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莫言获奖
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
杂交水稻
两弹一星
航天工程
科技文化
社会生活
二、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青蒿素
双百方针
科教兴国
衣食住行
消费娱乐
通信
科技
文化
科技文化
1956
1964
1966
1967
社会生活变迁
1970
20世纪70年代
1999
2003
双百方针
袁隆平杂交水稻
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次成功发射核导弹
我国第一颗氢弹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8
神舟一号
屠呦呦青蒿素
神州七号
2015
5
神州五号
莫言诺贝尔奖
2012
屠呦呦诺贝尔奖
1978
三、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
原子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元勋:钱学森、邓稼先
成功原因:①党和国家正确领导
②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的努力
意义: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②③
②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科技文化成就
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
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
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精神:
实施: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认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科技成就
航天工程
科技文化成就
载人: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开启: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试验
出舱:2008年翟志刚乘神舟七号升入太空,完成出舱
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时间:20世纪70年代(1973年)
科技成就
籼型杂交水稻
科技文化成就
荣誉:杂交水稻之父
人物:袁隆平
意义:①国内: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
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时间:20世纪70年代
认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科技成就
青蒿素
科技文化成就
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物:屠呦呦
意义: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方针
元勋:钱学森、邓稼先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硕,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普及义务教育(20世纪末基本普及)
文化成就
双百方针
科技文化成就
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科教兴国
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方针
元勋:钱学森、邓稼先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硕,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普及义务教育(20世纪末基本普及)
文化成就
双百方针
社会生活的变迁
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科教兴国
四、巩固基础、牢记知识点
1、科教兴国
学习要点:①两弹一星与航天技术; ②杂交水稻;
③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 ④普及义务教育。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2、祖国和平统一
学习要点:① “一国两制” ②;香港、澳门的回归;
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提示: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学习延伸: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 步兵 、 炮兵 、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钢铁长城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 陆军 ,兵种也比较少。
陆军
2、发展:
①1970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1974年装备核潜艇
②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 导弹驱逐舰。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 华东军区海军 建立。
1、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 东海 、 南海 和 北海 舰队
海军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化水平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
队、潜艇部队、 海军航空兵 、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④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辽宁舰 ”交接入列
钢铁长城
①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 型歼击机
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②空军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考验: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1、建立: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49年)
2、发展
空军
钢铁长城
4、主要任务: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
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5、地位:是中国 战略威慑 的核心力量。
2、组成: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 部队
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
3、武器装备:装备了 东风系列 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导弹部队的发展
钢铁长城
①五大战区:2016年,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
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②五大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
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2014年,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2、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新时代强军之路
钢铁长城
3、意义:
①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
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②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
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成立初期的外交: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同苏联等十几国建交
1、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对华政策:敌视态度,外交孤立 ,不建交,封锁和禁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④确立: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⑤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2、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会议
1、时间、地点: 1954 ;日内瓦
3、意义:①为新中国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做出巨大贡献
日内瓦会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时间、地点: 1955 、印度尼西亚万隆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议
1、背景: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 美国 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外交事业的发展
2、概况:1971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①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
④中美关系的缓和
6、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
4、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对新中国实行 封锁禁运 、包围威胁的政策。
中美建交
外交事业的发展
2、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②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3、过程:
①1971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 访华。中美双方发表
《 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正常化 。
③ 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意义:①中美结束了长期的对峙,有利于两国经济交流发展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中日建交
外交事业的发展
2、推动因素: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的改善
3、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背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全方位外交
外交事业的发展
2、措施:
①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②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3、外交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 全方位 、
多层次 、立体化 外交布局。
4、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陆海空军的建设
导弹部队的发展
新时代强军之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判
国防建设
外 交 成 就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五、把握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六、归纳同类历史事件
1、关键词:国防成就
①第一支海军:1949年华东军区海军
⑦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研制成功第一艘核潜艇,1974年装备海军
⑧导弹驱逐舰: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完成科学实验和出访任务
⑨第一艘航母: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②歼击机: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④⑩导弹部队: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③原子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⑤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⑥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⑩神舟一号:1999年神州一号无人飞船完成飞行试验
神州五号:2008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入太空并顺利返回
神舟七号:2008年神州七号,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
六、归纳同类历史事件
1、关键词:外交成就
①外交政策:1949年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⑦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⑧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②1949年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④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⑥1970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⑩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