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6 13: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2.容量瓶上需标有①压强;②浓度;③容量;④温度;⑤刻度线。五项中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B.Na2O2和Na2O均属于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向NaHCO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能溶解并伴随着吸热现象
D.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溶液变浑浊
4.用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 CO2所含氧原子数为0.2NA
B.0.1mol L-1 Na2SO4溶液中含有0.1NA个SO42-
C.标准状况下,22.4LCH3CH2OH中含有NA个CH3CH2OH分子
D.常温常压下,28gCO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5.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200 mL 2 mol·L-1 MgCl2溶液 B.500 mL2.5 mol·L1 NaCl溶液
C.300 mL 5 mol·L-1 CaCl2溶液 D.2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
6.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铁片放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片表面变红
B.将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红褐色胶体
C.将少量过氧化钠固体露置在潮湿空气中,淡黄色固体变成无色糊状物质
D.向滴有酚酞的NaOH红色溶液中通入至溶液最终变成无色
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乙分离NaCl和MgSO4
C.用装置丙蒸干溶液得到NaHCO3固体
D.用装置丁检验Na2O2与H2O反应的气体产物。
8.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钠在空气中燃烧,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A
B.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D.1mol/LMgCl2溶液中含有2mol Cl-
9.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克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与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克,则原混合气体中的CO和O2的质量比是(  )
A.4 :9 B.7 :4 C.7 :6 D.6 :7
1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态原子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B.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C.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
D.与充分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小于
1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配制250mL0.1mol/L的NaCl溶液,只需下列仪器就可完成: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
②制备任何气体开始实验前,都要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氯水应放棕色试剂瓶保存
④制取有毒性气体,尾气一定要吸收或收集
⑤取一块钠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该处理掉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全部
1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C-Cl键数目不是2NA
B.常温下,78g Na2S与Na2O2混合物中含有NA阴离子
C.1mol乙醇和足量的CH3CO18OH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H218O数目为NA
D.室温下,2L0.05 mol/L的NH4NO3溶液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目为0.2 NA
二、填空题
13.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Na2O2。Na2O的制取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完成:
Na+NaNO3 Na2O+N2↑(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反应中,N2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Na2O时由于设备密封性不好而进入了少量空气,导致制得的Na2O产品中含有Na2O2杂质。某学生设计了实验来测定该样品中Na2O的质量分数,实验数据如下:24.8 g Na2O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为28.0 g,该样品中Na2O的质量分数为____。
14.和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俗称_______(填“苏打”或“小苏打”),往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_______色。(填“红”或“无”)
(2)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色_______。(填“黄”或“紫”)
(3)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除去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的方法是_______。(填“加热”或“溶解过滤”)
15.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填化学式,下同),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
(2)73.0 g HCl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___,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L。
(3)18.6 g Na2R含0.6 mol 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4)已知CO、CO2的混合气体质量共16.0 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则该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体积比为___。
16.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和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消耗的量为_______;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9g NH4+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其中含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用NA表示)
18.(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漂白粉在空气中与CO2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请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过氧化钠常用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供氧剂,它可以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所需要的氧气,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若需要氧气224 L(已折算成标况下的体积),则至少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3)铝与NO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反应,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还原为N2,完善并配平该反应:______
______Al+______NO+______OH-=______+______N2↑+______H2O
每消耗1 mol N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
(4)已知:CCl4与水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Cl2的CCl4溶液呈黄绿色,Br2的CCl4溶液呈橙红色,且Br2易从水溶液中溶入CCl4中。Cl2既能氧化Br-,也能氧化Fe2+。取10 mL 0.1 mol/L 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振荡后,下层为无色液体。
①以上实验结论表明还原性:Fe2+______Br-(填“>”或“<”)。
②若在40 mL 0.1 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67.2 mL的Cl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振荡后下层液体呈______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9.利用相关知识填空。
(1)标准状况下 11.2LNH3中含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等质量的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所含的氧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
(3)4.8gCH4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__________g 水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4)已知A 是一种金属,82 gA(NO3)2中含有6.02 × 1023个硝酸根离子,则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5)标况下,一定量的N2与 22.4LCO 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N2的质量是___________。
(6)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0.4 mol某气体的体积为9.8 L,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若此时压强为101 kPa,则温度___________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0.氯水作漂白剂相对于漂白粉和漂白液作漂白剂的不足有哪些?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物质的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故B错误;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C正确;
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故D错误;
选C。
2.D
【详解】容量瓶是用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标有使用温度、容量、刻度线,故选D。
3.B
【详解】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A正确;
B.Na2O2和Na2O均属于氧化物,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如Na2O2有强氧化性,Na2O没有,B错误;
C.NaHCO3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吸热,因此向NaHCO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能溶解并伴随着吸热现象,C正确;
D.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因此碳酸氢钠析出,溶液变浑浊,D正确;
答案选B。
4.D
【详解】A.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A错误;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硫酸根离子的个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错误;
D.由于CO和N2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故28gCO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在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时候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Vm约为22.4L/mol,不是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
5.C
【详解】A.200 mL 2 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L-1 ;
B.500 mL2.5 mol·L1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 ;
C.300 mL 5 mol·L-1 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
D.2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 ;
综上所述,答案选C。
6.B
【详解】A.铁片放入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铁片表面变红,A不选;
B.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后发生水解,生成红褐色胶体Fe(OH)3,该过程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符合题意;
C.过氧化钠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与H2O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O2和NaOH溶液,C不选;
D.NaOH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不选。
因此,本题选B。
7.D
【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加热不反应,A错误;
B.NaCl和MgSO4都可溶于水,过滤不能分离,B错误;
C.NaHCO3固体热稳定性不好,蒸干溶液的过程中容易分解得不到原物质,C错误;
D.Na2O2与H2O反应生成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正确。
8.A
【详解】A.23克钠即1mol,反应中失去1mol电子,故正确;
B.1.8克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1mol电子,故错误;
C.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错误;
D.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故错误。
故选A。
9.C
【分析】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生成固体为Na2CO3,1molNa2O2生成1molNa2CO3,质量增加28g,恰好为CO的质量。
【详解】由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生成固体为Na2CO3,
1molNa2O2生成1molNa2CO3,质量增加28g,恰好为CO的质量,
固体增重14g,说明混合气体中CO为14g,则O2为26g-14g=12g,
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为14g:12g=7:6,
故选C。
10.D
【详解】A.1个P原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基态原子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故A错误;
B.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故B错误;
C.AlCl3是共价化合物,AlCl3固体中不含离子,故C错误;
D.反应可逆,与充分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小于,故D正确;
选D。
11.B
【详解】①配制250mL0.1mol/L的NaCl溶液,除需下列仪器就可完成: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外,还需要胶头滴管,错误;
②制备任何气体开始实验前,都要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制备气体,正确;
③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光照容易分解,为了防止其分解,所以氯水应放棕色试剂瓶保存,正确;
④制取有毒性气体,为防止有毒的气体污染大气,尾气一定要吸收或收集,正确;
⑤取一块钠后,为了防止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发生反应引起危险,剩余的钠必须要放回原试剂瓶,错误。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②③④,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进行实验都有一般要求,有时也有例外。如进行实验时一般取出的物质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但是金属白磷必须放回原试剂瓶;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般要悬空垂直滴加,不能伸到试管中,而制备Fe(OH)2沉淀时,为了防止NaOH溶液在滴加时溶解空气中的氧气,导致不能观察到进行实验Fe(OH)2白色沉淀,盛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要伸到试管的液面以下再滴加液体。一般的物质分解吸收热量,而H2O2分解却放出热量。因此除要掌握基本规律外,也要注意操作及物质的性质的特殊性,这样才可以把知识掌握准确、牢固。
12.C
【详解】A.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CCl4的物质的量,所以C-Cl键数目不是2NA,故A正确;
B.78gNa2S和78gNa2O2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1molNa2O2含有1molO22-,1molNa2S中含有1molS2-,所以1molNa2S与Na2O2混合物中含有1mol阴离子(即为NA个),故B正确;
C.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乙醇和足量的CH3CO18OH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H218O数目应小于NA,故C错误;
D.由题意,溶质NH4NO3的物质的量为:2L×0.05mol/L=0.1mol,根据氮原子守恒,溶液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目为0.2NA,故D正确;
故选C。
13. 2Na + O2 Na2O2 做保护气,可防止Na2O被氧化成Na2O2 50%
【详解】(1)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 + O2 Na2O2;
(2)Na2O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N2的作用是:做保护气,可防止Na2O被氧化成Na2O2;
(3)设样品中Na2O的质量为x,由题意可知,
2Na2O+O22Na2O2m
262 32
X 28.0g-24.8g=3.2g
,解得x=12.4g,氧化钠样品中Na2O的质量分数为= 50%。
14.(1) 苏打 红
(2)黄
(3)+H+=CO2↑+H2O
(4)加热
【详解】(1)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Na2CO3溶液显碱性,故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2)Na2CO3溶液中含有钠元素,故做焰色试验时火焰呈黄色;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
(4)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15.(1) SO2 H2
(2) 2NA 44.8
(3) 62 g/mol 16
(4)1:3
【详解】(1)根据n=、N=n·NA可知:当气体的质量相等时,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其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就越少。在四种气体中,SO2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其摩尔质量最大,故S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最少;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等质量时其中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根据V=nVm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多,其在相同外界条件下其体积就越大,故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气体体积最大的是H2;
(2)73.0 gHCl的物质的量n(HCl)=,根据N=n·NA可知其中所含的HCl分子数目为2NA;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HCl)=2 mol×22.4 L/mol=44.8 L;
(3)18.6 g Na2R含0.6 mol Na+,则根据Na2R与其电离产生的Na+关系可知:Na2R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故其摩尔质量M=;Na2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23×2+R=62,所以R=16,即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4)标准状况下8.96 LCO、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二者的质量和为16.0 g。假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 x+y=0.4 mol;28x+44y=16.0 g,解得x=0.1 mol,y=0.3 mol,根据V=n·Vm可知: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故该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体积比是0.1 mol:0.3 mol=1:3。
16.(1)
(2) 1.25
【详解】(1)由新制的和反应制备,由于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所以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由0价变为价和价,HgO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HgO=HgCl2+Cl2O;
(2)生成的反应为5ClO+4H+=4ClO2+Cl-+2H2O,每生成1molClO2,消耗NaClO2为=1.25mol;碳酸氢钠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17. 0.5mol 5NA(或3.01×1024 )
【分析】根据n=计算出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N=nNA计算出含有电子数;
【详解】9g N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铵根离子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0=5mol,含电子的数目为5NA(或3.01×1024 ),
故答案为:0.5mol;5NA(或3.01×1024)。
18. Ca(ClO)2 1560 10 6 4 10 3 2 5NA > 橙红色
【详解】(1)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其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次氯酸不稳定受热分解成HCl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Ca(ClO)2;;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由反应可知每生成1mol氧气需2mol过氧化钠,若需要氧气224 L即=10mol,需要的过氧化钠为20mol,质量为=1560g,故答案为:;1560;
(3)铝与NO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和氮气,其中铝由0价到+3价升高3个价位,NO中N由+5到0价降低5个价位,根据价态升降总数相等,则Al与NO的系数比为5:3,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10Al+6NO+4OH-=10AlO+3N2↑+2H2O,由反应可知每消耗1 mol NO,转移的电子5mol,数目为5NA,故答案为:10 6 4 10 3 2;5NA;
(4)①取10 mL 0.1 mol/L 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可能是生成铁离子导致也可能是生成溴单质导致;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生成了三价铁离子,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振荡后,下层为无色液体,说明溶液中没有溴单质,由此可知滴加少量的氯水时先氧化了亚铁离子,则还原性Fe2+>Br-,故答案为:>;
②40 mL 0.1 mol/L FeBr2溶液中含Fe2+0.004mol,Br-0.008mol,而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03mol,则根据反应:,,可知,0.003mol氯气能将0.004molFe2+反应完,同时能消耗0.002molBr-,生成溴单质溶于四氯化碳下层有机层呈橙红色,实际反应的Fe2+、Br-、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3,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橙红色;;
19.(1)5NA
(2) 5:4 5:6
(3)10.8
(4)164g/mol
(5)28g
(6) 24.5 L/mol 高于
【详解】(1)标准状况下,11.2LNH3的物质的量为,含有5mol电子,电子的数目为5NA;
(2)依据n=可知等质量的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即为80:64=5:4;氧原子个数比为5×2:4×3=5:6;
(3)4.8gCH4的物质的量为,与之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水的物质的量为=0.6ml,则水的质量为0.6mol×18g/mol=10.8g;
(4)82g A(NO3)2中含有6.02×1023个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则A(NO3)2为0.5mol,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
(5)标况下22.4L CO 的物质的量为,N2和CO分子中都含有14个电子,二者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CO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质量为:m=nM=28g/mol×1mol=28g;
(6)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0.4mol某气体的体积为9.8 L.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物质的量与压强一定时,由于PV=nRT,体积与温度成正比,0°C、101 kPa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则若此时压强为101kPa,温度必定高于0°C。
20.Cl2在水中溶解度小,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不方便,效果不理想等
【详解】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Cl2,形成的饱和氯水中HClO浓度低,且HClO见光易分解,氯水不易保存、稳定性差,液体携带不便;本题回答从上述方向回答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