2,为镁元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②④,故选C
5.B
【详解】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对于处于ⅠA、ⅡA元素而言,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对于其他主族,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同一主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2、8、18、32等或它们的组合,如10、26、34等,不可能相差4,即乙原子序数不可能为x+4;
答案选B。
6.D
【详解】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比稳定,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为,故C错误;
D.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的最低价为价,最高价为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规律:①单质的氧化性: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②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③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④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⑥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⑦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制非金属性弱的。
7.C
【分析】根据核数的表示方法可知,元素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核数的质子数为80,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核数的质量数为198,质子数为80,故中子数等于198-80=118,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核素的质量数为198,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核素的质子数为80,而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80,D正确;
故答案为:C。
8.C
【分析】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说明m 为氮元素,则n为氧,p为硫,q为氯。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氮和氧比较,氧的非金属性强,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故B错误;
C.硫离子和氯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硫离子半径大,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强于S,则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故D错误;
答案选C。
9.D
【详解】试题分析:①Fe2O3为红色物质,则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①正确;②碳酸氢钠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②正确;③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制成的,故③正确;④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可表示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④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相关知识。
10.D
【详解】A、从左向右数,Co应为过渡元素,故A错误;
B、“3d74s2”为Co的价电子排布,其简写式中也要注明3d轨道,它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简写为[Ar]3d74s2,故B错误;
C、失电子时,应先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即先失去4s上的电子,Co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故C错误;
D、“7+2=9”,说明它位于周期表的第9列,故D正确。
故选D。
11.B
【分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
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为原子或离子。
【详解】A项、人们已知道了107种元素,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则原子的种类远大于107种,故A错误;
B项、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相等,故B正确;
C项、40K和40Ca原子中的中子数分别为21、20,故C错误;
D项、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为原子或离子,如Na、Na+、NH4+等,质子数均为11,但核外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征,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第0族,所以a为He;同理可得b为O;c位于第三周期第ⅤA族,为P;e与c同族,则为As;d与c同周期,为Cl。
【详解】A.b为O元素,O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其最低价为-2价,没有最高正价,故A错误;
B.a为He,其单质为He,为单原子分子,故B错误;
C.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正相关,同周期非金属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其非金属性P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正相关,同主族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所以非金属性P>As,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因此原子半径:Na>S>O;故A说法正确;
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强弱顺序是F>Cl>P,故B说法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强弱:S>P>Si,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H2SO4>H3PO4>H2SiO3,故C说法错误;
D.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强弱:Ca>Mg>Al,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Ca(OH)2>Mg(OH)2>Al(OH)3,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4.A
【详解】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A符合题意;
B.漏斗可以用来过滤,不能加热, B不符合题意;
C.烧杯可以用来加热液体物质,但要垫上石棉网,而不能直接加热,B不符合题意;
D.容量瓶不能加热,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15.(1)图①表示的是镁与盐酸的反应
(2)镁与铝电子层数相同,镁的核电荷数小,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更易失电子
【解析】略
16. K Ne F- HF < HClO4 KOH Al(OH)3+OH-= AlO2-+2H2O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a元素,②为K元素,③为Mg元素,④为Ca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N元素,⑧为F元素,⑨为Cl元素,⑩为Ne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1)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稀有气体最不活泼,最不活泼的元素是Ne,故答案为K;Ne;
(2) 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①⑧的简单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其半径更大的是F-,故答案为F-;
(3)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HF,故答案为HF;
(4)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⑥(Si)<⑦(N),故答案为<;
(5)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由于F无正价,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碱性最强的是KOH,⑤(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2-+2H2O,故答案为HClO4;KOH;Al(OH)3+OH-= AlO2-+2H2O。
17. N CH4 正四面体型 大 O原子的半径较S原子小,H-O键键能较H-S强,因此H2O的稳定性比H2S强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 Q+离子中只有质子故Q是H,Z+离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故Z是Na,Q、R、X、Y、Z的电子层数均不大于3,且核电核数依次增大;故R、X、Y三种元素只能为第二周期元素,第二周期元素的单质中石墨的熔点很高,故R为C,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故Y为O,则X只能是N,据此进行解题。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X的元素符号为N,Z+离子即Na+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N;;
(2)Q与R、X、Y即H与C、N、O形成的化合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CH4,其分子的空间形状为正四面体,故答案为:CH4;正四面体;
(3)由于O和S属于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O原子的半径较S原子小,H-O键键能较H-S强,因此H2O的稳定性比H2S强,故Q2Y即H2O的稳定性比H2S大,故答案为:大;O原子的半径较S原子小,H-O键键能较H-S强,因此H2O的稳定性比H2S强。
18. Li Li C N Na Mg
【分析】核素符合中,X是元素符合,Z为核电荷数,也是质子数,A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详解】(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Li、Li的质子数均为3,中子数分别为3和4,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答案为Li和Li;
(2)不能互称同位素说明质子数不同,质量数相同。C和N的质量数均为14,质子数分别为6和7,符合题意;答案为C和N;
(3)Na和Mg的中子数均为12,质子数分别为11和12,不是同一种元素,答案为Na和Mg。
19. S Cl K Ca K>Ca>S>Cl S2->Cl->K+>Ca2+ H2SO4、HClO4、KOH、Ca(OH)2 H2S、HCl
【分析】A元素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与第一、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为硫元素;D元素原子的第一、第二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电子总数的一半,所以D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D为钙元素;根据A、B、C、D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并都能形成离子,可得B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
【详解】(1)A为:S,B为:Cl,C为:K,D为:Ca;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Ca>S>Cl,故答案为:S;Cl ;K;Ca ;K>Ca>S>Cl;
(2)A:,B:,C:,D:,它们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K+>Ca2+,故答案为:;;;;S2->Cl->K+>Ca2+;
(3)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H2SO4、HClO4、KOH、Ca(OH)2;故答案为:H2SO4、HClO4、KOH、Ca(OH)2;
(4)A为:S,B为:Cl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H2S、HCl;故答案为:H2S、HCl。
20.(1) Fe2O3 颜料
(2)36
(3) 过滤 过滤 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流完,重复操作2~3次
(4) CaO和CO2 Fe2O3和O2
(5)+CaO+H2O===CaCO3↓+2OH-
(6)SiO2
【详解】(1)因Al2O3+2NaOH===2NaAlO2+H2O,而Fe2O3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过滤得到的沉淀C为Fe2O3,除利用Fe2O3发生铝热反应制取Fe外,还可作颜料。
(2)2Al2O3(熔融) 4Al+3O2↑,n(O2)=1 mol,则m(Al)=×27 g/mol=36 g。
(3)操作Ⅰ、Ⅱ、Ⅲ均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即过滤,洗涤方法是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流完,重复操作2~3次。
(4)据流程图可看出循环使用的物质除NaOH、H2O外,还有CaCO3CaO+CO2↑,CaO与CO2也可循环使用;制取Al同时得到Fe2O3和O2。
(5)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2CO3+CaO+H2O===CaCO3↓+2NaOH,离子方程式为+CaO+H2O===CaCO3↓+2OH-。
(6)据SiO2性质,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H2SiO3SiO2+H2O,因此Al2O3中将混有SiO2。
21.(1) ④ ⑦ ⑤⑥⑨ ①④⑤
(2) NaHCO3=Na++
【分析】(1)
盐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即金属单质或少数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电解质水溶液和熔融的电解质均可导电,电解质则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所有的酸碱盐,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均属于电解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①氯化氢②酒精③液氯④纯碱⑤熔融的氢氧化钠⑥水银⑦二氧化硫⑧一氧化碳⑨澄清石灰水等物质中,属于盐的是④,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⑦,能导电的是⑤⑥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⑤,故答案为:④;⑦;⑤⑥⑨;①④⑤;
(2)
由题干信息可知,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则甲为Na,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乙为H,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丙为O,丁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丁为C,据此分析解题:
①由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即NaHCO3,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故答案为:NaHCO3=Na++;
②由分析可知,甲元素为Na,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2.(1)一
(2)大
(3)O
(4)NaOH
【详解】(1)H为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第IA族。答案为:一;
(2)Na元素位于第IA族H元素下方,Na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而H的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所以Na的原子半径比H的大。答案为:大;
(3)NaOH所含的两种非金属元素为O、H,O、H可组成化合物H2O,在H2O中,O吸收电子对的能力比H强,O显负价,所以非金属性较强的是O。答案为:O;
(4)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答案为:NaOH。
【点睛】当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难以确定时,可借助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
23.(1)6
(2)Li、Li
(3) C N
(4)+5
(5)7
(6)S2 >Y-
【详解】(1)上述总共有H、C、Li、Na、N、Mg等6种核素;故答案为:6。
(2)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的是Li、Li;故答案为:Li、Li。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 C和N;故答案为: C;N。
(4)根据电荷守恒得到n=1,则YO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答案为:+5。
(5)由于离子Y-,说明最低价为 1价,则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答案为:7。
(6)根据方程式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分析得到S2 和Y-的还原性:S2 >Y-;故答案为:S2 >Y-。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