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主题一: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1.课时教材分析:“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及其主题内涵源于哪里”,主要探讨的议题是民间美术与原始宗教、传统生活哲学的关系,这是民间美术的造型本源。对于内涵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民间美术内在发展机制的更深层次理解。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要避免对一些事物与题材形成简单象征化与表面化的理解,要从原始生活与民众的群体意识中寻找其根源,追求真知与正解。寓意性、象征性是民间美术重要的艺术特征。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民间美术寓意丰富,趣味无穷。
2.课时学情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水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形成,并向辩证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感知、想象、理解能力强,对富有挑战性的事物有极高的热情,价值观方面可塑性仍非常大,并且学生对于艺术审美有自己认知、喜好与见解。
3.课时学习重点: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
4.课时学习难点:民间美术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之间的关系。
5.课时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的具体化):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来源,理解民间美术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对应核心素养要求:图像识读)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对象,结合古代文物图片、视频引导同学讨论其内涵与寓意,确立自己的观点。(对应核心素养要求: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文化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认识中国民间美术与原始生活、信仰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与热爱。(对应核心素养要求: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6.课时教学过程: 环节情境问题活动评价设计意图1.导入结合上一节课程内容,介绍民俗活动相对应的食品,进入课时情境;展现山西《花馍》重点介绍鱼造型的花馍,引起学生兴趣。 你还见过哪些有关鱼元素的民间美术作品?从鱼造型的花馍来探讨鱼在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找到民间美术作品经常出现较多的不仅有鱼,还有花、鸟、龙、凤。 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以往学习经验的调动积极度。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作品花、鸟、鱼、龙、凤元素的普遍性。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能力 2.比较通过剪纸《双鱼》、故宫博物馆收藏品刺绣《双蝶》和《龙凤》进行比较分析作品构图特点的共性。 这些纹样在构图上有什么特点?呈现的动态让你想到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找到共同点。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对民间美术作品构图特点的认知度,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度。让学生追溯民间美术中独特的“S”形构图的来源?进一步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能力。 3.探讨从库淑兰作品《对花》和《剪花娘子》分析民间美术很重要的特征从自然界中取物,敬畏自然,寻找溯源。 民间美术作品中为什么经常出现的鸟和鱼纹样,想表达什么观念? 学生小组讨论《蜡染鸟衔鱼》、《抓髻娃娃》、《鹳鱼石斧彩陶缸》表达的意思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民间美术作品意识来源的认识度,学生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度。 引导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历史,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最早的意识来源,达到提高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能力。 4.感悟通过年画作品《连年有余》,解析民间美术作品主题内涵和寓意。你知道其中的寓意么?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内涵么?让学生用自己了解到的吉祥寓意来说一说。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主题内涵的掌握度,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度。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民间美术作品主题内涵及寓意,提高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能力。 5.升华展示库淑兰剪纸《姜娃拉马梅香骑》、《三果花》,表达民间美术寓意。 说说图中想表达什么主内涵和寓意? 学生观察思考作品中的寓意性和象征性。 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独特魅力的认知度。 学以致用,结合书本和课堂所学,体味民间美术作品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能力。 学以致用,结合课堂所学和之前累计的美术鉴赏知识,体味民间美术作品独特寓意,学会赏析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能力。 6.小结通过课本中《经典解读》,学会用美术鉴赏“四步法”来鉴赏“五毒”作品。结合课本《经典解读》拿出准备好的材料,仔细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用美术鉴赏四步法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生通过观察,亲自体验感受完成《学习任务单》。探讨过程中,检验学生对于民间美术作品的来源,寓意综合理解程度。学以致用,结合书本和课堂所学,体会民间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学会赏析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能力。
7.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一 、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溯源 二 、民间美术的主题内涵 8.课时作业设计:
《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五毒”美术鉴赏四步法 作品名称描 述分 析解 释评 价
本课时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对比与讨论达成课程的三维目标,解决课程的重难点,并在本课时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相关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